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遂平妖传
第一回 胡员外典当得仙画 张院君焚画产永儿
第一回胡员外典当得仙画张院君焚画产永儿
词曰:
君起早时臣起早,来到朝门天未晓;
东京多少富豪家,不识晓星宜到老。
话说大宋仁宗皇帝朝间,东京开封府汁州花锦也似城池,城中有三十六里御街,二十八座城门;有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若还有答闲田地,不足栽花蹴气球。
那东京城内势要官宦且不说起,上下有许多员外:有染坊王员外,珠子李员外,泛海张员外,彩帛焦员外,说不尽许多员外。
其中个一员外,家中巨富,真个是钱过壁斗,米烂陈仓。
家中开三个解库:左边这个解库专当绫罗段匹;右边这个解库专当金银珠翠;中间这个解库专当琴棋书画,古玩之物。
每个解库内用一个掌事,三个主管。
这个员外姓胡名浩,字大洪,止有院君一妈一妈一张氏,嫡亲两口儿,别无儿女。
正是眼睛有一对,儿女无一人。
一日,员外与一妈一妈一用坐在堂上,员外蓦然思想起来,两眼托地泪下。
一妈一妈一见了,起身向员外道:”员外!你家中吃的有,着的有,又不少什么,家里许多受用;将上不足,比下有余。
缘何恁般烦恼?”
胡员外道:“我不为吃着受用,家私虽是有些,奈我和你无男无女,日后靠谁结果?以此思想不乐。”
一妈一妈一说道:“我与你年纪未老,终不然就养不出了?或是命里招得迟也未见得。
闻得如今城中宝箓官里,北极佑圣真君甚是灵感。
不若我与你拣个吉日良时,多将香烛纸马拜告真君,求祈子嗣。
不问是男是女,也作坟前拜扫之人。”
便叫养一娘一侍妾:“且去安排酒来,我与员外解闷则个。”
夫妻二人吃了数杯,收拾了家火歇息了。
又过数日,恰遇吉日良时,叫当直的买办香纸,安排轿马,伴当丫鬟跟随了,径到上箓宫门首,歇下轿马,走入宫里来,到正殿上烧香,少不得各殿两廊都烧遍了。
来到真武殿上,胡员外虔诚祷祝:生年月日,拜求一男半女,也作胡氏门中后代。
员外推金山,倒玉一柱,叩齿磕头,一妈一妈一亦然,插烛也拜拜了。
又况告化纸,出宫问家,小在话下。
自此之后,每月逢初一、十五日便去烧香求子,已得一年光景。
忽一日,时值五月间天气,天道却有些热。
只见中间这个解库托地布帘起处,走将一个先生入来。
怎生打扮:
头戴铁道冠,鱼尾模样;身穿皂沿边烈火绯袍。
左手提着荆筐篮右手拿着鳖壳扇。
行缠绞脚,多耳麻鞋。
元来神仙有四等:
走如风,立似松,卧如弓,声似仲。
只见那先生揭起布帘入来,看着主管。
主管见他道貌非俗,急起身迎入解库,与先生施礼毕,樊上分宾主坐了,忙唤茶来。
茶毕,主管道:“我师有何见谕?”
那先生道:“告主管,此间这个典库,足专当琴棋书画的么?”
主管道:”然也!”先生道:“贫道有一幅小画,要当些银两,日后便来取赎。”
主管道:“我师可借来观一观,看值多少。”
主管只道有人跟随他来拿着画,只见那先生去荆筐篮内,探手取出一幅画来,没一尺阔,递与主管。
主管接在手里,口中不说,心下思量:“莫不这先生作耍笑?跳起来这画儿值得多少?”
不免将画儿叉将起来看时,长不长五尺;把眼一观,用目一望,元来是一幅美一女图。
画倒也画得好,只是小了些,不值什么钱。
主管回身问道:“我师要解多少?”
只见这先生道:“这画非同小可,要解伍拾两银子。”
主管道:“告我师!只怕当不得这许多。
若论这一幅小画几,值也不过值三五十贯钱,要当伍拾两银子,如何解得?”
这先生定要当,主管再三不肯。
两个正较论之间,只听得鞋履响,脚步鸣,中间布幕起处,员外走将出来,道:“主管,烧午香也未?”
主管道:“告员外,烧午香了!”那先牛看着员外道:“员外,稽首!”员外答礼道:“我师,请坐拜茶!”员外只道他是抄化的。
主管道:“此位师父有这幅小画,要与伍拾两银子,小人不敢当,今我师定要当。”
员外把眼一觑,道:“我师这画虽好,小值许多,如何当得伍拾两?”
那先生道:“员外!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幅画儿虽小,却有一件奇妙处。”
员外道:“有甚奇妙处?”
先生道:“此非说话处,请借一步方好细言。”
员外与先生将着手径进书院内,四顾无人,员外道:“这画果有何奇妙?”
先生道:“这画于夜静更深之时,不可教一人看见,将画在密室挂起,烧一炉好香,点两枝烛,咳嗽一声,去棹子上弹三弹,礼请仙女一下来吃茶。
一阵风过处,这画上仙女便下来。”
那员外听得,恩忖道:“恁地是仙画了!”即同先生出来,交主管:“当与师父去罢。”
主管道:“日后不来赎时,却不干小人事。”
员外道:“不要你管,只去簿子上注了一笔便了。”
员外一面请先生吃斋,就将画收在袖子里,却与先生同入后堂里面坐定吃斋罢,员外送先生出来,主管付伍拾两银子与他,先生辞别自去。
不在话下。
员外在家巴不得到晚,交当直的打扫书院,安排香炉、烛台、茶架、汤罐之类,觉到晚也,与一妈一妈一吃罢晚饭,只见员外思量个计策,道:“一妈一妈一,你先去歇息,我有些帐目不曾算清,片时算了便来。”
不觉楼头鼓响,寺内钟鸣,看看天色晚了。
但见:
十分饿然黑雾,九霄云里星移。
八方商旅,回店解卸行装;七星北千,现天关高垂半侧。
绿杨萌里,缆扁舟在红蓼滩头;五运光中,竟赶牛羊入圈。
四方明亮,耀千里乾坤;三市夜横凉气。
两两夫妻归宝帐,一轮皎洁照军州。
胡员外径到书院,推开风窗,走进书院里面,分付当直的:“你们出去外面伺候。”
间身把风窗门关上,点得灯明了,壁炉上场罐内汤沸沸地滚了。
员外烧一炉香,点起两枝烛来,取过画叉,把画挂起,真个是摘得落的娇娆美人,员外咳嗽一声,就棹子上弹三弹,只见就桌子边微微地起一阵风。
怎见得这风?
善聚庭前草,能开水上萍;动帘深有意,灭烛太无情。
入寺传钟响,高楼运鼓声;惟闻千树吼,不见半分形。
风过处,贝见那画上美人历所地一跳,跳在棹子上;棹子上一跳,跳在地上。
这女子脚到丈五尺三寸身才,生得如花似玉,白的是皮肉,黑的是头发。
怎见得有许多好处?
添一指太长,减一指太短,施朱太赤,付粉太白。
不施脂粉天然态,纵有丹青画不成,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只见那女于觑着员外,深深地道个万福。
那员外急忙还礼.去壁炉上汤罐内倾一盏茶递与那女子,自又倾一盏茶陪奉着。
吃茶罢,盏托归台,不曾道个什么,那女于一阵风过处,依然又上画上去了.员外不胜之喜,即时自收了画,叫当直的来收拾了,员外自回寝室歇息。
不在话下。
自此夜为始,每日至晚便去算帐。
却说张院君思付道:“员外自前到今,约有半月光景,每夜只说算帐,我不信有许多得算。”
不免叫丫鬟将灯在前,一妈一妈一在后,径到书院边,近风窗听时,一似有妇人女子声音在内。
一妈一妈一轻轻地走到风窗边,将小姆指头蘸些口唾,去纸窗上轻轻地印一个眼儿,偷眼一张,见一个女子与员外对坐了说话。
这一妈一妈一两条忿气从脚板底直灌到顶门上,心中一把无明火高了三千丈,按纳不下,舒着手,推开风窗门,打入书院里来。
员外吃了一惊,起身道:“一妈一妈一做甚么?”
那一妈一妈一气做一一团一,道:“做甚么?老乞丐!老无知!做得好事!你这老没廉耻,每夜只推算帐,到今半月有余,却在这里为这等不仁不义的勾当!”正闹里,只见那女子一阵风过处,已自上画去了。
那一妈一妈一气喷喷的唤:“梅香!来与我寻将出来!交你不要慌!”员外口中不道,心下思量,自道:“你便把这书院颠倒翻将转来,也没寻处。”
那一妈一妈一寻不见这个女子,气做一堆,猛抬头起来,周围一看,看见壁上挂着这幅美一女,一妈一妈一用手一扯,扯将下来,便去灯上一烧,烧着,放在地上。
员外见一妈一妈一气,又不敢来夺。
那画烘烘地烧着,纸灰在地上一团一团一地转,看看旋来一妈一妈一脚边来,一妈一妈一怕烧了衣服,退后两步,只见那纸灰看着一妈一妈一口里只一涌,那一妈一妈一大叫一声,匹然倒地。
胡员外慌了手脚,交迎儿、梅香相帮扶起来,坐在地上。
去汤罐内倾些汤,将一妈一妈一灌醒,扶将起来,交椅上坐地,一妈一妈一道:“老无知做得好事!”唤养一娘一:“且扶我去卧房一中将息。”
一妈一妈一睡到半夜光景,自觉身上有些不快。
自此之后,只见一妈一妈一眉低眼慢,一乳一胀腹高,身中有孕。
胡讨外甚是欢喜,却有一件心中不乐:被一妈一妈一烧了这画,恐后那先生来取,怎得这画还他?不在话下。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
经一年光景,一妈一妈一将及分娩,员外去家堂面前烧香许愿,只听得门首有人热闹,当直的来报员外道:“前番当画的先生在门前。”
胡员外听得说,吃了一个蹬心拳,只得出来迎接道:“我师,又得一年光景不会。
不敢告诉,今日我房下正在坐草之际,有缘得我师到来。”
只见那先生呵呵大契道:“一妈一妈一今日有难,贫道有些药在此。”
就于荆筐篮内取出寸葫芦儿来,倾出一丸红药,递与员外,交将去用净水吞下,即时便分娩。
员外收了药,留先生斋了,先生自去,亦不提起赎画之事。
且不说先生,却说员外将药与一妈一妈一吃了,无移时生下一个女儿来,员外甚是欢喜。
老一娘一婆收了,不免做三朝、满月、百岁、一周,取个小名:因是纸灰涌起腹怀有孕,囚此取名叫做永儿。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永儿长成七岁。
员外请一个先生在家教永儿读书,这永儿聪明智慧,教过的便会。
易长易大,看看十岁。
时遇八月十五日中秋夜,至晚来,胡员外打发各解库掌事及主管回家赏中秋,分付院子俱备牢拴门户,仔细火烛。
至晚好轮明月。
但见:
桂华离海峤,云叶散天街。
彩霞照万里如银,玉兔映千山似水。
一轮皎洁,能分宇宙澄清;四海一团一圆,解使乾坤明白。
影摇旷野,惊独宿之栖鸦;光射幽窗,照孤眠之怨女。
冰轮碾破三千界,玉魄树吞万里秋。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却说胡员外、一妈一妈一、永儿三口儿,其余[女尔]子侍婢伏事着,自在后花园中八角亭子上赏中秋,饮酒赏月。
只因这日起,有分交:胡员外弄做子衣不充身,食不充口;争些个几乎儿三中儿饿死。
正是:
福元双至从来有,祸不单行自古闻。
毕竟变出甚祸事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