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千古之谜》何为世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千古之谜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千古之谜

千古之谜 - 何为世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千古之谜

何为世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摆脱了人工誊抄书籍的局面。

然而,雕版印刷术究竟产生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括地说,有汉、东晋、六朝、隋、唐、五代、北宋7种说法。

雕版印刷的出现是我国历史上印章与拓石结合的结果。

所谓拓石就是用纸在刻有文字的石碑上拓印。

人们用坚韧柔软的白纸,先用水浸一湿,贴在石碑的文字上,然后用碎布、帛絮扎成的小槌子,在纸上轻轻地均匀捶拍,再刷上一层墨汁,略干后揭下纸张,就成了黑底白字的读物。

印章则是人们所熟悉的。

值得一提的是,东晋时有一块四寸见方的印章,上面刻有120多字的道教符咒,简直象一篇短文。

印章多用一陽一文,结果是白底黑字,既清楚又好看,但印章的面积小,刻印的字数有限。

拓石则一次可拓印很多字,面积比印章大,不过因碑文多用一陰一文,产品多为黑底白字,不够清晰,不利于阅读。

倘若印章与拓石二者能相互取长补短,岂不完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正好完成了这一

使命。

汉代纸的发明,四、五世纪间烟枲墨的出现,则为雕版印刷提一供了物质条件。

因此,汉、东晋两种看法可以排除。

另外,根据现有的史料与已发现的实物,五代与北宋两种说法基本可以否定。

历史上曾经有人把五代的冯道尊为雕版印刷的创始人。

《旧五代史》记载:“时以诸经舛缪,(冯道)与同列李愚委学官田敏等,取西京郑覃所刻石经雕为印板,流布天下,后进赖之。”

明朝陆深的《金台纪闻》云:“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令国子监校定九经,雕印卖之,其议出于冯道。

此刻书之始也。”

五代年间,后唐宰相冯道,发现以往的刻印多为佛、道等家的著作,认为儒家经典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更为需要。

于是建议后唐明宗下令刻印,并由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校定。

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止,共花费了22年,方才完成儒家九经的刻印任务。

通常所指的监本就始于此。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用雕版印刷术刻印书籍。

冯道确实对印刷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应当把他误认为印刷术的发明人。

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出现在六朝、隋、唐三代的可能一性一较大。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唐代尤其是唐初之说的根据较多。

唐朝元为白居易诗集作说:“而乐天(即白居易)《秦中吟》、《贺雨》、《讽谕》等篇,时人罕能知者。

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茗酒者,处处皆是,……长庆四年(825年)冬十二月十日。”

模勒便是模刻,炫卖就是在街上叫卖,还可以拿刻印的白居易诗来换茶换酒。

当时外国如朝鲜、日本都抢着购买白居易诗,元所描写的流行盛况绝非言过其实,可见9世纪初印刷术的应用已扩大到人民所一爱一好讽咏的诗歌了,渐渐地又从刻印诗歌推广到刻印日历。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官拜东川节度使的冯宿上奏云:“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

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又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见《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冯宿的奏章说明,在当时四川、淮南每年印制的私历满天下。

从以上二则史料可知:唐中后期的雕版印刷术己在全国普遍推广使用,当然它的初创时间尚需向前追溯。

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了一册印刷的《金刚经》。

其末尾写道:“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明确日期的印刷物。

《金刚经》成卷子形,长约16尺,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

卷首为一幅反映释迦牟尼对弟子说法的故事的画。

其余部分为《金刚经》的全文。

有位学者在对实物分析后指出:“这书雕刻非常一精一美,图文都浑朴凝重,刀法纯一熟,足以证明这是刊刻技术已达高度熟练程度时的产物。”

与《金刚经》先后或同时发现的还有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历书的残片和民间私历中和二年(882年)历书的残片。

这就说明:《金刚经》并非印刷术刚发明时的传世物。

日本现存有四种印本《陀罗尼经》,当时藏在小木塔里,分配给各寺院,每卷长约18寸,高约1寸,有35行,每行5字,相传为770年(日本宝龟元年)所印造。

印刷术不是日本人所发明,这已成定论。

许多学者认为,宝龟本《陀罗尼经》是中国印刷术传播到日本的结果,或者认为这是中国人前往刊刻而成的。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说明宝龟本《陀罗尼经》的刊刻同中国有关,反映了中国的印刷术在8世纪时已很普遍了。

1966年,在南朝鲜东南部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发现了我国汉字译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咒》。

据外国专家研究,它是在704—751年间刻印的,相当于唐朝武后长安四年至玄宗天宝十年。

它比咸通本《金刚经》又提前了100多年。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的最早刻本。

根据明邵经邦著的《弘简录》记载:唐长孙皇后生前曾编写《女则》一书,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离世,唐太宗曾下命令刊行《女则》。

有些研究者据此认为,印刷术的发明应早于贞观十年,否则唐太宗不会下令刻印发行此书。

遗憾的是《女则》没有传世,因此尚未得到实物的印证。

学者的辛勤研究,使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不断往前推,当然欲知雕版印刷术最早出现的确切时间,还需要对历史文献作进一步发掘,尤其需要有更新的文物发现。

(应岳林)

有没有过尧舜禅让? 周太王亶父号“古公”吗? 武王伐纣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过西域吗? 太伯是吴国的开创者吗? 越王勾践是否夏禹的后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北朝17位帝后为何出宫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 崇祯皇帝死于何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千古之谜》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千古之谜》何为世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