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
彖传下·艮
【原文】
艮,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译文】
艮,止。
应该止的时候停止,应该行动的时候行动,行动与停止不失时机,(这样)其道才能光明通畅。
止其背,正是止的那个地方。
(《艮》卦六爻)上下皆(止而)不相应,不相交往。
所以“整个身一体不动,虽行于庭院,去看不到人,无咎灾”。
【注释】
此释《艮》卦卦名及卦辞之义。
艮其止:王弼认为《易》背曰“止”,朱熹、俞樾、朱骏声等认为“艮其止”当作“艮其背”。
观下文“止其所也”与“能源其背”对应,即“所”是释“背”。
背,古本作“北”。
帛《易》卦辞也作“北”。
北、止二字字形相近,恐转抄“北”为“止”。
故当以“背”为是。
止其所:指《艮》内外两艮各止其所。
此处“所”是释“背”,上下敌应:《艮》初四、二五、三上皆不相应。
不相应即“敌应”。
不相与:不相亲与。
《艮》两艮各止其所,故不相与。
与,犹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