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疟【脉】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脉因证治》卷一 第十一节疟

脉因证治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脉因证治

脉因证治 - 卷一 第十一节疟

脉因证治

卷一 第十一节疟

第十一节疟

【脉】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弦小紧者,可下之;弦迟者,可温之;弦数者,可汗,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因】夏暑舍于营卫之间,腠理不密,遇秋之风,玄府受之。

惨怆之水,寒气气闭而不出,舍于肠胃之外,与营卫并行。

昼行于一陽一,夜行于一陰一,并则病作,离则病止。

并于一陽一则热,并于一陰一则寒。

浅则日作,深则间日。

在气则早,在血则晏。

因汗郁成痰,因虚弱一陰一陽一相乘。

外因从六一婬一,有寒、湿、瘅、湿、一牝一。

寒则先寒后热;温则先热后寒;瘅则但热不寒;湿则身骨节疼;一牝一则寒多不热。

内因,有脏气不和,郁结痰饮所致。

有肝、心、脾、肺、肾之说。

说见后。

不内外因,疫疟,一岁之内,大小相似;鬼疟梦寐不详;瘅疟乍有乍已;食疟因饮食得之;劳疟因劳得之;母疟有母传染者也。

李论夏伤于暑,秋为疟。

暑者,季夏湿土。

湿令不行则土亏矣,所胜妄行,木气太过,少一陽一主也。

所生者受病,则肺金不足,不胜者侮之。

水胜土之分,土者坤,坤在申,申为相火。

水入土,则水火相干,则一陰一陽一交作,肺金不足,洒淅恶寒。

土虚少一陽一乘之,则为寒热。

发于秋者,湿一热则卯酉之分也。

【证治】先寒而热,谓之寒疟;先热而寒,谓之温疟;治之宜乎中也。

中者,少一陽一也。

渴者,燥胜也。

不渴者,湿胜也。

又有得之于冬,而发于暑,邪舍于肾,足少一陰一也。

有藏之于心,内热蓄于肺,手太一陰一也。

但热而不寒,谓之瘅疟,足一陽一明也。

在太一陽一经谓之风疟,宜汗之;在一陽一明经谓之热疟,宜下之;少一陽一经谓之风热,宜和之。

此伤之浅也。

在一陰一经则不分三经,谓之温疟,宜从太一陰一经论之。

此伤之重也。

治虽不同,疟得于暑,当以汗解。

或汗不彻,郁而成痰,宜以养胃化痰发汗,邪气得出,自然和也。

虚则补之,脉洪数无力者是也。

羌活汤治邪气浅在表。

羌活防风甘草恶寒有汗,加桂枝;恶风无汗,加麻黄;吐,加半夏。

麻黄桂枝汤治夜疟。

此散血中风寒。

麻黄(一两)桂枝(二钱)甘草(炙,三钱)黄芩(五钱)桃仁(三十粒,去皮尖)邪气深而入血,故夜。

以桃仁缓肝,散血中邪。

桂枝石膏汤治邪深间日。

桂枝石膏知母黄芩汗出不愈,为内实外虚,寒热大作,必传入一陰一。

太一陽一陽一明,、芍;寒热传入,太一陽一陽一明少一陽一合病,加柴胡、半夏、人参、甘草。

鳖甲(醋炙,君)三棱莪术(醋炙)香附子阿魏(食积加醋化)截疟丸先补药、表药,彻起一陽一分,方可截。

川常山草果知母槟榔乌梅穿山甲(炒)甘草(炙)用水一大碗,煎半碗,露一宿,临发时温服之,宜吐。

一补一发丹治久疟内伤挟外邪。

内发必主痰,外以汗解。

半夏茯苓陈皮柴胡黄芩苍术川常山葛根虚加参、术补气,甚加芩、连。

有一人夏感,脉沉细,服之愈。

常山汤治妇胎疟。

常山(二两)黄芩(三两)石膏(八钱,另研)乌梅(十四个)甘草(一两)煎服之。

不二散白面(二两)砒(一钱)和匀,以香油一斤煎之,色黄,用草纸压之,去油为末,入江茶三两,每服一字。

神妙绝疟木通(川者)秦艽(去芦)穿山甲(炙)常山(各等分)辰砂(半钱,另研)乌梅(七个)大枣(七个)上以水三盏,煎至半,入酒一盏,再至半。

先刮砂,枣服,次服药。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脉因证治》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第十一节疟【脉】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脉因证治》卷一 第十一节疟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