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道者,谓太初也《云笈七签》卷十 三洞经教部经

云笈七签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 - 卷十 三洞经教部经

云笈七签

卷十 三洞经教部经

◎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

道者,谓太初也。

太初者,道之初也。

初时为一精一,其气赤盛,即为光明,名之太一陽一,又曰元一陽一子丹。

丹复变化即为道君,故曰道之初藏在太素之中,即为一也。

太素者,人之素也。

谓赤气初变为黄气,名曰中和,中和变为老君,又为神君,故曰黄神来入骨肉形中,成为人也;故曰人之素藏在太始之中,此即为二也。

太始者,气之始也。

谓黄气复变为白气,白气者,水之一精一也。

名太一陰一,变为太和君,水出白气,故曰气之始也,此即为三气也。

夫三始之相包也,气包神,神包一精一,故曰白包黄,黄包赤,赤包三,三包一,三一混合,名曰混沌。

故老君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又曰:混沌若鸡子。

此之谓也。

夫人形者,主包含此三一,故曰三生,又曰三一精一,又曰三形。

元包含神,神得气乃生,能使其形安,止其气。

如此三事,当相生成。

夫道为三一者,谓虚、无、空。

空者,白也,白包无。

无者,黄也,黄包赤。

赤为虚。

何为虚?虚者,一精一光明,明而无形质。

譬若日、月及火,其精明然。

而无有形质,故为虚。

何谓无?无者,气也。

气有形可见,无质可得,故为无。

何谓空?空者,未有天地山川,左顾右视,荡荡漭漭,无所障碍,无有边际,但洞白无所见,无以闻,道自然从其中生。

譬若琴瑟鼓箫之属,以其中空,故出声音。

是以圣人作经诫后贤者,欲使守道,空虚其心,关闭其耳目,不复有所念。

若有所念思想者,不能得自然之道也。

所以者何?道未变为神时,无端无绪,无心无意,都无诸欲,澹泊不动不遥及变为神明,神者外其光明,多所照见,使有心意,诸欲因生,更乱本真。

或曰思想不能复还反于道,便入五道,无有休息时。

何谓五道?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二道者,神入骨肉形为人神;三道者,神入禽一兽 为禽一兽 神;四道者,神入薛荔,薛荔者,饿鬼名也;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名也。

神有罪过,入泥黎中考。

如此五道,各有劫寿岁月,是以贤者学道,当晓知虚无自然。

守虚无者得自然之道,不复上天也。

常在世间变化,见死生,为世人师。

守神者能练骨肉形为真一人,属天官,当飞上天。

此谓中自然也。

守气者能含一陰一陽一之气,以生毛羽,得飞仙道,名曰小自然。

故神有广狭,知有浅深,明有大校由是言之,学道赞诵圣文,寻逐明师,开解愚冥也。

夫守道之法,当熟读诸经,还自思惟我身。

神本从道生,道者清静,都无所有,乃变为神明,便有光明,便生心意,出诸智慧。

智慧者,谓五欲六情。

五欲者,谓耳欲声,便迷塞不能止;目欲色,便一婬一乱发狂;鼻欲香,便散其精神;口欲味,便受罪入网罗;心欲爱憎,便偏邪失正平,凡此五欲,为惑乱覆盖。

六情者,谓形识知痛痒,欲得细滑;耳闻声,心乐之;目见色,心欲之;鼻闻香,心逐臭;口得味,心便喜;身得细滑衣被,心便利之;得所爱,心便悦之。

坐此六情以丧,故复名六情丧人。

神但坐此六情所牵引,迷乱一婬一邪,垢浊暗蔽,使神明不暢达。

便有肉人不能识别,听视不聪明,情志闭塞,皆坐此五欲六情之所惑乱受罪,展转入五道死生,无有休息时。

以是故当熟自思此意,其神本自清净,无此情欲;但思念此意,诸欲便自然断止,断止便得垢浊尽索,垢浊尽索便为清净,便明见道,与道合,便能听视无方,变化无常。

人若复不解此意,且听吾说。

譬如此类若镜。

其师本作镜时,极令清明。

至于人买镜持归,不肯护之,至使令冥无所光照,乃复令摩镜,师以药摩之,乃复正明,以明能见人形影。

人神亦如此。

神本从道生,道者清净,故神本自清净。

而使以情欲迷惑,陷于暗冥。

其镜冥者,药摩之便明。

人神以欲自蔽冥者,亦当以经法自摩,诸欲乃得自然断止而复清净,乃有所见。

又若天新雨之水,皆扰浊。

若收此水置一器中,初时水尚浑浊,无所照见;久久稍自澄清便明,明便可于其中照见形影。

人神以诸欲乱时如此浊水。

人能断此情欲者,如澄清水。

诸欲断,便自然清净澄明,明便为得道。

当晓知其本者,诸欲便自然断。

其余外道,不晓知其本清净,而反常相教断情欲。

夫情欲,非有形质也,来化无时,不效有形之物,可得断截,使不复生。

此神情欲思想,出生无时,不可见知,不可预防遏,不得断截。

不效悬悬之绪可得寄绝;不效草木可得破碎;不效光明可得障蔽;不效水泉可得壅遏。

故神无形,呼吸之间,丹?万封,以是故不可得断绝。

但晓知其本,清净无欲,自然断止。

而不晓知其本强欲自断情欲,终不能断绝之。

譬如断树木使不生,当掘出其根本,根本已出,便不复生,痴人不晓之,而但齐地斫之,其根续生如故。

人不晓情欲之本,而强断绝其末,如此情欲绝不断也,会复生如故。

外道家不晓,人神本清净,而反入室强塞耳目断情欲,不知情欲本在于心意。

心意者,神也。

神无形,往来无时;情欲从念中生出,生出无时。

以无形故不得断绝。

但当晓知其本,自当断止其意,不复生。

为道当熟明此意。

若不明知此,但自劳伤其精神耳。

夫为道既知此情欲,当复解知道德经行之法。

夫道者,谓道路也。

经者,谓径路也。

行者,谓行步也。

德者,谓为善之功德也。

法者,谓有成道经,可修读而得道也。

谓有成道路之径可随而行之。

夫有德之人,念施行诸善。

行者谓举足从径行,乃得大道。

此欲贤者因经法思念十善,施行功德,功德已行为得道。

譬如举足,因成之径,行步以前,当得大道。

假令人坚坐在家,殊不行步,何时得道?贤者若不思经法,施行功德,何能得道乎?人为道,但守一不移,而不作功德,譬若人生在家,未尝出入,不能见道路也。

愚者虽守道,不作功德,亦不能得道也。

故老君作《道经》,复作《德经》,使忠信者奉行之。

假令但守道便可得遂,圣人但作一言之诀,何须并作诸经云耶?

夫道,得三乃成,故言三合成德。

自不满三,诸事不成。

夫三者,谓道、德、人也。

人为一,当行功德;功德为二,功德行乃为道;道为三。

如此人入道德,三事合乃可得。

若有人但作功德,不晓道,而无功德亦不得道也。

若但有道德而无人,人亦不得道也。

譬若种谷,投种土中,不得水润,何能生乎?譬若酿酒,有曲有米而无水,何犹成酒乎?譬若有君臣而无民,当何宰牧乎?譬若有火有水而无谷食,人当何以自活乎?譬若有车有马而无人御之,何能自随行乎?如此譬喻,皆得三乃能成道。

夫道者有三三一。

为三一:为三皇,为三神,为三太一。

三太一:谓上太一,中太一。

下太一。

为三元,其三元各自有三三一。

如此三三之一为九一,故有九宫。

从一始到九终,九一陽一气从十月冬至始生黄泉之下,到新年六月更终。

从十月到六月合为九月,一陽一气便终,故一陽一数九,故言九天,子午亦数。

为道当知此九一之变化,始终之上下。

夫人形体为一,神为二,气为三;此三三一乃成一人 。

又神为一,气为二,一精一为三;此三三一乃复成神。

又天为一,地为二,人为三;此三三一乃复成道德。

天地之本三一者,谓虚为一,虚中有自然,已立身也,亦道君、亦元一陽一子丹也、亦贵人也、亦神人也;其左方之一者,亦天也、亦日也、亦父也、亦一陽一也、亦得也、亦师也、亦魂也,为人主作政也;其右方之一者,亦地也、亦月也、亦母也、亦一陰一也、亦形也、亦司命鬼,为邪为魔,主为人作邪恶。

贤者当晓了此三三一,分别善恶邪正。

觉知此者,便能得道。

夫道当晓知此左右之一,善恶之教。

中央之一正自我身。

神者,即道子也。

左右之一辅相我为善恶。

左方之一,日月关告我为善,其功德日日盛强,我便为正道,右方之一不能复持邪事反戾我也,不能使我为恶也。

右方之一,日日教告我为恶事,牵引我恶日日深大,便系属邪。

右方之一此为属邪,日与恶通。

贤者为道,但晓知其道而不作功德,便当属邪,不能自出于邪部界,邪则日日迷乱,入便暗冥,怒作妄语,邪一精一、邪鬼神日来附近人。

贤者不晓此邪而强为静,闭塞耳目欲断情欲,此诸邪鬼便奸乱人。

又为人造作邪念,前念适灭,后念复起,如此之间,无有解己。

若有功德之人,至于静时便为左方之一,不能持邪事来干乱人也。

以是言之,无功德之人而强为静,欲断情欲,则终为邪所乱,情欲不得定也。

夫自然有三法。

守太虚无,谓高学功德之人,解道根元,深洞微妙。

晓知三元九一之变化、玄中之玄始祖、无中之无极道,知其所始,见其所终。

天地人物,皆各有形。

物既有形,故有成败死生。

精神无形,展转变化,故无止,故曰常在。

不惑世所闻,不迷世所知,能知之明,览虚无之自然,故澹泊无忧喜,情欲不能倾。

所以者何?此人但晓解其本,故不惑其末,但为与人并有内形耳,智慧无穷极,此乃为虚无也。

亦从学而知之,非有素自然也。

其静守道时,当少食,正闭耳目,还神光明著绛宫,绝去诸念,不得强有所视思想也。

久久,喘息稍微,从是以往,不复自觉喘息,泊然不自知有身无身。

从是以往,为得定道之门。

道者,虚也。

当尔之时,神在天上虚无中,左顾右视,但皓然正白,中无所见。

有状如雨雪时,四向树亦白、山亦白、地亦白、一切都白,皆无所见。

所以者何?神出天上,前向视不复见日月星宿、山川河海,如此为复命返道,还入虚无也。

若得是当下视,乃见天下诸事,便当回心念师言,为道当济度天下,但见是念,故便止前所见,白更冥,神便来还形中。

不如此者,神便入道中,散形与道合,便为天下骨肉形,便跄猝,故老君曰:知白守黑,为天下式。

见白者为见空。

守黑者,发心下视,念天下以有之故,便冥,是谓守黑。

为天下式,谓神还形中,长在天下,为人道师,是谓大虚无之自然也。

夫守中自然之法,不能晓知天地人物所从出,不能知道之根源变化所由,缘不能及,不能知虚空之事。

其所见闻,心便疑惑怪之,且迥然不知道独坐无,能生于自然。

直受师言,告身中道云,言当守神者,亦当除情欲,闭塞耳目,还神绛宫。

下视昆仑山,或有教令,将神升昆仑山,视其上,想见中黄道君。

始时想见,久而见之,久久悉见。

诸神与神语言,讲说天上事,无复有世俗之念。

身中骨、脑、血,日变成万神盛强,共举身而上天受箓署,不得下在人间。

此谓真一人道也。

名曰中虚无之自然也。

夫守小虚无自然之法,亦当除去情欲,闭塞耳目,还神绛宫,下视昆仑山,和合天地、日月、一陰一陽一、雌雄、魂魄之一精一气,以养真一人。

以吾身一陰一陽一气凝,一精一骨润光,便生毛羽,飞上五山。

时有奉使按行民间,亦不得久止也。

此谓小虚无自然也。

夫从此大虚无、中虚无、小虚无以下,便有为之法,不及虚无也。

夫有为者,谓历藏导引,动作诸气,飞丹合药,吞符跪拜,带印禁忌,随日时王相醮祭名号一精一灵,使人解占候,此谓有为,不能知道何所谓也。

亦有得仙,亦有住年,亦有得一尸一解,从此已下,便为鬼道,非得长生也。

夫得大虚无自然之道者,不属天,但属道君耳。

便能散形与道合,能变化,听视无方,所在作为。

欲得此道者,当行道教化,作功德,奉行经诫,平等其心,无所贪著,无亲无疏,一心等之,如天如地,不得杀生。

所以者何?夫蛸飞蠕动之类,道皆形之大虚无象。

有晓道而杀生者为害道,是以禁之。

其守中自然者,为守中神,尚颇有杀生。

所以者何?神有虚无,所以有虚形,故有食,有杀生祀祭。

道无有,故无祭祀,不杀生。

夫得道者,但能已得。

夫人耳目,听有声之一声 ,见有形之形,不能听视无形无声也。

所以者何?神赤。

赤者一陽一,一陽一者离,离为日,为目,但能见前,不能见后,亦不能见头上。

日者天目也,但能照天内,不能照天外也,亦不能照覆冥之中。

是以得神道上天者,但能以天耳。

夫道耳目所听视,无前无后,无覆冥,无障蔽,洞彻见无数天下事,能听无声之一声 ,能见无形之形。

夫作仙道者,当故持天耳目听视,乃能有所见。

假令不故持天耳目听视,但独见目前事。

所以者何?仙人持骨肉去故。

夫欲知神何以养象,神赤但有光,以光为虚形。

譬若镜中、水中所见景,是为无所有。

其所治止,常在天上,为生君,其寿有劫数,终不得在人间也。

其天上寿续尽,当复入五道,更形生死如故耳。

或时寿尽,取道便灭矣。

夫真一人者,有形景,属天为吏,寿岁有万数。

治天上,时时有奉使人间。

天上寿尽,便或上补神人,则不入五道中,受形生死矣。

夫守太虚无得自然之道,住身天上,劫有千数。

寿尽,变化灭,神亦尽,神续入五道中,受形生死。

如故天神都无死生也,但展转在五道耳。

唯有眹兆常知智神,譬如火灭,无所复有,故取道。

夫为道所已神有灭尽者何?此皆道人为不晓知道本空静,专心守空便著空,使人空灭荆

夫守神之人不能知晓道本空静,但自信有不信无,以故自守神为守有,为著不还道何?以故神展转入五道中,无有灭尽时。

唯有善譬,最为功觉。

有晓了知道本空静,亦不守有,亦不守无,亦不念实,亦不念空。

遍在三界中间,有慈哀之心,欲度脱勤苦者,不肯入空取道,因是乃有功德,便自然之道,无有寿也。

亦不复入五道生死,亦不灭尽常在,久后功满,常补道君。

贤者为道,当熟解此意,当知优劣,各有所致到。

贤者学道,若知枝末,自谓深足,不肯复讲问穷究渊深,是不知道乃独各自用,有所致到,深浅微妙不齐等。

闻仙便呼得道。

贤者学道,譬若上山下视。

言独是高径,住上至顶,乃复前有高处;住上高顶,直复见前有高高处。

学道亦如此,从小师学道,得至中师,见大师乃知道根元。

以是言之,学不可呼为足也。

当努力求明师为道切,若言尔等何不取大道乎?而于小道止,是暗冥浅近哉!

夫贤者学道,不广闻深见,更阅众师者,此人学不足言也。

夫日月不高,所照不远;一江一 海不广,不能含纳。

出名宝学之人,譬若陂中鱼,游到池四塞之下,自谓穷尽天下之水,终日终夜不能学大水之鱼,一交一 会语言,不知外乃有一江一 、湖、淮、济、河、海、恒、溺之水也。

譬若深山中有痴人,从生至老不行出入,无所见闻,安知外方人士之学问、尊卑差序、车马衣服、鲜绮甘香乎?譬若学经书之人,但闻天下九州共一天子,云言四边但有夷狄,以谓天地界际极尽于此,安能知其外复何等有乎?学道亦如此。

从师受道,以谓尽于此,安能如学道修行,书不能记载也?

夫学仙道,自谓为足,定得飞仙上天,乃自知道不及真一人也。

学真一人道,亦自谓为足,定得真一人,乃自知道不及神人也。

学神人道,亦自谓为足,定得神人,乃自知不及大道也。

学既得,大道之中当复有尊卑者,谓知不等也。

是以言之学,学无有极,天下神尚后行从君学道,何况内政灭神,光明变化各有所主,有所入,各有所致。

夫为太虚无之道,得无象无声教。

无思想,都无识念之欲。

守时亦法教,道不得取景梦候效也。

或时神相见,尚不得与神共语言,所以者何?或有邪神来试人,此处无象,自然求道不求神也。

略小取大,故可得自然。

故老君曰:有光而不曜。

谓欲养其光明至于彻视,不欲小电曜光,一精一独与一神相见也。

如此不能悉见天下之事矣。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云笈七签》道教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道者,谓太初也《云笈七签》卷十 三洞经教部经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