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勉,字..仁,东海郯地人。祖父徐长《南史白话文》徐勉传

南史白话文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南史白话文

南史白话文 - 徐勉传

南史白话文

徐勉传

徐勉,字..仁,东海郯地人。

祖父徐长宗,是宋武帝的霸府行参军。

父亲徐融,任南昌相。

徐勉自幼成为孤儿,十分贫困,所以他很早就自我激励,养成清正的节一操一。

六岁时,遇到一陰一雨天,家人向神祈求天晴,他很快写成一篇文章,被长辈宿儒们所称赞。

年长之后十分好学,同族人徐孝嗣见了以后感叹说:“这就是所说的人中的麒麟啊!必定能够前程千里!”他又对几个儿子说:“徐勉是可以当老师的,你们要以他为榜样。”

十八岁时,徐勉被朝廷召为国子学生。

他便专心致志地读书,从不懈怠,当时同辈人都十分敬重他。

祭酒王俭每次见到他时,总是注视着他直到离去,并说:“这孩子不是平庸的人才。”

并总是说徐勉有当宰辅的气质和才干。

在朝廷举行射策考试时,他考取了甲科,开始被任命为藩王国的侍郎,补为太学博士。

当时每次有事情商议,徐勉说意见时总是充分论证,道理十分透彻,没有人能够驳倒他,同僚们都以他的意见为准则。

后又改任临海王西中郎田曹行参军,不久又转任都曹。

同时的琅笽人王融是人所公认的才学之士,他特别钦佩和一爱一慕徐勉,曾经请求相互交往。

徐勉对所亲近的人说:“王郎名气很高而所望过急,难以轻易成功。”

王融后来果然陷于法网,由此可以见出他善于识人。

累迁任军长史。

起初,徐勉就和长沙宣武王经常往来,梁武帝十分器重和赏识他。

当梁武帝领兵到建邺时,徐勉在新林拜见他,梁武帝对徐勉十分加恩礼遇,让他掌管书记。

梁武帝即位后,任命徐勉为中书侍郎,又晋为中书通事舍人,在内省值事。

后又改任临川王后军谘议、尚书右丞。

自从他到朝廷掌管法令之后,常常纠察违法行为,当时的议论都认为他是很称职的官员。

天监三年(504),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参与选拔重要官吏的工作。

又迁任侍中。

这时梁军正大举进攻北魏,军使往来络绎不绝。

徐勉参与军事,日夜辛劳,经常过几十天才回一次家。

家里所养群犬不认识他而惊吠起来。

徐勉叹息着说:“我因为忧心国事而忘家,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到我死后,这也是传记中的一件事啊!”

天监六年,任给事中、五兵尚书,又改任吏部尚书。

徐勉负责选拔官员,他依照礼法选用很有规矩。

徐勉擅写文书,更兼文辞善美,尽避经常公文案牍堆积,座客充盈一满室,他应答如流,手不停笔。

又一精一晓百家姓氏,能做到避开他们的讳字。

他曾经和门人在夜间聚会,有位名叫虞日高的门客向徐勉请求让他担任詹事等官职。

徐勉十分严肃地回答说:“今晚只能谈些风月的闲事,不宜论及公事。”

所以当时人都佩服他的无私。

天监初年,官员的名称设置互有增减,徐勉撰写了有关选辟的簿籍上奏,朝廷下诏依照施行。

这个办法是将九品列为十八班,从此以后冒贪和苟得官职的人因为有钱财物品而得到进用,而守道退隐者就因贫寒而没有出头之日了。

后徐勉任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在东宫侍奉。

昭明太子当时年幼,皇帝让徐勉教他懂得宫中之事,太子对徐勉非常敬重,各种事情都同他商量。

有一次在殿内讲解《孝经》,临川王萧宏、尚书令沈约担任太子的师傅,徐勉和国子祭酒张充担任执经,王莹、张稷、柳忄登、王日柬任侍讲。

这个阵容是当时最贤能的人所组成,当时人都赞誉这是极妙的人选。

徐勉多次谦让,请求将他换为侍讲,武帝下诏不答应,他这才就任了。

旧例由扬、徐两州首先选用主簿,全都挑选一柄一内最有才能和最公正的人担任,当时选取了徐勉的儿子徐崧到南徐州。

皇帝对他说:“卿本寒士,而你的儿子和王志的儿子一起先被选用,这是徐偃王以来所没有过的事啊!”徐勉认为梁武帝拿他的祖先来开玩笑,感到是一种耻辱,回答时对皇帝也不礼貌,于是被贬为散骑常侍,兼领游击将军。

后来徐勉又担任太子詹事,又改任尚书右仆射,仍兼太子詹事。

当时民间治丧大多不按照礼制行一事,早晨人刚咽气而晚上就殡葬了,相互比着快办。

徐勉上疏朝廷说:“《礼记·问丧》篇中说:‘三天以后才收殓,这是期望有复一活的可能。

三天以后不能复一活,也就活不过来了。

’但近来都不遵从这礼制,送葬的礼法,一天就殡葬。

豪门富家,甚至只有半天。

衣裳被服棺木郭,以办得越快越荣耀。

亲戚僮仆,也都想早些返回。

所以墓一穴一刚刚挖好,灰石铁钉都已弄完。

忘记了狐鼠悲哀同类,尚且频频回首而望;愧比于燕雀忧伤同伴,多次往来翱翔。

其伤情害理的事情,无过于此了。

况且为人之子,继承家业之日,心中忧愁悲伤之极,办理丧事各种资财,全由他经手。

日常上下之间的一爱一憎深浅,实在难以清楚。

如果日常探望欠缺,对其生死存亡违礼乱来,假如其间万一有违法之事,产生的怨恨惨酷就很多了。

何不让其推迟收殓的时间,延长一点生还的期望。

请从今以后,士民众庶均依古礼,三日之后大殓。

如不遵从,严加纠治。”

皇帝下诏赞同所奏。

又被任命为尚书仆射、中卫将军。

徐勉认为自己早受皇帝知遇之恩,连续晋升重要职位,所以尽心侍奉皇帝,凡其所知,无不尽力而为。

他自从负责选拔地位较低的官员起直至担任现今的重要职务,其间总是参与选拔人才的工作,深得士人之心。

朝中机密事务,从未泄漏,每当有表章上奏后,当即烧掉草稿。

他知识广博,一精一通经史,深晓古籍所载各种史实。

在齐朝的王俭任职之后,没有一个人比得上徐勉。

凡朝中的礼仪和国家的大典,婚礼、加冠、吉事、凶服等,徐勉全都参与意见。

很早的时候,徐勉就接受诏令撰写五礼制度,普通六年(525)撰写完毕,便上表朝廷说:

“礼,是用以使上者安宁、教化民众,弘大正气、训导民俗,以经国家、利后代的大事。

唐尧、虞舜、夏商周三代,都必使用的。

到了周代,礼法尤其完备,周人因于殷代革除夏代的弊端,损益可知。

虽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文三百,威仪三千,其大体有五种,也就是宗伯所掌管的礼仪,吉礼为上,凶礼其次,宾礼再次,军礼又次,嘉礼为下者。

所以祭祀时不依礼,就不齐整庄重;丧葬时不依礼,就会有许多人违背死者忘了生者;应接宾客不依礼,朝见时就会失去风范;军队之中不依礼,就会导致军令混乱;加冠婚姻不依礼,那么男一女就会失去合适的时令。

治国修身,以此最为急务。

自周室礼崩乐坏,王道衰微,官府所守此礼,日渐失其次序。

暴秦毁灭学堂,礼法荡然无存。

汉代勃兴之后,百事繁忙,日不暇给,仍令叔孙通求之于外野,于是而知帝王身份之贵。

后代混乱,递承之间,互有兴灭。

至东汉曹褒,在南宫制作撰述,收集散失部分,得到一百多篇。

虽然写成书简,而上奏时仍有缺失。

此后兵革纷争,异端并起,章句沦没,礼制中断。

方领矩步的仪容,已淹灭于旌鼓之中,兰台石室之典籍,用尽于帷幄车盖之上。

至于晋代,才制定新礼,荀岂页制定于前,挚虞删定于后。

继而中原遭受丧乱,礼法罕有存留。

江东草创之时,因循旧制而已。

沿革之风,未能顾及。

“陛下睿智明察,开启圣运,先天改物,拨乱用武,化俗以文。

作乐在于成功,制礼用以定业。

近所撰定五礼,起自齐永明二年(484),当时步兵校尉伏曼容上表请求制定一代之礼乐。

经过商议,设立新旧学士十人,只修五礼,谘禀卫将军丹一陽一尹王俭,学士们也分别住在郡中,制作多年,仍未撰成。

当文宪去世之后,遗文散失,又将这事交给国子祭酒何胤,经过九年,仍未完成。

建武四年(497),何胤回到东山,齐明帝命令交给尚书令徐孝嗣,往事始末,随在南第。

永元年间(499~501),徐孝嗣在此遇祸,所撰之文又多散落。

当时收集所余之文,暂时交给尚书左丞蔡仲熊、骁骑将军何佟之共同负责此事,当时礼局就安设在国子学中门外。

东昏侯时,多次遭受战火,其间散失的,又过大半。

天监元年(502),何佟之请示设置机构事宜,朝廷下旨由外间商议。

当时尚书省商议之后,认为正值国家变革之初,众务权宜处置,应当等到国泰民安之时,再行考虑增删修撰。

准备暂时减去礼局,并入尚书省仪曹。

圣旨说:‘礼坏乐缺,所以国有异政家的殊别,实在应当因时修定,以为永世遵从的规则。

’于是尚书仆射沈约等商议,请求五礼各设置旧学士一人,每人各自举荐学士二人协助,抄撰其中的内容。

有疑义的依照西汉石渠阁藏书、东汉的《白虎通义》,随其本源上奏,请圣旨决断。

于是便以旧学士右军记室参军明山宾掌管吉礼,中军骑兵参军严植之掌管凶礼,中军田曹参军兼太常丞贺蠩掌管宾礼,征虏记室参军陆琏掌管军礼,右军参军事司马醁掌管嘉礼,尚书右丞何佟之总参其事。

何佟之去世后,由镇北谘议参军伏日恒代替他。

后来又让伏日恒代替严植之掌管凶礼。

伏日恒不久改任官职,便由《五经》博士缪昭掌管凶礼。

又因礼仪内容深奥广博,记载残缺,应当广泛进行讨论,共尽其力,便另派镇军将军丹一陽一尹沈约、太常卿张充和微臣三人共同参与此事,臣又另奉诏令总管其事。

最后又让中书侍郎周扌舍、庾於陵两人再参与此事。

如有疑问,所掌管的学士应当首先提出意见,通问五礼旧学士和参与此事者各谈本人意见,赞同或否定,写成条文,上奏皇上,由圣旨决断。

所疑事项众多,经历多年积累,为数不少。

无不网罗所有经诰之文,玉振金声。

凡所有奏请决定的奏文,都载于篇首,详列圣旨,成为不可改易的法则。

哪里是孝宣所能模拟,孝宣所能说出的呢!

“五礼所管之事,各有繁简,至其撰写完毕,不能同时而就。

《嘉礼仪注》于天监六年(507)五月初七上于尚书,共有十二套,一百一十六卷,五百三十六条。

《宾礼仪注》于天监六年五月二十日上于尚书,共有十七套,一百三十三卷,五百四十五条。

《军礼仪注》在天监九年十月二十九日上于尚书,共有十八套,一百八十九卷,二百四十条。

《吉礼仪注》在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初十上于尚书,共有二十六套,二百二十四卷,一千零五条。

《凶礼仪注》在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上于尚书,共有四十七套,五百一十四卷,五千六百九十三条。

总共一百二十套,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零一十九条。

又列副秘阁以及《五经》典籍各一份,经过缮写校定,在普通五年(524)二月才得以完成。

“我私下认为撰正和施行礼仪,历代罕有成功的,皇明应运而生,此功终于告成。

周代之礼三千则举其大数,今之八千,随事增益。

质文相变,所以其数目加倍,有如八卦之爻,用以重卦,错综而成六十四卦。

臣见识平庸,谬当此任,淹留多年,应当受责。

更兼写成之初,未能及时上奏,实因才轻事多,心力不足,永觉惭愧,日夜不忘。

自从今春皇上将亲率六师,寻找军礼,阅读有关条目,无不齐备,可以悬之于日月,颁布于天下了。”

皇帝诏令有关方面依照实行。

不久,徐勉加任中书令,他以有病为由请求解除内职的任命,皇帝下诏不允许,于是让他停止到省办事,三日一次朝见,有事派主事听取意见后决定。

后来他的脚病越来越严重,很久没有去朝见皇帝,便坚决请求解除职务。

皇帝下诏允许等他脚病愈后回省。

徐勉虽然身居显要的职位,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积蓄,所得俸禄分出一部分赡养亲族当中的贫困者。

他的门人故友有时平心静气地劝说,他便回答说:“人们遗留给子孙们财产,我遗留给子孙的是清白的品德。

子孙们如有才干,就会自己取得财富;如果无才,终为他人所有。”

他曾经写了一封信告诫他的儿子徐崧说:

“我家原本清廉,所以日常贫寒俭朴。

至于产业的事,我一向不曾说过,不仅是不经营而已。

卑微之身蒙受恩遇,致有今日,高官厚禄,可谓兼备。

每当私下念叨此事,岂因才能而致,也是靠着祖先家门风范和福分,所以能够至此啊!迸人所谓‘以清白传于子孙,不也是很丰厚的吗’。

又说:‘遗留子孙黄金满鬭,不如一经。

’详细求其深义,确非说说而已。

我虽不聪慧,只有立下志向,才能遵奉其义,不敢缺失。

所以地位显贵以来,已近三十年了,门人故旧,承受我的举荐的而有方便之时,或让开辟田园,或劝建造商店,又要用船舶运载而来,也是让通过商贸来增加财物。

类似的事情众多,都被我拒绝不肯接受。

不仅是不愿与民争利,也是要减少纷争。

“中年以后,聊于东田开辟小园,并非存心耕种田园以求利,正为挖池栽树,多少寄托我的感情并得以观赏。

又因郊外是安静开阔之处,终可建宅院,倘若获得退休养老,实是要在此歌吟哀咏。

慧日、十住等既要营作于晨昏,又须有住所。

我在清明门宅院已无处可以容纳,所以这样,也是有原因的。

以前已割去西边宅院施舍给宣武寺。

既已失去西厢,院落不再成为方块,我心中认为这不过是寄身的旅舍而已,何必弄得华美。

时常以世人称这里是我宅院为恨事。

古往今来,豪富之家接踵而来,高门甲第,连门洞房,当其死后,定是谁家之室?但也不能不培造假山,堆积石块,栽移果木,杂以花卉,以为娱乐休息之时,寄托一性一灵。

随便架立而就,不求广大,惟做功德以小为好,所以内中十分狭窄,再无房屋。

近日修建东边为儿孙们居住的二处屋宅,是靠十住南归之资,其中所需之物,仍有不少。

既无牵牛挽车以远贸之资,又不可中途而停止,郊外之园便难以保全,卖给韦黯,所得百金。

修成两处宅屋,已耗费其半。

小园何以能得此价钱?因我已经经营多年,大体已经建成,园中桃李茂盛,桐竹成荫,阡陌相通,渠亩相连,华楼高榭,颇得临眺之美;孤峰丛林,不无繁茂之盛。

渎中多有水草,湖里莲藕丰饶。

虽在人境之外,却靠近城阙,韦生购得,也雅有情趣。

追述此事,并非有惜售之心,因此事而心中联想而已!忆起谢灵运《山家诗》中道:‘中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

’我得有此园已二十年,如今真成为天地之物了!物之和我,相比几何呢!此园剩余之财,今分给你以营建小田舍,亲属拖累既多,理应如此。

况且佛教说法,称财物为外命。

另外经典也称:‘何以将聚人而得者称为财。

’况且你为常情所需,怎能忘怀此事。

听说你所买的湖熟的田地,盐碱颇多,怎能安心经营?所以这样,并非与人竞争。

此事虽与孙叔敖的寝丘封地有别,但也可仿佛相比。

孔子说:‘居家理事,可移于官。

’既已经营,就应使之成功,进退两失,更贻留笑一柄一。

如有收获,你可以分出一部分赡养内外大小,应让各得其所,这本不是我所要知道的,又应当让诸女也得到一点好处。

你既身为兄长,所以我才这样提及。

“凡为人尊长,确实不易,应当使中外和睦,人无怨言,先人后己,然后可贵。

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

’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会获得大利。

你应当自勉,见贤人而思学习,不应忽略而放弃时间。

放弃时间便是放弃自身,身名之好坏,岂不是最大的事吗?能够不注意吗?今日所写,略谈心意。

只因成家以来,不营资产,既建有别墅,似乎有背于旧愿,所以陈述此事之始末,才能无愧于本心。

况且我已是老朽暮年,心力已觉不足,牵累于考课官吏,奉公守法,略感难以胜任,其中有闲暇,才能休息。

或于冬日之一陽一,夏日之一陰一,良辰美景之时,得处理完文案的间隙,负杖穿履,逍遥于陋馆,临池观鱼之游,林间听鸟啼鸣,浊酒一杯,弹琴一曲,以求片刻之乐趣,才能安然以待晚年,不应再劳心家中小事。

你交通已定,此书送去,凡所需之资,如常付给。

从此以后,我不再和你谈及田园之事,你也不要再告诉我。

假如遇到水旱灾害,岂有办法?如果仓满箱盈,是你的幸运,如此之事,也不必等我知道。

《记》中说:‘孝顺的人善于继承祖先的志向,善于绍述祖先的事业。

’如今我指望你来成全我的志向,我就死而无恨了。”

徐勉的二儿子徐悱去世,徐勉极为悲痛,他又不愿意长时间耽误国事,便写了一篇《答客》文来自我宽慰。

普通末年,梁武帝自己从后宫选择善于唱《吴声》和《西曲》的歌伎各一人,都是一些美丽的少女,送给徐勉,他因此而颇喜好听音乐和饮酒。

在正常俸禄之外,每月另给钱十万,其一宠一信礼遇之深,无人可以相比。

中大通年间(529~534),徐勉又以有病为由陈告朝廷,转任特进、右光禄大夫、侍中、中卫将军,设佐史之官员,其余职务照旧。

增派亲信人员四十人。

两宫交互派往问候的使者,冠盖连成一路。

皇帝多次下诏准备前来看望,徐勉以为君主拜问臣下有亏大礼,连连上书请求不要出行,皇帝应许了,于是停止出发。

当他去世时,皇帝听到消息而流下泪来。

当日,皇帝亲临徐勉家中参加殡礼,赠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皇太子也在朝堂上举行哀礼。

有关方面上奏谥号说,“居敬行简称为简”,梁武帝增加了“执心决断为肃”,因而谥为“简肃公”。

徐勉的骨气比不上范云,但他也不曲意随声附和,后来任政的人都比不上他。

梁朝一代说起担任相位而受到称赞的就是范云和徐勉。

徐勉善写诗文,勤于著述,虽然负责机要大事,但下笔不停。

他认为起居注过于烦杂,便撰写了《流别起居注》六百六十卷,《左丞弹事》五卷。

在吏部时,撰写《选品》三卷。

齐朝时,撰有《太庙祝文》二卷。

他认为孔子的儒教和释迦牟尼的佛教两教殊途同归,撰写了《会林》五十卷。

他平日所撰写的文章共有前后二集五十卷,又写有《章表集》十卷。

大同三年(537),徐勉的原佐史尚书左丞刘览等人到朝廷陈述徐勉的事迹,请求刻石记载他的德行,皇帝立即降旨在徐勉的墓地立碑。

徐悱字敬业,自幼聪明机灵,能写诗文,任太子舍人,掌书记之职。

累迁至太子洗马,中舍人,仍掌书记,出入于宫中多年。

由于有脚病出任湘东王友,不久迁任晋安内史。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南史白话文》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徐勉,字..仁,东海郯地人。祖父徐长《南史白话文》徐勉传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