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5.1 集:出生早,成名晚
【集部简介】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前面的三部我们已经说过,回想一下,有四书五经、历史方志、先秦诸子百家,集部是什么呢?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总集,但是集部绝不仅仅是归纳而已,其中还有很多学问。
集部也能看出一个编辑的水平高低,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自从清代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修成之后,经史子集的分法就深入人心。
《四库全书》在每一部的前面都有专门论这一部的发展情况的序言。
一般来说,“集”是将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融为一本的集子,也有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总集》、《楚辞》、《别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集部的目录中,《楚辞》最古老,《别集》其次,《总集》第三,《诗文评》又比它们晚,《词曲》则是它们的旁支。
古人不并不是写文章来出名的,秦朝以前的书中,没有人称赞屈原、宋玉善于写赋,因为大家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夸耀的,主要是看这个人有没有思想。
但是到了汉代,开始出现了专门的词人,以写文章为职业,并且搜寻前人的著作,总结他们的诗赋。
所以汉武帝派官员到民间去搜集司马相如遗留的文赋,魏文帝曾下诏让人贡献孔融的文章。
到了南北朝,一些找到的专人文章才开始编成文集,在唐朝末年又印刷出版发行。
《四库全书》中,要数《别集》最繁杂,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出自己的文集,这杂老的《别集》之中,有高妙的文章、清丽的词句,堪称绝世的珍宝。
但是《四库全书》的编写是为了清朝皇帝能够更了解中华典籍,同时也是为了推行皇帝的一些文化政策。
清政一府对言论控制得很严,经常发生文字狱,有人因为说错话、打错比方而丧命。
所以在编写集部的过程中,编委们删掉了“反动的言辞”,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作品符合皇帝的心意,也让很多珍贵的典籍遭受了灭顶之灾。
能够进入《总集》的,大多都是被反复评定出来的真文章、好作品,也是经过编委们的加工,去掉了认为糟粕的东西。
《总集》的声望名气,比《别集》要高出许多。
浮华的东西容易消失,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永恒地流传下来。
经过历史的选择,能够进入《总集》的少而一精一,只有《文逊、《玉台新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几十家而已。
《诗文评》这个类别,起自南北朝齐梁时候的著作。
评论文章全部从诗句对联中的音韵规则着手。
这些人的经历差别很大,比如写《诗品》的钟嵘,因为求功名没有如愿,他的作品最后还被人讥笑;写《文心雕龙》的刘勰,因为被优待器重,他的作品也就被继续推论和阐述。
文坛的恩怨,自古都是这样。
《冷斋曲》推崇《豫章》,《石林隐》排斥《元祐》。
结一党一的人、叛乱幸存的人,写文章抒发不满,这些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因此,选集的时候应该区别保存,各个核实。
至于那些文字游戏、门派之争,以及周邦彦、柳永、苏轼、辛弃疾他们各创的风格流派,是应该保存的。
但是谁好谁差,让读者来判断。
古代的文人因为观点不同,就会发生争执,通过讲学、写文章来交流各自的看法。
在讲学的时候,就会聚集一党一羽、招揽同伙,这样往往给家族招来灾祸。
喜欢喝酒的文人之间的文章、他们相互攻击的话语,并没有扰乱国家大事。
《四库全书》的编委主张不管门派,一律从公心出发。
取各个派别的长处,也不遮掩他们的短处。
这是为了防止发生派别之争,所以编选文集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文学事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