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课外文言文》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诗词鉴赏

课外文言文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 -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诗词鉴赏

课外文言文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诗词鉴赏

元结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

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渔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韵译】

我用公田的米酿酒,常借休假之闲,载酒到石鱼湖上,暂且博取一醉。

在酒酣欢快之中,靠着湖岸,伸臂向石鱼取酒,叫船载着,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

好象靠着巴陵山,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同游的人,也象绕洞庭湖而坐。

酒舫漫漫地触动波涛,来来往往添酒。

于是作了这首醉歌,歌咏此事。

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象洞庭,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

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为四卒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赏析】

此诗题为“醉歌”,全篇即“醉”意盎然。

作者通过对石鱼湖以及游乐、饮酒以散愁作极度夸张和有几分醉意的描写,抒发了旷达、豪放的情怀。

全诗可分四层。

一、二句为第一层,以写石鱼湖景色引入,醉意即出:把小小的石鱼湖比作浩淼的洞庭湖,把小小的石鱼比作洞庭湖中的君册,突兀峥嵘,想像惊人,富有奇趣。

接着两句为第二层。

“山为樽,水为沼”,可谓“醉”中写“醉”,表现作者的豪放胸怀:以山为樽,以水为酒,天下之大,谁能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坐在沙岛上的当然都是酒徒。

第三层,作者平写两句,任风在浪连日来,却不能挡装运酒舫”,可见酒的力量之大,迷人至深。

最后一层,将作者豪放的“醉”态一笔写尽,跃然纸上:我不仅自己醉心痛饮,而且手持长瓢,催促朋友们一起痛饮,一起消散忧愁。

于豪放旷达中,透露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

因为心中有愁,才要痛饮“以散愁”,所以“以公田米酿酒”“载酒于湖上”和“遍饮四坐”,及“时取一醉”等种种豪放之举,也无非是为了借酒消愁罢了。

当时,作者在道州任刺史,正值国家多事,天下扰攘,百姓赤贫困苦,朝廷却横征暴敛。

作者对此虽愤恨不已,但身为官吏,又不能违命,于是只有打算待罪免官,携带家小,隐居江湖,以终余年(见作者《贼退示官吏》)。

这首诗,作者在以“醉”写情,抒发豪放胸怀之中,除发泄失意的苦闷外,也透露出准备辞官归隐的愿望。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一贯的诗风。

在写作方式上,以朴素的笔墨,倾诉真情实感;以白描的手法,勾勒景物。

不尚辞藻,不事雕琢,不规模古人。

在句式上学习 民歌形式,不拘长短,似信手拈来。

全诗在平易中作其逸趣,在质朴中抒其豪气,显示出元结诗真率古拙、平直切正的特色,被后人评为作者诗中清闲自然、形象丰满的篇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课外文言文》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元结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课外文言文》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诗词鉴赏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