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法【原文】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十陰十散其十精《四圣心源白话解》卷三·脉法解·寸口脉法

四圣心源白话解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四圣心源白话解

四圣心源白话解 - 卷三·脉法解·寸口脉法

四圣心源白话解

卷三·脉法解·寸口脉法

寸口脉法

【原文】

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十陰十散其十精十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

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气口者,手太十陰十肺经之动脉也。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十陰十而寸为十陽十。

关者,十陰十陽十之中气也。

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太渊之分,尺中在经渠之分。

【翻译】吃喝的东西进入胃里,腐熟消化研磨,手太十陰十经散发十精十华,沿着经络游溢,以运化气血。

气血环绕流动,显现于气口,形成尺脉和寸脉。

气口,是手太十陰十肺经的动脉。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十陰十而寸为十陽十。

关,是十陰十陽十的中气。

寸口在鱼际十穴十处划分,关上在太渊十穴十处划分,尺中在经渠十穴十处划分。

{解读}王叔和说道:“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

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脉,是以两手的桡骨十茎十突处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以便三指按切,这是后世医家常用的一种方法。

【原文】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肾与膀十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

《素问•脉要十精十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关部也。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谨调尺寸,而表里上下,于此得矣。

【翻译】心与小肠切脉的部位在左手的寸,肺与大肠切脉的部位在右手的寸,肝胆切脉的部位在左手的关,脾胃切脉的部位在右手的关,肾与膀十胱切脉的部位在两手的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也依附这一点。

《素问•脉要十精十微论》说:尺内的两旁,是胁下小肋骨,尺外诊断肾,尺里诊断腹。

两手关部脉,左外诊断肝,内诊断膈,右外诊断胃,内诊断脾。

两手寸部脉,右外诊断肺,内诊断胸中,左外诊断心,内诊断膻中。

总而言之,寸为前,尺为后;分而言之,上半部为前,下半部为后。

诊寸部脉时,手指向上(掌侧)推至脉的尽端,所谓上寻鱼际,以测候病位;诊尺部脉时,手指向下(臂侧)移至脉搏尽端,所谓下寻尺泽,以测候病位。

谨慎仔细的了解尺脉寸脉,并且表里上下,于此得到病的部位。

{解读}“寸口诊法”是中医最主要的脉诊法。

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共有六部脉。

历代医家尊《内经》之旨,认为寸关尺分候一定的脏腑,因而在病理条件下就可以在相应的部位表现出异常脉象,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1964年全国中医教材会议审定的《中医诊断学》讲义宗《内经》本义,采众家之长,明确为:左寸候心与膻中,左关候肝与胆,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寸候肺与胸中,右关候脾与胃,右尺候肾与小腹。

这种分法很切合临十床十实际,体现了上(寸部)以候上,中(关部)以候中,下(尺部)以候下的原则。

一家医理一家脉,黄元御的医学理论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脉法也与众不同,首先,要知道黄氏脉法大的层次。

黄氏脉法首重在于三焦气机升降,其次才是各脏腑、气血等等。

第二、要知道六部脉所主。

黄氏六部脉并没按照脏腑排序,而是按照三焦气机升降排序,也就是说黄元御的脉法首先诊断的人十体气机升降的大秩序。

然后才有脏腑、气血的详细分析。

所以在黄师脉法中我们会看到左关大为肝不升,右关大为胆不降的说法。

不明白这个大的原则,黄师书中的很多论述是无法理解的。

黄元御并不是不讲脏腑,只是他更注重内经。

这个对应关系是人十体先天生成决定的,简单的说就是寸应上,关应中,尺应下。

黄师正是以此来断三部气机。

加之,肝位左主升,肺位右主降。

左右又因此而分断升降。

第三、要知道脉相所主脏腑,黄师并没有过多的讲“某脉主某”,而是讲一直在讲机理。

要得其机理就不能停留在脉形上。

必须体会到“脉神”。

举个例子,弦脉何以主肝?弦脉的脉形是端直以长,但弦脉的脉神确实一种,脉气欲发,而脉壁束缚的“感觉”。

这就是黄元御说的肝欲泄而愈不得泄,愈不得泄而愈欲泄的感觉。

这个脉神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气质”。

【原文】

盖肺主藏气,而朝百脉,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

平旦寅初,肺气流布,起于寸口,运行十二经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十夜,五十度毕,次日平旦寅初,复会于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

(此曰寸口,乃寸尺三部之总名,非但鱼际已也。

)故十二经之盛衰,悉见于此。

《灵枢•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此气口所以独为五脏主也。

(气口即寸口。

手之三十陽十,自手走头,大小肠腑虽至浊,而经行头上,则为至清,故与心肺同候于两寸。

越人十难,实为定法,近人乃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乖谬极矣。

【翻译】肺主藏气,对应于百脉,十二经的气,都接纳于肺。

清晨寅时开始,肺气流传散布,起于寸口,运行十二经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十夜,五十度毕,第二天清晨寅时,又十十交十十会于寸口。

寸口,是脉的大十十交十十会处。

(这里说的寸口,是寸脉尺脉三部的总名,不只是鱼际。

)所以十二经的旺盛衰败,都显现在这里。

《灵枢•经脉》说:经脉,通常是不可见的,他的虚实,从气口知道,这是气口所以唯一是五脏主脉。

(气口即寸口。

手的三十陽十经,从手走到头部,大小肠腑虽然极其浑浊,但旋回往返到头上,就变为极其清纯了,所以和心肺共同诊断在两寸部位。

秦越人的第十难,其实就是定法,近代的或现代的人竟然小诊断大小肠于两尺,极其荒谬背理。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四圣心源白话解》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寸口脉法【原文】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十陰十散其十精《四圣心源白话解》卷三·脉法解·寸口脉法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