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羊耽妻辛氏(原文·注释·译文)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
聪朗有才鉴。
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
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
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
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
宪英曰:“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
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属以后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
且曹爽与太傅从受寄托之任,而独专权势,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爽耳。”
敞曰:“然则敞无出乎?”
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
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
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汝从众而已。”
敞遂出。
宣帝果诛爽。
事定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
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
祜曰:“将为灭蜀也。”
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
及会将行,请其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
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
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
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
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晋书·列女》
【注释】
毗(pí)殆(dài):危险。
属:通“嘱”。
四个辅佐大臣:司马懿、曹爽、刘放、孙资。
祜(hù)
[译文]
羊耽的妻子辛氏,字宪英,陇西人,是魏侍中辛毗的女儿。
为人聪明,有才干和鉴察力。
当初,魏文帝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抱着辛毗的脖子对他说:"辛君你知道我高兴吗?"辛毗把这件事告诉了宪英,宪英叹息道:"太子是要继承君王、宗庙和国家的人。
接替君王就不能不忧愁,主持国政就不能不忧惧,应该忧愁反而高兴,国家怎么能长久!魏国恐怕就不会兴盛吧?”
辛氏的弟弟辛敞任大将军曹爽的参军,宣帝将要诛杀曹爽,趁着曹爽跟从魏帝出城门的时候关闭了城门,曹爽的司马鲁芝率领府兵砍断门闩去救曹爽,招呼辛敞和他一同去。
辛敞很害怕,就问宪英说:"天子在城外,太傅就半闭了城门,人们说这将会不利国家,事情能够这样做吗?"宪英说:"有些事情恐怕我们不了解,但是根据我的估计,太傅大概是不得不这样。
明皇帝临终的时候,把着太傅的手臂,嘱托后事,这些话还在朝臣的耳边回响。
况且曹爽和太傅一起从皇帝那里接受了托付的重任,可是曹爽却大权独揽,这对王室来说就是不忠,从人道上来讲就是无理,太傅的这个举动不过是要诛杀曹爽罢了。
"辛敞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要去出城营救了?"宪英说:"怎么能不去呢!恪尽职守,这是人的大义。
大凡有人遇到灾难,尚且要去救助;替一人家执鞭服役却不为人家做事,这样做是不吉利的。
况且被人家重用,就要为人家效命,这是受人重任之人应尽的职分,你只要跟着大家一起去就行了。
"辛敞于是出城和大家一起去救曹爽了,宣帝果然诛杀了曹爽。
事情平定之后,辛敞感叹说:"我如果不和姐姐商量这件事,几乎失去了道义。”
后来钟会担任了镇西将军,宪英对羊耽的侄子羊祜说:"钟士季为什么到西边去?"羊祜说:"为了灭掉蜀。
"宪英说:"钟会处事往往恣意而为,这可不是长久居于人下的作风,我怕他有别的不可告人的打算。
"等到钟会将要出发的时候,他请求让宪英的儿子羊王秀任参军,宪英忧虑地说:"以前我为国家担忧,现在灾难到我家了。
"羊王秀坚决向文帝请求不去任参军,文帝不允许。
宪英对羊王秀说:"去吧,一定要谨慎!古代的君子,在家中就向父母尽孝道,离家后就向国家尽忠;在职位上就要想到自己所担任的工作,在道义方面就要想到自己的立身行事,不给父母留下忧患罢了,在军队里能够解救你的大概只有'仁恕'吧!"钟会到了蜀地果然反叛了,而羊王秀终于能够完好的回还。
羊祜曾经送给宪英锦被,宪英嫌锦被华丽,就反过来盖,她就是这样洞察事情,生活俭约,她泰始五年去也,享年七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