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雷曹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一交一 莫逆。
夏少慧,十岁知名。
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勌,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着。
而潦倒场屋,战辄北。
无何,夏遘疫卒,家贫不能葬,乐锐身自任之。
遗襁褓子及未亡人,乐以时恤诸其家;每得升斗,必析而二之,夏妻子赖以活。
于是士大夫益贤乐。
乐恒产无多,又代夏生忧内顾,家计日蹙。
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没,而况于我!人生富贵须及时,戚戚终岁,恐先狗马填沟壑,负此生矣,不如早自图也。”
于是去读而贾。
操业半年,家赀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
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彷徨座侧,色黯淡,有戚容。
乐问:“欲得食耶?”
其人亦不语。
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掬啖,顷刻已尽。
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
遂命主人割豚肩,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
始果腹而谢曰:“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
曰:“罪婴天谴,不可说也。”
问其里居,曰:“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也。”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恋恋不去。
乐辞之。
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乐异之,遂与偕行。
途中曳与同餐。
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
益奇之。
次日,渡一江一 ,风涛暴作,估舟尽覆,乐与其人悉没一江一 中。
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一江一 ,以两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检视货财,并无亡失。
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
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济。
乐笑云:“此一厄也,止失一金簪耳。”
其人欲复寻之。
乐方劝止,已投水中而没。
惊愕良久。
忽见含笑而出,以簪授乐曰:“幸不辱命。”
一江一 上人罔不骇异。
乐与归,寝处共之。
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
一日,又言别,乐固挽之。
适昼晦欲雨,闻雷声。
乐曰:“云间不知何状?雷又是何物?安得至天上视之,此疑乃可解。”
其人笑曰:“君欲作云中游耶?”
少时,乐倦甚,伏榻假寐。
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榻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
惊而起,晕如舟上。
踏之,耎无地。
仰视星斗,在眉目间。
遂疑是梦。
细视星嵌天上,如老莲实之在蓬也,大者如瓮,次如瓿,小如盎盂。
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动摇,似可摘而下者。
遂摘其一,藏袖中。
拨云下视,则银海苍茫,见城郭如豆。
愕然自念:设一脱足,此身何可复问。
俄见二龙夭矫,驾缦车来。
尾一掉,如鸣牛鞭。
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
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
忽见乐,共怪之。
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
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时苦旱,乐接器排云,约望故乡,尽情倾注。
未几,谓乐曰:“我本,前误行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
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
乐危之。
其人笑言:“不妨。”
乐如其言,飗飗然瞬息及地。
视之,则堕立村外。
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
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归探袖中,摘星仍在。
出置案上,黯黝如石;入夜,则光明焕发,映照四壁。
益宝之,什袭而藏。
每有佳客,出以照饮。
正视之,则条条射目。
一夜 ,妻坐对握发,忽见星光渐小如萤,流动横飞。
妻方怪咤,已入口中,咯之不出,竟已下咽。
愕奔告乐,乐亦奇之。
既寝,梦夏平子来,曰:“我少微星也。
君之惠好,在中不忘。
又蒙自天上携归,可云有缘。
今为君嗣,以报大德”。
乐三十无子,得梦甚喜。
自是妻果娠;及临蓐,光辉满室,如星在几上时,因名“星儿”。
机警非常,十六岁,及进士第。
异史氏曰:“乐子文章名一世,忽觉苍苍之位置我者不在是,遂弃毛锥如脱屣,此与燕颔投笔者,何以少异?至感一饭之德,少微酬良友之知,岂神人之私报恩施哉,乃造物之公报贤豪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