庄子南华
05.德充符:颠倒众生
颠倒众生
闉跂支离无脣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甕甖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
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斵,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
天鬻者,天食也。
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
庄子曰:“然。”
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
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
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一精一,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闉跂支离无脣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甕甖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闉跂”和“支离”都是外号。
“闉跂”是指人长得很小很矮,两脚踮起来脚跟不着地的,用脚趾头走路;“支离”是身一体或者左手长右手短,或右手长左手短,反正腰不像腰,胸口不像胸口,怪里怪气的样子;“无脤”,嘴巴看不见嘴唇的。
但卫灵公一见就非常喜欢他,因为见了这么一个人喜欢。
再看见正常人,就觉得没有一个可一爱一的。
“瓮罂大瘿”也是一个外号,是一个怪人,脖子甲状腺很大,像水缸一样,肚子非常大,但齐桓公喜欢他,看一般人好难看,怎么有一个肩膀有个脖子?越看越难看。
我们看郭象的注解:“偏情一往,则丑者更好,而好者更丑也。”
人只要感情有了偏见,主观就形成了。
虽然人很丑,还是觉得很好,越看越漂亮;如果对人的偏见一来,或意见不和,就算长得最漂亮,越看越讨厌。
当两人感情好时,越看对方越漂亮,你骂他侮辱他,他认为这才对我好;当感情有了偏见时,你对他好死了,他觉得你想害他。
大概男一女、夫妇、朋友之间都有这个经验。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一个人有道德,从外形上不一定看得出来,在道德有所长时,欣赏他的道德学问时,就忘记了他外形好看不好看。
所以,一般人应该忘记的不忘,而不该忘记的却忘记了,“此谓诚忘。”
一般人认为这是聪明,但庄子认为是大胡涂。
佛学对这几句话有一个相同的观念:“颠倒”。
一般人常常很颠倒,一件事我们认为是真理,或者认为是错误,不一定正确。
世界上的真理在哪里呢?很难讲。
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三家的人都在找真理,到现在都还没有确定下来。
南北朝时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僧肇,他的著作《肇论》,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影响相当大。
但僧肇活了三十一、二岁就死了,他太聪明了,文章太好了。
《肇论》的文字之美,是很超越的。
我们知道,僧肇的文章是学《庄子》的,实际上他的文章真正学的是郭象,倒是郭象的文章才是真正学的《庄子》。
历史上有几个大文豪,如宋朝的苏东坡,清代的金圣叹,都是学庄子学郭象的文章。
这里我们再看郭象的注解:“生则一爱一之,死则弃之。
故德者,世之所不忘也;形者,理之所不存也。
故夫忘形者非忘也,不忘形而忘德者,乃诚忘也。”
一个人活着非常可一爱一,死时就抛弃之。
但道德是世人所不应该忘记的,如我们一听某人道德好,就觉得某人一定好,但人都觉得道德好,人真一爱一好道德吗?不一爱一好,都被外形所骗,不知外形都是假的。
我们也知道外形是假的,个个知道,个个都被外形骗了,被现象骗了。
所以一个人真正的修养,忘记了外在一切现象,透过现象看见后面那个真的东西,但一般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却做不到。
所以“忘形者非忘也,”忘掉了现象,不是真忘,相反的,“不忘形而忘德者,”一般人都被现象骗了,真正的道德,虽然知道重要,还是丢一了,这是“诚忘”。
郭象的注解有许多好东西,虽然只看到一二句,你透彻把它了解以后,对于人生作人做事,应用无穷。
所以特别提出来,请大家注意。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
这是发挥所谓老子的观念,当然庄子不一定发挥老子的观念,但思想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文化上提到道家是老庄并称。
“故圣人有所游,”所以“圣人”境界,得道的人,有他用心的地方,有逍遥自在,就是佛家讲的解脱。
下面庄子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的行为来讲。
圣人看世间的人:
“而知为孽,”知识智能本来是好的,但是人世上一般的现象,知识越高,做孽就越多。
“孽”不是佛家讲的业,佛家讲的业,包括善、恶、无记三种业,这里的“孽”是指坏的,相当于佛家讲的恶业。
“约为胶,” “约”就是道德规范,作人有许多的观念,许多的戒条,许多的范围。
越保守的人越有他的范围,结果变得很固执,变成黏胶一样,被粘住
了,自己不得解脱,就是佛家讲的太执着了。
“德为接,”道德本来是好事情,但一般人用到反面去了.处世待人接物,装起一副道德的样子,道德仁义变成一般人利用的工具,成为好听的名词,并没有真实的意义。
“工为商,”“工”是指工艺技能,脑子特别好,所以造出来的东西叫做“工”。
有了“工”以后,好的东西谁都要,就变成了商业的行为。
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斵,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
“圣人不谋,恶用知?”
真正得道的“圣人”,不用谋略,也不需要知识智能。
知识谋略本身并不坏,但人会把它颠倒用错了,用到了坏的方面,就变成了谋略害人,更进一步就变成了陰谋,偷偷地害人。
“不斫,恶用胶?”
不雕凿,人生直道而行,该如何处就如何处,没有故意把自己打扮伪装一番,自己也用不着划定一个界限。
“无丧,恶用德?”“丧”就是失,“无丧,”没有感到什么是失去了。
圣人无所谓得失,人生应该怎样就怎样,没有认为样样东西都属于我的,如你觉得需要钱用,就拿吧,他没有觉得自己损失了,而你得到了。
没有假定一个道德的修养,我的钱拿给你,加了一个观念叫布施。
“不货,恶用商?”
“货”在古代代表一切的物质。
圣人不想做生意,他不好货。
人都是好货,被物质所困扰的。
所以读历史,记载某帝王好货,怎么叫好货呢?所有好的东西,自己都想拿到,就叫好货。
如见一个茶杯什么的,真漂亮!最好属于我。
我们每个人,见了好的东西都想要,好货的心理在人生中是免不了的。
圣人不好货,“恶用商?”
就不需要做生意了。
四者,天鬻也。
天鬻者,天食也。
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
这四种是“天鬻”,不需要谋略,不需要智能,不需要自己划定一个范围,不需要想办法把人家口袋里的钱弄到我这里来。
人的生命是天生天养,是靠天吃饭的,如果顺其自然的生命,它总有机会让你正常地活下去。
“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天地生人,除非自己给自己捣乱以外,每一个人不需要妨碍了别人的生活,都会很正规很平常地活得很好。
然而,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没有不妨碍了别人的,乃至夫妻、父子、兄弟、姐妹,都是相互妨碍。
譬如说:你帮我把饭做好,我下班回来要吃饭。
我一定妨碍了你,才能吃得了饭,这是必然的。
人都不能自立,每一个人都能自立,就不妨碍任何人。
这是“天鬻”。
这是庄子的观念。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这是庄子对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批判。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庄子说,虽然一般人的肉一体生命活着,其实都不是人,没有真正用到人的真情。
以庄子看来,我们都是假人不是真一人,因为我们都没有得道。
“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我们这个形体活在世上,因为我需要活着,你也需要活着,都是同类,就形成了人群,形成了社会。
一百多年前,西方文化到来时,那时社会学开始的翻译不叫社会学,叫群学。
严几道翻译的一本社会学的书,叫《群学肄言》,严格地讲,严几道翻译观念并没有错,群学一词就出自《庄子》。
我们翻译西方的社会,哲学,经济这些著作都是二手货,是日本人先用这些名词翻译西方文化,后来我们又从日本人那里翻译过来,就沿用了这些名词,时间一长也就积非成是,用不着辩论了。
我们一般人活着,不懂人生的价值,不懂人生真正的“情”,所以是非弄不清楚,也就是佛家讲的,“一切众生皆为颠倒众生”。
“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敖乎大哉!独成其天。”
所以看人类太渺小了,庄子的话就是:人啦,真是太渺小,姑且叫做人吧!庄子自己是人,他把自己也否定了。
所以做了真正的人,了解了人生的价值和独立而不移的一精一神,是非常伟大的。
这个“天”是道家的观念,就是自然,佛家叫做如来,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