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全传
第十回 省老母叔宝回乡 送礼物唐壁贺寿
叔宝道:“贤人,你丈夫既然亡过,遗存寡一妇孤儿,我恨不能学韩信,用千金来报答漂母。
今日权以百金为酬,聊报大德!”即便取银相送,柳氏感谢不尽,叔宝就出门上马,向二贤庄去了。
那单雄信闻人传报,叔宝重回潞州,心中大喜道:“谅他必来望我。”
吩咐备酒,倚门等候。
再说叔宝因马力不济,步行迟缓,直到月上东山,才到庄上。
雄信听得林中马嘶,高声道:“可是叔宝兄来了么?”
叔宝道:“正是秦琼,特来叩谢!”雄信大笑道:“真乃月明千里故人来!”二人携手登堂,喜动颜色,顶礼相拜。
家人摆上酒席,二人坐下,开怀痛饮,各有醉意。
雄信将杯放下道:“恕小弟今日不能延纳,有逐客之意,林酌之后,就要兄行。”
叔宝道:“这是何故?”
雄信道:“自兄去燕山二载,令堂老伯母,有十三封书信到此。
前十二封书信,是令堂写的,小弟薄具甘旨,回书安慰。
只个月内第十三封书,不是令堂写的,是令正写的。
书中说令堂有恙,不能修书,故小弟要兄速速回去,与令堂相见一面,以全母子之情。”
叔宝闻言,五内皆裂,泪如雨下道:“单二哥,若这等,弟时刻难容。
只是燕山来,马被骑坏了,路程遥远,心焦马迟,怎生是好?”
雄信道:“兄不说,我倒忘了,自兄去后,潞州府将兄的黄骠马发卖,小弟就用银三十两,纳在库内,买回寒舍,今仍旧送还兄长。”
叫手下把秦爷的黄骠马牵出来,手下应诺,不一时,牵了出来。
那马见了故主,嘶喊乱跳,有如人言之状。
雄信又把向日的鞍辔,挂在马上,然后将行李背上。
叔宝拜辞,连夜起身,出庄上马,纵辔加鞭,如逐电追风,十分迅速。
及行到济南,叔宝飞奔入城,走到自己后门,跳下马来,一手牵马,一手敲门,叫一声:“一娘一子,我母亲病势如何?我回来了。”
张氏所见丈夫回来,忙来开门,说道:“婆婆还未曾好。”
叔宝牵马进来,张氏关了门,叔宝拴上马,与一娘一子相见。
张氏道:“婆婆方才吃药睡着,虚弱得紧,你缓些进去。”
叙宝蹑足,轻轻走进母亲卧房,伏一在一床一边,见老母面向里,鼻息只有一线,膀臂身躯,犹如枯柴一般。
叔宝就跪在一床一前,低声叫道:“母亲醒了吧!”那母亲游魂缓返,身一体沉重,翻不过来,面朝一床一里,恍如梦中,叫一声:“媳妇!”张氏道:“媳妇在此!”秦母道:“我方才略睡一睡,只听得你丈夫在一床一前絮絮叨叨叫我,想是已为泉下之人,千里游魂,来家见母了。”
张氏道:“婆婆,你儿子回来了,跪在这里。”
叔宝道:“太平郎回来了。”
秦母原无重病,因思想儿子,想得这般模样。
忽听得儿子回来,病就好了一半,即忙爬起来,坐在一床一沿上,扯住叔宝的手,大哭起来。
但又哭不出眼泪,张着大口,只是喊。
叔宝叩拜老母,老母道:“你不要拜我,可拜你妻子。
你三年在外,若不是你媳妇能尽妇道,我久已死了,也不得与你相见。”
叔宝遵母命,回身叩拜张氏,张氏跪下,对拜四拜。
秦母问道:“你在外作何勾当,至今方回?”
叔宝将潞州府颠沛,远配燕山,得遇姑父姑母,前后事情,细说一遍,秦母道:“姑父作何官职?姑母可曾生子否?”
叔宝道:“姑父作幽州大元帅,镇守燕山。
姑母已生表弟罗成,今年十四岁了。”
秦母大喜。
又说受单雄信大恩,如何得报?
到了次日,有樊虎等众友来访,叔宝迎接,相叙阔别之情。
叔宝就取罗公那封荐书,自己开个脚册手本,戎装打扮,带两根金装锏,往唐壁帅府投书。
这唐壁是江都人,因平陈有功,官拜黄县公开府仪同三司,山东大行台兼济州节度使。
是日放炮开门,升堂坐下。
叔宝将文书投进,唐譬看了罗公荐书,又看了秦琼手本,叫秦琼上来。
叔宝答应一声,就上月台跪下。
唐璧抬头一看,见秦琼身高八尺,两根金装锏拿于手中,身材凛凛,相貌堂堂,有万夫莫敌之威风。
唐璧大喜,对秦琼道:“我衙门中大小将官,都是论功行赏,今权补你一个实授旗牌官,日后有功,再行升赏。”
秦琼叩谢。
唐璧令中军给付秦琼旗牌官服色,点鼓闭门。
秦琼回家,就有营下二十多军士,各拿手本,到宅门叩见秦爷。
叔宝虽为旗牌官,唐璧却待为上宾,另眼相看。
过了四个月,正值隆冬天气,唐璧叫秦琼至后堂说道:“你在标下,为官四月,不曾重用。
来年正月十五日,长安越国公杨爷六旬寿诞,今欲差官送礼,前去贺寿。
因天下荒乱,盗贼生发,恐路中有失。
我知你有兼人之勇,能当此任,你肯去么?”
叔宝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小人焉有不去之理?”
唐璧大喜,叫家人抬出卷箱来,另取一领大红毡包,一张礼物单。
唐璧开卷箱,照单检点,付秦琼六色,计开:圈金一品服五色,计十套;玲珑白玉带一圈;夜明珠二十颗;马蹄金二千两;寿图一轴;寿表一道。
话说越公杨素,乃突厥可汗一种,又非皇亲,如何用寿表贺他?这里有个缘故:因他在隋朝大有战功,御赐姓杨,出将入相,一宠一冠百僚,又因废大子,立了晋王,内外官员,皆以王侯事之,故差官送礼,俱用寿表。
唐璧赏秦琼马牌令箭,又令中军选两名壮丁健步,服侍秦琼。
秦琼回家,拜辞老母,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眼中流泪道:“我儿,我残年暮景,喜的是相逢,怕的是别离。
你回家不久,又要出门,使我老身倚门而望。”
叔宝道:“儿今出门,非昔日之长远,明年二月,准拜膝下。”
说罢,别了老母妻子,令健步背包上马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