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中医养生学》第十九讲 因时养生 第四节 秋季养生

中医养生学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 - 第十九讲 因时养生 第四节 秋季养生

中医养生学

第十九讲 因时养生 第四节 秋季养生

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

气候由热转寒,是一陽一气渐收,一陰一气渐长,由一陽一盛转变为一陰一盛的关键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一体一陰一陽一的代谢也开始一陽一消一陰一长过渡。

因此,秋季养生,凡一精一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一、一精一神调养

秋内应于肺。

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

肺气虚,则机体对不一良刺激耐受一性一下降,易生悲忧情结。

秋高气爽,秋天是宜人的季节,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一温一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慕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

因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说明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

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我国古代民间有重一陽一节(一陰一历九月九日)登高赏景的一习一俗,也是养收之一法,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一切忧郁、惆怅等不一良情绪顿然消散,是调解一精一神的良剂。

二、起居调养

秋季,自然界的一陽一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一陽一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

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则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闻天”的情况。

因而,应须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

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否则易消弱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

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应及时增加衣服,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尤应注意。

三、饮食调养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

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点酸味果蔬。

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

秋燥易伤津一液,故饮食应以滋一陰一润肺为佳。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臞仙神隐书》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一陰一润燥。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一乳一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有益于健康。

四、运动调养

秋季,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

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亦可采用《道藏·玉轴经》所载秋季养生功法,即秋季吐纳健身法,对延年益寿有一定好处。

具体做法:每日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炼几遍,分3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

吸气时,舌一舔一上腭,用鼻吸气,用意将气送至丹田。

再将气慢慢从口呼出,呼气时要稍揾(音致,擦的意思)口,默念(口四)(音审),但不要出声。

如此反复30次。

秋季坚持练此功,有保肺强身之功效。

五、防病保健

秋季是肠炎、痢疾、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

预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要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

群体大剂量投放中药,如板蓝根、马齿苋等煎剂,对肠炎、痢疾的流行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为防治“乙脑”则应按时接种乙脑疫苗。

秋季总的气候特点是干燥,故常称之为“秋燥”。

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一液,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上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

预防秋燥除适当多服一些维生素外,还应服用宣肺化痰、滋一陰一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医养生学》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中医养生学》第十九讲 因时养生 第四节 秋季养生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