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三国史话》宦官

三国史话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三国史话

三国史话 - 宦官

三国史话

宦官

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

后汉末年为什么会乱呢?大家都知道其根源是灵帝的宠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乱,引起黄巾的造反。

因黄巾的造反,而引起刘备和孙坚的起兵。

又因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而引起董卓的进京。

因董卓的进京,而引起废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曹操等纷纷起兵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

然则后汉的祸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臧。

写《三国演义》的人,说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么定数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

然则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历来读史的人,怕知道之为害者多,知道的来源者少。

我不妨借此机会,和诸君谈谈。

所谓宦者,大家都知道是曾经阉割的人。

近代的俗语,亦称为太监。

那是因为在明朝,他们所做的官,有二十四个,都称为某某监之故,这是不难解的。

然则何以又称为宦者呢?在后汉时代,这一种人,威权很大,败坏政治很利害,所以写《后汉书》的人特地替这一班人做了一篇传,名为《宦者列传》,《宦者列传序》里说:“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

这句话,和我们通常的见解有些不符。

通常的见解,都以为就是阉人,现在却说光武中兴之后,才全用阉人,那么,自此以前,就并非阉人了。

所以有人疑心这“宦”字是错的,说当作“内”字。

然而他这句话,实在是错的。

宦字的意思,本来并非指阉割。

而二字,亦本非指阉割的人所做的官。

我们所谓五经,中间有一部唤做《礼记》。

《礼记》的第一篇是《曲礼》,《曲礼》里有一句:“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学就是进学校,宦是什么呢?

须知道古代所谓学校,和现代全然不同。

现代的学校,必须要传授些知识技能,古代的学校则全无此事。

古代的学校亦分为大学小学,所谓小学,只是教授一些传统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间的礼节,如洒扫应对进退之类。

又或极粗浅的常识,如数目字和东西南北等名称之类。

根本说不上知识,更无实际应用的技能。

至于大学,其中颇有些高深的哲学,然而宗教的意味是很浓厚的。

《礼记》里又有一篇,唤做《文王世子》。

《文王世子》说:当时大学中所教的,是诗、书、礼、乐。

这并不是现在的《诗经》《书经》《礼记》等等。

须知古代的人研究学问的很少,而古人的迷信,却较后世人为深。

当时的人对于一切问题的解释,都含有迷信的意味。

所以在后世,学术和宗教是分离的,在古代则是合一的。

所以古代的学问只存于教会之中,而教育权也操在教会手里。

古代教会中非无较高深的学问,然总不能全脱离宗教的意味。

至于实用的知识技能,则是他们所看轻的,学校里并不传授。

所谓诗、书、礼、乐:礼即宗教中所行的礼,乐即宗教中所用的乐,诗就是乐的歌辞,书大约是宗教中的记录。

在古代,历史和宗教中的经典,也是分不开的。

印度和西藏都是如此。

古代学校中有所谓养老之礼,其仪式非常隆重。

天子对于所养的老人,要自己割好了肉,捧着酱送去请他吃。

吃了,还要自己斟酒,给他漱口,就因为他是一个宗教中的长老,与不带迷信色彩的师长不同。

《礼记》上还有一篇,唤做《王制》。

《王制》里有一句说:“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

释奠是一种祭祀之名。

发兵出去,打了胜仗,回来却在学校里去举行祭礼,就可见古代学校不是一个学术机关,而其宗教意味极为浓厚了。

古书上说学校制度的地方很多,不能全说他是子虚乌有,然而从没见古书上记载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就是为此。

然则古人没有应用的知识技能么?不然。

我们知道:所谓三代之世,已有较高度的文明,其时有许多事情,已非有专门知识技能不能办,就是现在所传的几部先秦子书,其中包含专门的知识技能也颇多,不能说全是后人伪造的。

然则古人的知识技能,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从宦之中得来。

古人解释宦字,有的说是学,有的说是仕;的确,这二者就是一事。

因为在古代,有些专门的知识技能,就是在办理那件事的机关里,且办事且学习而得的,从其办事的一方面说,就是仕;从其学习的一方面说,就是学。

读者诸君,总还有读过《论语》的,《论语》的《先进篇》有一段,说:“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路再鲁莽些,也不会主张人不学就可以办事。

子路只是看重且办事且练习,而反对不能直接应用的知识,和现在的人看重应用技术,而藐视高深学理一般。

这就是重视宦而轻视学。

汉时皇室的藏书,由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编成一部书目,谓之《七略》。

班固《汉书》的《艺文志》,大部分就是抄录他的。

他对于每一类的书,都有推论这种学问从何发源及其得失的话。

其论先秦诸子之学,都以为是出于一种官署,就是为此。

然则宦就是在机关中学习做公务员。

公务员中,自然有出类拔萃,有学术思想的,就根据经验,渐渐地成立一种学术了。

话越说越远了,这和后世所谓太监者何干呢?不错,听我道来。

刚才所说的,只是宦的正格。

譬如现在机关中正式办理公务的公务员。

现在机关中不有名为公务员,而实在无事可办;或者只是替长官办理私事的么?在古代亦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秦始皇少年时,有一个人唤做嫪毐的,和他的母亲奸通了,嫪毐自然阔起来了,于是“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

这句话,见于《史记》的《吕不韦列传》里。

这所谓宦,哪里是在什么机关里学习什么公务?不过在他家里做他的门客罢了,所以要称为舍人。

嫪毐的舍人固然极一时之盛,然而古代的贵族,决不止嫪毐一个人有舍人。

这种在贵族家里做舍人的,都谓之为宦。

所以“宦”字又有一个训释是“养”。

“养”字可从两方面解释。

他们是他们主人的食客,是他们的主人养活他的,所以谓之养。

亦可以说:他们是以奉养他们的主人为职务的,所以谓之养。

此等门客,皇帝名下自然也是有的,这便是所谓。

中常侍即之一。

在前汉时,并不一定都用阉割过的人,到后汉光武帝之后,才专用此等人。

所以《后汉书·宦者列传序》要说:中兴之初,悉用阉人了。

然则阉割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这里,又有一件有趣味而且又有些意义的事情。

诸位知道刑字是怎样讲的呢?在下发这个问,逆料诸位一定会说:刑字不过是惩罚的意思,所以把人拘禁起来,剥夺其自由,也是刑的一种。

然而古代的刑字,却不是这样讲的。

在古代,必须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使之成为不能恢复的创伤,然后可以谓之刑。

“十三经”里,有一部书,唤做《周礼》。

《周礼》全是记古代所设的官及各官的职守的。

其体例,极似明清时的《会典》。

须知《会典》原是依据《周礼》的体例编成的。

不但《会典》的体例是摹仿《周礼》,就是隋唐以后的官制,其大纲也是摹仿《周礼》制定的。

《周礼》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后世就摹仿之而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周礼》的地官司徒,就是后世的户部,是管理人民的。

治理地方的官,都属司徒管辖。

他们都可以治理狱讼。

狱便是现在所谓刑事,讼便是现在所谓民事。

然而他们所用的惩罚,只能到拘禁和罚作苦工为止。

如要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那是要移交司寇办理的,司寇便是后世的刑部,其长官称为司寇,寇是外来的敌人。

听讼之官谓之士,其长官谓之士师,师字的意义是长,士师就是士的长,士则本是战士的意思。

然则古代用兵器伤害人的肉体,使其蒙不可恢复的创伤,其根本,实在是从战争来的,不是施之俘虏,就是施之内奸。

后来社会的矛盾渐渐深刻了,才有以此等惩罚施之于本族,用之于平时的。

然而管理本族人民的机关里,还是不能用。

这一因其为习惯之所无,一亦因此等施刑的器具及其技术,本非治理本族的机关里所有,所以非把他移交到别一种机关里不可。

把现在的事情比附起来,就是从司法机关移交军法审判了。

古代有所谓五刑,都是伤害人的肉体的,便是墨、劓、剕、宫、大辟。

墨是在脸上刺字;劓是割去鼻子;剕亦作膑,是截去足指;宫,男子是阉割,女子是把她关闭起来;大辟是杀头,这是伤害人的生命的,和墨、劓、剕、宫又有不同,所以又称为大刑。

五刑对于男子,都是伤害身体的,独宫刑对于女子不然,不过是拘禁。

这亦伤害肉体之刑,原起于军事,因为在军事中,女子倘或做人俘虏,战胜的人还要用来满足性欲,所以不肯施以阉割,于是自古相传阉割之刑,只对于男子有之。

到后来,要将此刑施于女子,就只得代以不伤肉体的拘禁了。

伤害身体的刑罚,最初只施诸异族,或者内奸。

所以较古的法子,是“公家不畜刑人,大夫不养”。

这话亦见在《礼记·王制》上。

因为俘虏原来是敌人,内奸是投降异族的,也和敌人一样,怕他们报仇之故。

到后来伤害身体的刑罚,渐渐地施诸本族了,于是受过刑罚的人,其性质的可怕,就不如前此之甚,因此,就要使他们做些事情。

《周礼》这一部书,从前有人说他是周公所做的,这是胡说。

这部书所采取的,大概是东周以后的制度,时代较晚,所以受过各种刑罚的人,都有事情可做。

而其中受过宫刑的人所做的事情是“守内”。

因为古代的贵族,生怕他的妻妾和人家私通,所以在内室里要用阉割过的人。

到后来,就有一种极下贱的人,虽未受过宫刑,而希望到贵族的内室里去服役,就自行阉割,以为进身之阶了。

宫刑,当隋文帝时业已废除。

自此以后,做内监的人,都是自行阉割的。

汉时虽还有宫刑,然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序》里说,当时的宦者,亦以自行阉割进身的为多。

后汉时的,即专用此种人。

自此以后,二字,遂成为此种人的专称,失其本义了。

皇帝为什么会相信呢?在历史上,有少数是因其性多疑忌,以为朝臣都要结党营私;只有,是关闭在宫里,少和外人交接,结党要难些;而且是没有家室的,营私之念也要淡些;所以相信他的。

然而这只是极少数。

须知古来的皇帝,昏愚的多,贤明的少。

这也并不是历代的皇帝生来就昏愚。

因为人的知识,总是从受教育得来的。

这所谓教育,并非指狭义的学校中的教育,乃是指一切环境足以使我们受其影响的。

如此说来,皇帝所受的教育,可谓特别坏。

因为他终年关闭于深宫之中,寻常人所接触到、足以增益知识的事情,他都接触不到。

所以皇帝若是一个上知,也仅能成为中人;如其本系中人,就不免成为下驷了。

皇帝是一个最大的纨袴子弟,要知道皇帝的性质,只要就纨袴子弟加以观察,就可以做推想的根基了。

纨袴子弟不是有的不肯和上等人交接,而专喜和奴仆攀谈,且专听奴仆的话么?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只够听奴仆的话,而且只有奴仆,本无身分,亦无骨气,所以肯倾身奉承他们。

历代皇帝的喜欢,其原因亦不过如此。

但是有等人,因其所处地位的重要,其所做的事,往往会闯出大乱子来。

譬如在前清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不和,这种情况若在民间,也闯不出多大的乱子。

母子不和之事,我们在社会上亦是时时看到的。

然在皇室之中,就因此而酿成“戊戌政变”、“庚子拳乱”种种关系大局之事了。

历代皇帝喜欢,所以酿成大患,其原理亦不外此。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三国史话》四大文学名著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三国史话》宦官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