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韩厥复出,得到晋君重用,受命率军《史记新读》三晋风云(15)

史记新读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史记新读

史记新读 - 三晋风云(15)

史记新读

三晋风云(15)

后来,韩厥复出,得到晋君重用,受命率军向东攻打齐国,并且立下了战功。

因此,当晋国设置六卿的时候,韩厥位居六卿之一,号为献子。

景公十七年,国君生病,一病不起,宫中太医都束手无策。

有人找来占卜者进行占卜,占卜结果是大业的后代子孙之中不顺心的人在作祟。

景公对此感到大惑不解,便召来韩厥,向他咨询。

韩厥趁机称颂赵衰、赵盾等赵氏先人对晋国的贡献,但是却断绝了祭祀,因此国君才得了这样的重病。

他的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晋景公,使景公又想起了赵氏的功绩,就向韩厥询问:“现在赵氏还有后人吗?”

于是,韩厥把赵氏孤儿的情况告诉给他,景公就把赵武从民间接回宫中。

不久,景公肃清了屠岸贾等人的势力,把赵氏原有的封邑归还给赵武,让他接续赵氏的祭祀。

几年以后,韩厥去世。

昭侯为政

到了韩昭侯在位的时候,韩氏早已经与赵氏、魏氏一同瓜分了晋国,成为诸侯国。

韩国加入了与其他诸侯国争霸战争的行列,但是,由于韩国实力弱小,相继被秦国、宋国、魏国击败,失掉了部分土地。

为了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立足,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国。

申不害对君主驾驭臣下的权术颇有研究,他以此辅佐昭侯,并且在国内推行法家的主张。

经过数年的努力,韩国国内稳定,实力大增,诸侯们都不敢再来侵犯。

但是,在申不害去世以后,后继无人,韩国的改革基本上中断。

昭侯此时也变得怠惰,疏于朝政。

韩国的国势又衰弱下去,再次成为任人欺凌的国家。

昭侯二十五年,韩国发生了大旱灾,河水干涸,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

昭侯不仅不去关心百姓疾苦,却命人建造了一座高门,金碧辉煌,耗费无数,引起了群臣的不满。

大臣屈宜臼私下里对别人说:“别看这座门盖的这么漂亮,我看昭侯不会从这扇门中出去了。

因为它修建的不合时宜。

我所说的时宜,不是具体时日,而是指国家时运。

人本来就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

昭侯曾经有过顺利的时候,那时他并没有修建高门。

去年,秦军攻占了我国宜一陽一;今年,我国又发生了大旱灾。

如今灾难接连发生,昭侯不在此时抚恤百姓,反而更加奢侈,修建这样华丽的高门。

他这是在衰败的时候办兴盛的时候应该做的事情,是不会得到好什么结果的。”

一年以后,高门完全建成,而昭侯却在此时去世了,果然没有从这座高门中出去。

陈轸之计

宣惠王十六年,秦军在休鱼打败了韩军,并且在浊泽俘虏了韩国的两位将领。

宣惠王天天心急如焚,不知所措。

相国公仲侈对他说:“盟国是不可以依仗的。

秦国早就想要攻打楚国,君王不如通过张仪与秦国讲和,并且用一座名城贿赂秦国;制造器械来装备我国军队,联合秦军一起南伐楚国。

这是失一得二的计策。”

宣惠王很赞同这个计策,打算派公仲侈秘密出使秦国,落实这个计策。

楚国的间谍得知了这个行动,将其报告给楚王。

楚王对此感到很害怕,想不出应对办法,就派人召见大臣陈轸,向他询问对策。

陈轸说:“其实秦国早就想攻打我国了。

现在,它得到韩国如此帮助,那是它梦寐以求的。

可见,我国遭受进攻是难以避免了。

但是事情还有转机,我给您想个挽救时局的办法,现在秦国对韩国还有危险,您就扬言要发兵援救韩国,让战车布满道路,然后派遣使臣出使韩国并且多备随行车辆、满载贵重财物,以此让韩王相信我国果真要发兵救他。

即使韩国不肯完全听从楚国,韩王也一定会感激您的恩德,必定不会跟秦国像兄弟一样来攻打我国。

这样的话,秦国与韩国便不会和睦,两国之间会互相猜忌。

联军即使前来攻打,对我国也不会造成大的祸患。

如果您能使韩国听从楚国而与秦国断绝关系,那就更好了,到时秦王一定会大怒,对韩国深恶痛绝。

这样,韩国就会结交我国、轻视秦国。

这就是利用秦、韩两国军队的矛盾来免除我国的祸患。”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史记新读》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后来,韩厥复出,得到晋君重用,受命率军《史记新读》三晋风云(15)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