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雍,字淑和,渤海饶安人。高祖刁攸是西晋御史中《魏书白话版》刁雍传

魏书白话版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魏书白话版

魏书白话版 - 刁雍传

魏书白话版

刁雍传

刁雍,字淑和,渤海饶安人。

高祖刁攸是西晋御史中丞。

曾祖刁协,跟随司马睿渡江,定居京口,官至尚书令。

父刁畅,任司马德宗的右卫将军。

当初,刁畅兄刁逵因刘裕轻狡薄行,欠社钱三万,过期不还,把他抓起来当兵去了。

等到刘裕诛杀桓玄,因与刁逵有仇,先诛刁氏一族。

刁雍被刁畅旧吏藏了起来,投奔姚兴豫州牧姚绍所在的洛一陽一,后来又到了长安。

刁雍博览群书,姚兴任命他为太子中庶子。

泰常二年(417),姚泓灭亡,刁雍与司马休之等人投奔魏国。

刁雍上表陈述衷曲,表明诚心,请求在南疆效力。

魏太宗答应了,授予刁雍建义将军的称号。

刁雍于是在黄河、济水之间招集流散人马,共得五千多人,南据大岘,一騷一扰徐、兖二州,建号誓师,传檄边境。

刘裕派将领李嵩等率兵讨伐刁雍,刁雍在蒙山把他斩杀在阵前。

这下兵力增至二万,刁雍进驻固山。

泰常七年(422)三月,刁雍堂弟刁弥也率军进入京口,谋划共同讨伐刘裕,刘裕派兵打败了他们。

六月,刁雍又侵犯刘裕的青州,刁雍战败,于是收拾散兵在马耳山自保。

又被刘裕青州军所一逼一,便进入大乡山。

泰常八年(423),魏太宗南幸邺城,刁雍在行宫朝见皇上。

太宗问:“先前听说卿家有人逮捕过刘裕,这人跟你是什么关系?”

刁雍说:“是为臣的伯父。”

太宗笑着说:“刘裕父子应当害怕一爱一卿。”

又对他说:“朕先前派叔孙建等人攻打青州,老百姓全部躲藏起来,城池还没被攻下。

他们既然一向都惧怕卿的威风,士兵百姓又相信服,今天朕想派你帮助叔孙建等人,你当勉力为之。”

于是授刁雍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东光侯,拨给五万骑兵,让他别立义军。

叔孙建先打东一陽一,刁雍来到,招集义众,又得到五千人,派人安一抚各郡县,当地百姓人心归顺,送租粮供给军需。

刁雍攻东一陽一,铲平其北城三十步左右。

刘义符青州刺史竺夔在城内挖地道,向南延伸进入渑水涧,作为退路。

刁雍对叔孙建说:“此城已平,应及时攻入。

不然的话,城中人都逃完了。”

叔孙建担心会伤亡士兵,提出疑问。

刁雍说:“如果害怕损伤官兵,刁雍今天请求带领义兵先进去。”

叔孙建不听,竺夔想从东面逃走,正逢刘义符派将领檀道济等人救青州。

刁雍对叔孙建说:“敌人害怕官军铁骑,用锁连车成为连环阵。

大岘以南,处处狭隘,车辆不能并行。

刁雍请求统义兵五千,据险破敌。”

叔孙建不听,说:“士兵不服水土,病者已过半数。

如相持不休,士兵定会死尽,哪里还能再去战斗。

现在不损大军,安全而返,这是上策。”

叔孙建于是引兵而还。

刁雍于是镇守尹卯固。

皇帝又下诏让他南入,以扰乱敌境。

刁雍攻克项城。

这时正逢朝廷有诏追令他随机应变,刁雍于是招集谯、梁、彭、沛百姓五千余家,置二十七营,迁镇济一陰一。

延和二年(433),在外黄城建立徐州政一府,设置谯、梁、彭、沛四郡九县,朝廷任刁雍为平南将军、徐州刺史,赐爵东安侯。

刁雍在镇七年,太延四年(438),奉召回京,边民仍连年要求他回去。

魏世祖很嘉许他,太平真君二年(441)又被授官使持节、侍中、都督扬、豫、兖、徐四州诸军事、征南将军、徐豫二州刺史。

三年(442),刘义隆将裴方明侵占仇池,皇帝下诏让刁雍与建兴公古弼等十余名将领讨平敌人。

五年(444),刁雍以本将军为薄鼻律镇将。

到镇,刁雍上表说:“臣蒙一宠一出镇,奉职西藩,总领各军,户民殷广。

又总领戎马,以防不测,安排屯田,作为储积。

臣夙夜思虑,寝食难安。

从今年四月末到镇,现在已至仲夏,治下百姓仍没能春种。

臣心念那些农夫,虽然布满原野,但官渠缺水,不能广种。

从前段时间以来,劳动所得不抵租税,兵人口累,都很饥俭。

臣略加检查,发现此地耕种困难。

“大凡想养民丰国,必须耕种农田。

此地缺雨,正应引黄河水浇灌。

臣观察旧渠堰,是上古所建,不是近代的事。

富平西南三十里,有艾山,南北长二十六里,东西四十五里,被凿穿通向黄河,看起来像大禹当年旧迹。

这两岸作为灌田用的大渠,宽十多步,从山南面引水到此渠之中,计算过去做这些的时候,渠堤高于黄河水面不过一丈。

黄河水流湍急,沙土漂流,今天此渠高于河水已有二丈三尺,又加上河水浸射,往往崩塌。

渠的位置高悬,黄河水无法入渠。

虽然旧渠各处依然将就引水,水也难得。

现在艾山北面,黄河中有小岛,水分为二。

西河小而狭,水宽才一百四十步。

臣现在请求来年正月,在河西高渠的北面八里、分河之下五里处,平地凿渠,宽五十余步,深五尺,两岸筑堤,堤高一丈。

北行四十里,仍入高渠,沿高渠向北,行八十里,共一百二十里,将会出现大片良田。

这些工程共需四千人,四十天时间,便可修成。

所要凿的新渠口,距河面五尺,河水不得入。

现在臣请求从黄河小河东南岸筑堤斜断到西北岸,计长二百七十步,宽十步,高二丈,绝断小河。

二十天时间便可完工,两项加起来,合计用工六十天。

小河的水,尽数引入新渠,水源充足,灌溉公私田四万余顷。

十天之间,水就可灌田一遍,四遍之后,粮食便收成在望。

这样官税充裕,百姓也很富足。”

皇帝下诏说:“卿忧国一爱一民,知道重引黄河水,灌溉农田。

宜立即行动,以做好此事为务,何必要限定日期呢。

有可以便国利民的事情,尽避说来。”

七年(446),刁雍上表说:“奉诏高平、安定、统万及臣所守四镇,出车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交付沃野镇,以供军粮。

臣镇离沃野八百里,道路上多是深厚的沙,空车往来,尚且困难,假如载谷,只能装二十担,每经沙深的地方,必定会陷沙难行。

又加上谷在黄河西面,转运到沃野,中间需渡越大河,计车五千辆,运十万斛粮,一百多天才能往返一次,大大贻误老百姓耕种之业。

车牛难行,难以全至,一年不过能运上两次,五十万斛运完得花去三年。

臣前时奉诏,称有可以利国利民的计策尽避上报。

臣听说郑、白之渠,远运淮海的粮食,逆流数千里,一年才能运一次,犹可说是国有余粮,百姓安乐。

而今臣请求在牵屯山黄河边,造船两百艘,二船并为一舫,一条船可装粮食二千斛,一舫十个人,共计需一千人。

臣镇内士兵,全都熟悉水一性一。

一次可送粮二十万斛。

方舟顺流,五天就到了,从沃野牵船而上,十天也便到了,合计六十天能够往返一次。

从三月到九月可往返三次,运粮六十万斛,计用人力,少于车运十倍有余,不费牛力,又不废弃农时。”

帝下诏说:“朕知卿想造船运粮,一个冬天便可造成,大大节省民力,既不费牛又不废田,很好。

这种方式不仅可用一次,而且可以作为一个永久的方式保持下去。

今另命统万镇出兵运输,卿镇可出百名士兵作为船工,哪能专从你一镇出人千名呢?虽然是派船匠,仍须卿指授安排,不可专任。

各种类似于这种利国利民的意见,继续上报。”

九年(448),刁雍上表说:“臣听说安不忘乱,是先圣的执政思想。

何况偏远之地,连接边城,防守不严,即会导致无从御敌的情况出现。

臣镇所统辖的河西,也在边疆,臣常担心不测。

平地积谷,实难守备。

士卒散居各处,没有屏障。

如贼人乘虚而入,我军必会狼狈不堪。

虽想固守,也无法避免各方面的损失。

臣请求筑城储谷,设兵防守。

此城由我镇自行修建,不必烦劳朝廷。

而且建城的时间,安排于农闲之时,不会废弃耕作。

一年、二年不成,三年一定会建成。

立城的地方,必定要选择水陆边缘。

大小斑下,量力而行。”

帝下诏同意。

到太平真君十年(449)三月,城修好。

帝下诏说:“卿深思远虑,忧勤尽忠,朕知道城已修好,边境没有了不测之忧,千载有永安之固,朕很赞许你的行为。

就把这座城叫刁公城,以表彰你的功劳。”

兴光二年(455),帝下诏让刁雍还都,拜授特进,将军如故。

和平六年(465),刁雍上表说:“臣听说有国有家者,无不以礼乐为先。

所以《礼记》说:礼用来约束行动,乐用来修养内心。

让和气中释,恭敬温文。

所以安上治民,没有比礼更好的了;易俗移风,没有比乐更好的了。

而且于一民一俗,尚须崇而用之,何况统治八方,驯化四海呢?所以尧帝修五礼以明典章,作《咸池》以调谐万类,彰显皇轨于云岱,发扬教化于介丘。

令木石革心、乌兽起舞。

包容天地之情,通达神明之德。

大凡感天动神,没有比礼乐更近的了。

所以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和,因此万物生机勃勃;节,故而报天祭地。

礼行于郊,则上下和肃。

肃,是礼的情;和,是乐的目的。

乐至则无怨,礼到则不违。

揖让而治理天下,难道说的不就是礼乐吗?

“只有圣人知道礼乐不可停止,所以作乐以应接皇天,制礼以配于后土。

所以承天之道,而治人之情。

因此王者统治安定而制定礼仪,大功告成而制作音乐。

虞、夏、殷、周,易代而起。

到周朝末年,王权衰落。

孔子感伤礼乐崩亡,痛心文武之道将坠,从卫返鲁,整理礼乐,使之各得其所。

到了秦始皇时代,剪灭废弃道术,销毁典籍,坑杀儒士,盲天下之目,绝礼仪之章,《箫韶》来仪,不可恢复矣。

赖汉代兴起,改正朔,易服色,协音乐,制礼仪,正古礼,大体周备。

至于孝章帝时,每以三代损益,优劣殊途,感叹其薄德,没有办法改变百姓视听,博士曹褒看到这个诏书,知道皇上有制作礼乐的意图,于是上疏求定诸礼仪,以作为汉礼。

终而停废,不能实行。

到魏晋时代,则修而不备。

“臣思陛下无为而治以端正自身,任用贤士统治天下,方鸣和鸾以升岱宗,陪群后以升中岳,而三礼在唐时便已缺欠,象舞在周时已经改变。

君主的举措必定记载,这是古代典制。

祭天祭地之礼,是帝王的盛事。

臣认为如今是有其时而无其礼仪,有其德而无其乐。

史缺封石之文,工绝清颂之享,实在是由礼乐不兴,王政有缺所导致的。

臣听说乐由礼起,故而像德;礼由乐现,用来防一婬一。

五帝异时不相沿,三王异世不相袭,是由于事与时并,名与功偕的缘故。

为臣见识粗浅,所虑不远,认为应该修礼正乐,以光大圣人之治。”

高宗下诏让公卿一起讨论此事,适逢高宗逝世,事情便耽搁下来了。

皇兴年间,刁雍与陇西王源贺以及中书监高允等人都以年高特被优礼,皇帝赐给刁雍几杖,准他可佩剑上朝,每月为他送去山珍海味。

刁雍一性一情宽柔,喜一爱一文典,手不释书,明敏多智。

所写的诗赋颂论加上杂文,一共有一百多篇。

又宽宏一爱一士,怡静寡欲。

笃信佛道,撰教诫二十多篇,用以训导子孙。

太和八年(484)冬天去世,享年九十五岁。

朝廷赐给命服一套,赠帛五百匹,赠授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将军如故,谥称简。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魏书白话版》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刁雍,字淑和,渤海饶安人。高祖刁攸是西晋御史中《魏书白话版》刁雍传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