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注释】
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
“十有五”即“十五”,古人十五岁为入学的年龄。
“立”:自立“不惑”:不迷惑“天命”:上天的意志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但很多事情是到四十岁才明白。
五十岁时,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什么话都能够听进去,到了七十岁,就是随一心一所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读解】
与其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不如说“人到七十万事休”。
表面上看,圣人似乎说人到七十已达到一种自一由的境界,但实际上,这种“自一由”,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以欲一望的消退为代价而换来的。
也就是说,人到了七十岁,还有什么呢?即使随一心一所一欲,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更不要说有什么超越法度和越轨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