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珪,河南济源人。慷慨有志尚。第《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三 张韦韩宋辛二李裴

新唐书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新唐书

新唐书 - 列传第四十三 张韦韩宋辛二李裴

新唐书

列传第四十三 张韦韩宋辛二李裴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

慷慨有志尚。

第进士,补白水尉。

举制科异等。

累迁监察御史,按劾平直。

武后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於白司马坂,作大象,廷珪谏,以为:“倾四海之财,殚万民之力,穷山之木为塔,极冶之金为象,然犹有为之法,不足高也。

填塞涧一穴一,覆压虫蚁,且巨亿计。

工员穷窭,驱役为劳,饥一渴所致,疾疹方作。

又僧尼乞丐自赡,而州县督输,星火迫切,鬻卖以充,非浮屠所谓随喜者。

今天下虚竭,苍生雕弊,谓宜先边境,实府库,养人力。”

后善之,召见长生殿,赏慰良厚,因是罢役。

会诏市河南河北牛羊、荆益奴婢,置监登、莱,以广军资。

廷珪上书曰:“今河南牛疫,十不一在,诏虽和市,甚於抑夺。

并市则价难准,简择则吏求贿,是牛再疫,农重伤也。

高原耕地夺为牧所,两州无复丁田,牛羊践暴,举境何赖?荆、益奴婢多国家户口,一奸一豪掠买,一入於官,永无免期。

南北异宜,至必生疾,此有损无益也。

抑闻之,君所恃在民,民所恃在食,食所资在耕,耕所资在牛;牛废则耕废,耕废则食去,食去则民亡,民亡则何恃为君?羊非军国切要,假令蕃滋,不可射利。”

后乃止。

张易之诛,议穷治一党一与。

廷珪建言:“自古革命,务归人心,则以刑胜治。

今唐历不移,天地复主,宜以仁化荡宥。

且易之盛时,趋附奔走半天下,尽诛则已暴,罚一二则法不平,宜一切洗贷。”

中宗纳之。

神龙初,诏白司马坂复营佛祠,廷珪方奉诏抵河北,道出其所,见营筑劳亟,怀不能已,上书切争,且言:“自中兴之初,下诏书,弛不急,斥少监杨务廉,以示中外。

今土木复兴,不称前诏;掘壤伐木,浸害生气。

愿罢之,以纾穷乏。”

帝不省。

寻为中书舍人。

再迁礼部侍郎。

玄宗开元初,大旱,关中饥,诏求直言。

廷珪上疏曰:“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

景龙、先天间,凶一党一构乱,陛下神武,汛扫氛垢,日月所烛,无不濡泽,明明上帝,宜锡介福。

而顷一陰陽一愆候,九谷失稔,关辅尤剧。

臣思天意,殆以陛下春秋鼎盛,不崇朝有大功,轻尧、舜而不法,思秦、汉以自高,故昭见咎异,欲日慎一日,永保大和,是皇天於陛下眷顾深矣,陛下得不奉若休旨而寅畏哉!诚愿约心削志,考前王之书,敦素朴之道,登端士,放佞人,屏后宫,减外厩,场无蹴鞠之玩,野绝从禽之乐,促远境,罢县戍,矜惠惸独,蠲薄徭赋,去一婬一巧,捐珠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或谓天戒不足畏,而上帝冯怒,风雨迷错,荒馑日甚,则无以济下矣;或谓人穷不足恤,而亿兆携离,愁苦昏垫,则无以奉上矣。

斯安危所系,祸福之原,奈何不察?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

再迁黄门侍郎,监察御史蒋挺坐法,诏决杖朝堂,廷珪执奏:“御史有谴,当杀杀之,不可辱也。”

士大夫服其知体。

王琚持节巡天兵诸军,方还,复诏行塞下,议者皆谓将袭回纥,廷珪陈五不可,且言:“中国步多骑少,人赍一石粮,负甲百斤,盛夏长驱,昼夜不休,劳逸相绝,其势不敌,一也。

出军掩敌,兵不数万,不可以行,废农广馈,饥岁不支,二也。

千里远袭,其谁不知?贼有斥候,必能预防,三也。

狄人一兽居碛漠,譬之石田,克而无补,四也。

天下无年,当养人息兵,五也。”

又请复十道按察使,巡视州县,帝然纳之,因诏陆象先等分使十道。

时遣使赍缯锦至石国市犬马,廷珪曰:“犬马非土一性一弗畜,珍禽异兽不一育于国,不宜劳远人致异物,愿省无益之故,救必然之急,天下之幸。”

坐漏禁内语,出为沔州刺史。

频徙苏、宋、魏三州。

初,景龙中,宗楚客、纪处讷、武廷秀、韦温等封户多在河南、河北,讽朝廷诏两道蚕产所宜,虽水旱得以蚕折租。

廷珪谓:“两道倚大河,地雄奥,股肱走集,宜得其欢心,安可不恤其患而殚其力?若以桑蚕所宜而加别税,则陇右羊马、山南椒漆、山之铜锡铅锴、海之蜃蛤鱼盐,水旱皆免,宁独河南、北外於王度哉?愿依贞观、永徽故事,准令折免。”

诏可。

在官有威化。

入为少府监,封范一陽一县男。

以太子詹事致仕。

卒,赠工部尚书,谥贞穆。

廷珪伟姿仪,善八分书,与李邕友善,及邕踬於仕,屡表荐之,人尚其方介云。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祖叔谐,贞观中为库部郎中,与弟吏部郎中叔谦、兄主爵郎中季武同省,时号“三列宿”。

凑,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

州人盂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授鸿胪少卿。

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时改葬故太子重俊,有诏加谥,又诏雪李多祚等罪,议赠官。

凑上言:

王者发号出令,必法大道,善善著,恶恶明也。

赏罚所不加,则考行立谥以褒贬之。

臣议其君,子议其父,曰“灵”曰“厉”者,不敢以私乱公也。

臣伏见故太子与多祚等拥北军,犯宸居,破扉斩关,兵指黄屋,骑腾紫微,和帝御玄武门亲谕逆顺,太子据鞍自若,督众不止;逆一党一悔非,回兵执贼,多祚伏诛,太子乃遁去。

明日帝见群臣,涕数行下,曰:“几不与公等相见”,其为危甚矣!

臣子之礼,过位必趋,蹙路马刍有诛。

昔汉成帝为太子,行不敢绝驰道。

秦师免胄过周北门,王孙满策其必败。

推此,则太子称兵宫中,为悖已甚。

以斩三思父子而嘉之乎,则弄兵讨逆以安君父可也;因欲自立,则是为逆,又奚可褒?此时韦氏逆未明,义未绝,於太子母也,子无废母一之理;非中宗命废之,则又劫父废母。

且君或不君,臣安可不臣?父或不父,子安可不子?晋太子申生谥曰恭,汉太子据谥曰戾,今太子乃谥节闵,臣所未谕。

愿与议谥者质於御前,使臣言非耶,甘鼎镬之诛,申大义示天下。

臣言是耶,咸蒙冰释,不复异议。

如曰未然,奈何使后世乱臣贼子资以为辞?宜易谥以合经礼,多祚等罪云“免”而不云“雪”。

帝瞿然,引内阁中,劳曰:“诚如卿言。

业已尔,奈何?”

对曰:“太子实逆,不可以褒,请质行以示。”

时大臣亦重改,唯罢多祚等赠官。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蓖,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云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商有三宗,周宗武王,汉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於昭穆,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一陽一主薄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赠幽州都督,谥曰文。

子见素。

见素,子会微,质一性一仁厚。

及进士第,授相王府参军,袭父爵,擢累谏议大夫。

天宝五载,为江西、山南、黔中、岭南道黜陟使,绳纠吏治,所至震畏。

迁文部侍郎,平判皆诵於口,铨叙平允,官有頠求,辄下意听纳,人多德之。

十三载,玄宗苦雨潦,阅六旬,谓宰相非其人,罢左相陈希烈,诏杨国忠审择大臣。

时吉温得幸,帝欲用之。

温为安禄山所厚,国忠惧其进,沮止之。

谋於中书舍人窦华、宋昱,皆以见素安雅易制,国忠入白帝,帝亦以相王府属,有旧恩,遂拜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知门下省事。

明年,禄山表请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帝许之,见素不悦,谓国忠曰:“禄山反状暴天下,今又以蕃代汉,难将作矣。”

国忠不应,见素曰:“知祸之牙不能防,见祸之形不能制,焉用彼相?明日当恳论之。”

既入,帝迎谕曰:“卿等有疑禄山意耶?”

国忠、见素趋下,流涕具陈禄山反明甚,诏复位,因以禄山表置帝前乃出。

帝令中官袁思艺传诏曰:“此姑忍,朕徐图之。”

由是奉诏。

然每进见,未尝不为帝言之,帝不入其语。

未几,禄山反,从帝入蜀。

陈玄礼之杀国忠也,兵伤其首,众传声曰:“毋害韦公父子!”获免。

帝令寿王赐药傅创。

次巴西,诏兼左相,封豳国公。

肃宗立,与房琯、崔涣持节奉传国玺及册,宣扬制命,帝曰:“太子仁孝,去十三载已有传位意,属方水旱,左右劝我且须丰年。

今帝受命,朕如释负矣。

烦卿等远去,善辅导之。”

见素涕泣拜辞,又命见素子谔及中书舍人贾至为册使判官,谒见肃宗於顺化郡。

肃宗闻琯名且旧,虚怀待之;以见素尝附国忠,礼遇独减。

是岁十月丙申,有星犯昴,见素言於帝曰:“昴者,胡也。

天道谪见,所应在人,禄山将死矣。”

帝曰:“日月可知乎?”

见素曰:“福应在德,祸应在刑。

昴金忌火,行当火位,昴之昏中,乃其时也。

既死其月,亦死其日。

明年正月申寅,禄山其殪乎!”帝曰:“贼何等死?”

答曰:“五行之说,子者视妻所生。

昴犯以丙申。

金,木之妃也;木,火之母也。

丙火为金,子申亦金也。

二金本同末异,还以相克,贼殆为子与首乱者更相屠戮乎!”及禄山死,日月皆验。

明年三月至凤翔,拜尚书右仆射,罢知政事。

初,行在所承丧乱后,兵吏三铨簿领炀散,选部文符伪滥,帝欲广怀士心,至者一切补官,不加检复。

见素奏宜明条纲以为持久,帝未及从。

既还都,选者猥集,补署无所,日诉于朝,乃追行其言。

会郭子仪亦为仆射,徙见素太子太师,诏至蜀郡奉迎太上皇。

以功食实封三百户。

上元初,以疾求致仕,许之,诏朝朔望。

宝应元年卒,年七十六,赠司徒,谥忠贞。

子谔。

赞曰:杨国忠本与安禄山争一宠一,故捕吉温以激其乱,一陰一储蜀赀,待天子之出,则己与韦见素流涕争禄山反状,将信所言,以久其权。

见素能言禄山反,不能言所以反,是佐国忠败王室也,玄宗不悟,仍相之。

卒为后帝所薄,然犹完其要领,幸矣。

谓见素为前知,果非也。

谔历京兆府司录参军。

国忠之死,军聚不解,陈玄礼请杀贵妃以安众,帝意犹豫,谔谏曰:“臣闻以计胜色者昌,以色胜计者亡。

今宗庙震惊,陛下弃神器,奔草莽,惟割恩以安社稷。”

因叩头流血。

帝寤,赐妃死,军乃大悦。

擢谔御史中丞,为置顿使。

乘舆将行,或曰:“国忠死,不可往蜀,请之河、陇”,或请幸太原、朔方、凉州,或曰如京师,杂然不一。

帝心向蜀,未能言。

谔曰:“今兵少,不能捍贼,还京非万全计,不如至扶风,徐图去就。”

帝问於众,众然之,遂至扶风,乃决西幸。

后终给事中。

顗,字周仁,谔弟益之子。

蚤孤,事姊恭顺。

及长,身不衣帛。

通一陰陽一象纬,博知山川风俗,论议曲据。

以门调补千牛备身。

自鄠尉判入等,授万年尉。

历御史、补阙,与李约、李正辞更进讽谏,数移大事。

裴垍、韦贯之、李绛、崔群、萧俯皆布衣旧,继为宰相,朝廷典章多所咨逮,尝曰:“吾侪五人,智不及一韦公。”

长庆初为大理少卿。

累迁给事中。

敬宗立,授御史中丞,为户部侍郎,徙吏部。

卒,赠礼部尚书。

所著《易缊解》,推演终始,有深谊。

既喜接士,后出莫不造门。

而李逢吉方结一党一与,擅国政,颇傅会之,素议遂衰。

然节俭自居,天下推其尚云。

知人,字行哲,叔谦子。

弱而好古。

以国子举授校书郎。

高宗时,擢州参军八人为中台郎,知人自荆府兵曹迁司库员外郎,兼判司戎大夫事。

未几卒。

子维、绳。

维,字文纪。

进士对策高第,擢武功主簿。

督役乾陵,会岁饥,均力劝功,人不知劳。

坐徐敬业亲,贬五泉主簿。

徙内江令,教民耕桑,县为刻颂。

迁户部郎中,善裁剖,时员外宋之问善诗,故时称“户部二妙”。

终太子右庶子。

绳,长文辞。

抚养宗属孤幼无异情。

举孝廉,以母老不肯仕。

逾二十年,乃历长安尉,威行京师。

擢监察御史,更泗、泾、鄜三州刺史。

天宝初,入为秘书少监,玄宗尚文,视其职如尚书丞、郎。

绳刊是图简,以善职称。

终陈王傅。

虚心,字无逸,维子。

举孝廉。

迁大理丞、侍御史。

神龙中,按大狱,仆射窦怀贞、侍中刘幽求有所轻重,虚心据正不桡。

景龙中,属羌叛,既禽捕,有诏悉诛,虚心惟论酋长死,原活其余。

迁御史中丞。

历荆、潞、扬三大都督府长史。

荆州有乡豪,负势干法,虚心籍其訾入之官。

以庐江多盗,遂县舒城,盗贼为衰。

入为工部尚书、东京留守。

累封南皮郡子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正。

弟虚舟,历洪、魏二州刺史,有治名。

入为刑部侍郎。

初,维为郎,莳柳于廷,及虚心兄弟居郎省,对之辄敛容。

自叔谦后,至郎中者数人,世号“郎官家”。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

祖伦,贞观中历左卫率,封长山县男。

思复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故伦特一爱一之,尝曰:“此儿必大吾宗。”

然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未尝省。

笃学,举秀才高第,袭祖封。

永淳中,家益窭,岁饥,京兆杜瑾者,以百绫饷思复,思复方并日食,而绫完封不发。

调梁府仓曹参军,会大旱,辄开仓赈民,州劾责,对曰:“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

州不能诎。

转汴州司户,仁恕,不行鞭罚。

以亲丧去官,鬻薪自给。

姚崇为夏官侍郎,识之,擢司礼博士。

五迁礼部郎中。

建昌王武攸宁母亡,请鼓吹,思复持不可而止。

坐为王同皎所荐,贬始州长史。

迁滁州刺史,州有铜官,人铲凿尤苦,思复为贾他鄙,费省获多。

有黄芝五生州署,民为刻颂其祥。

徙襄州。

入拜给事中。

帝作景龙观,思复谏曰:“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人所急。”

不见省。

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捕送诏狱,有司劾善思“任汝州刺史,与王游;至京师,不暴王谋,但奏东都有兵气。

匿反罔上,宜伏诛”。

思复曰:“往韦氏擅内,谋危社稷,善思诣相府,白陛下必即位。

今诏追善思,书发即至,使有逆节者,肯遽奔命哉?请集百官议。”

议多同,善思得免死,流静州。

迁中书舍人,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

开元初,为谏议大夫。

山东大蝗,宰相姚崇遣使分道捕瘗。

思复上言:“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

使者往来,不敢显言。

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玄宗然之,出其疏付崇,崇建遣思复使山东按所损,还,以实言。

崇又遣监察御史刘沼覆视,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

崇恶之,出为德州刺史。

拜黄门侍郎。

帝北巡,为行在巡问赈给大使。

迁御史大夫,一性一恬淡,不喜为绳察,徙太子宾客,进爵伯。

累迁吏部侍郎。

复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代还,仍拜太子宾客。

卒,年七十四,谥曰文。

天子亲题其碑曰“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

故吏卢僎、邑人孟浩然立石岘山。

初,郑仁杰、李无为者,隐居太白山,思复少从二人游,尝曰:“子识清貌古,恨仕不及宰相也。”

子朝宗。

朝宗初,历左拾遗。

睿宗诏作乞寒胡戏,谏曰:“昔辛有过伊川,见被发而祭,知其必戎。

今乞寒胡,非古不法,无乃为狄?又道路藉藉,咸言皇太子微服观之。

且匈奴在邸,刺客卒发,大忧不测,白龙鱼服,深可畏也。

况天象变见,疫疠相仍,厌兵助一陰一,是谓无益。”

帝称善,特赐中上考。

帝传位太子,朝宗与将军庞承宗谏曰:“太子虽睿圣,宜且养成盛德。”

帝不听。

累迁荆州长史。

开元二十二年,初置十道采访使,朝宗以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

襄州南楚故城有昭王井,传言汲者死,行人虽曷困,不敢视,朝宗移书谕神,自是饮者亡恙,人更号韩公井。

坐所任吏擅赋役,贬洪州刺史。

天宝初,召为京兆尹,分渭水入金光门,汇为潭,以通西市材木。

出为高平太守。

始,开元末,海内无事,讹言兵当兴,衣冠潜为避世计,朝宗庐终南山,为长安尉霍仙奇所发,玄宗怒,使侍御史王讯之。

贬吴兴别驾,卒。

朝宗喜识拔后进,尝荐崔宗之、严武於朝,当时士咸归重之。

朝宗孙佽,字相之,一性一清简。

元和初第进士。

自山南东道使府入为殿中侍御史。

累迁桂管观察使,部二十余州,自参军至县令无虑三百员,吏部所补才十一,余皆观察使商才补职。

佽下车,悉来谒,一吏持籍请补缺员,佽下教曰:“居官治,吾不夺;其不奉法,无望纵舍。

缺者,须按籍取可任任之。”

会春服使至,乡有豪猾厚进贿使者,求为县令,使者请佽,佽许之。

既去,召乡豪责以桡法,笞其背,以令部中,自是豪右畏戢。

时诏置五管监兵,尽境赋不足充其费,佽处以俭约,遂为定制,众以为难。

卒,赠工部侍郎。

宋务光,字子昂,一名烈,汾州西河人。

举进士及第,调洛一陽一尉。

迁右卫骑曹参军。

神龙元年,大水,诏文武九品以上官直言极谏,务光上书曰:

后王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

乐闻过则下情通,下情通则政无缺,此所以兴也。

拒谏则群议壅,群议壅则上孤立,此所以乱也。

臣尝观天人相与之际,有感必应,其间甚密,是以教失於此,变生於彼。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窃见自夏以来,水气勃戾,天下多罹其灾,洛水暴一涨,漂损百姓。

《传》曰:“简宗庙,废祠祀,则水不润下。”

夫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严配祖宗。

自陛下御极,郊、庙、山川不时荐见。

又水者一陰一类,臣妾之道,气盛则水泉溢,顷虹蜺纷错,暑雨滞霪,一陰一胜之沴也。

后廷近习或有离中馈之职以干外政,愿深思天变,杜绝其萌。

又自春及夏,牛多病死,疫气浸一婬一。

《传》曰:“思之不睿,时则有牛祸。”

意者万机之事,陛下未躬亲乎?晁错曰:“五帝其臣不及,则自亲之。”

今朝廷贤佐虽多,然莫能仰陛下清光。

愿勤思法宫,凝就大化。

以万方为念,不以声色为娱;以百姓为忧,不以犬马为乐。

臣闻三五之君不能免一婬一亢,顾备御存乎人耳。

灾兴细微,安之不怪,及祸变已成,骇而图之,犹水决治防、病困求药,虽复亻黾俯,尚何救哉!夫塞变应天,实系人事。

今霖雨即闭坊门,岂一坊一市能感发天道哉?必不然矣。

故里人呼坊门为宰相,谓能节宣风雨。

天工人代,乃为虚设。

又数年以来,公私覂竭,户口减耗,家无接新之储,国乏俟荒之蓄。

陛下近观朝市,则以为既庶且富;试践闾陌,则百姓衣马牛之衣,食犬彘之食,十室而九,丁壮尽於边塞,孀孤转於沟壑,猛吏奋毒,急政破资。

马困斯佚,人穷斯诈。

起为一奸一盗,从而刑之,良可叹也。

今人贫而奢不息,法设而伪不止;长吏贪冒,选举以私;稼穑之人少,商旅之人众。

愿坦然更化,以身先之。

凋残之后,缓其力役;久弊之极,训以敦庞。

十年之外,生聚方足。

臣闻太子者,君之贰,国之本,所以守器承祧,养民赞业。

愿择贤能,早建储副,安社稷,慰黎元。

姻戚之间,谤议所集,积疑成患,凭一宠一生灾,一爱一之适以害之也。

如武三思等,诚不宜任以机要,国家利器,庸可久假於人?秘书监郑普思、国子祭酒叶静能挟小道浅术,列硃紫,取银黄,亏国经,悖天道。

《书》曰:“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此诚治乱安危之秋也。

愿陛下远佞人,亲有德,一乳一保之母、妃主之家,以时接见,无令媟黩。

疏奏不省。

俄以监察御史巡察河南道。

时滑州输丁少而封户多,每配封人,皆亡命失业。

务光建言:“通邑大都不以封。

今命侯之家专择雄奥,滑州七县,而分封者五,王赋少於侯租,入家倍於输国。

请以封户均余州。”

又请“食赋附租庸岁送,停封使,息传驿之劳”。

不见纳。

以考最,进殿中侍御史。

迁右台。

尝荐汝州参军事李钦宪,后为名臣。

卒,年四十二。

时又有清源尉吕元泰,亦上书言时政曰:“国家者,至公之神器,一正则难倾,一倾则难正。

今中兴政化之始,几微之际,可不慎哉?自顷营寺塔,度僧尼,施与不绝,非所谓急务也。

林胡数叛,獯虏内侵,帑藏虚竭,户口亡散。

天下人失业,不谓太平;边兵未解,不谓无事;水旱为灾,不谓年登;仓廪未实,不谓国富。

而乃驱役饥冻,雕镌木石,营构不急,劳费日深,恐非陛下中兴之要也。

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

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锦绣夸竞,害女工也;督敛贫弱,伤政体也,胡服相欢,非雅乐也;浑脱为号,非美名也。

安可以礼义之朝,法胡虏之俗?《诗》云:‘京邑翼翼,四方是则。

’非先王之礼乐而示则於四方,臣所未谕。

《书》:《书》曰:‘谋,时寒若。

’何必臝形体,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焉?”

书闻不报。

辛替否,字协时,京兆万年人。

景龙中为左拾遗。

时置公主府官属,而安乐府补授尤滥;武崇训死,主弃故宅,别筑第,侈费过度;又盛兴佛寺,公私废匮。

替否上疏曰:

古之建官不必备,九卿有位而阙其选。

故赏不僭,官不滥;士有完行,家有廉节;朝廷余奉,百姓余食;下忠於上,上礼於下;委责无仓卒之危,垂拱无颠沛之患。

夫事有惕耳目,动心虑,事不师古,以行於今,臣得言之。

陛下倍百行赏,倍十增官,金银不供於印,束帛不充於锡,何所愧於无用之臣、无力之士哉?

古语曰:“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且公主,陛下一爱一子也,选贤嫁之,设官辅之,倾府库以赐之,壮第观以居之,广池御以嬉之,可谓至重至怜也。

然用不合古义,行不根人心,将变一爱一成憎,转福为祸。

何者?竭人之力,费人之财,夺人之家,怨也。

一爱一一女,取三怨於天下,使边疆士不尽力,朝廷士不尽忠。

人心散矣,独持所一爱一,何所恃乎?向使鲁王赏同诸婿,则有今日之福,无曩日之祸。

人徒见其祸,不知祸所来,所以祸者,一宠一过也。

今弃一宅,造一宅,忘前悔,忽后祸,臣窃谓陛下乃憎之,非一爱一之也。

臣闻君以人为本,本固则邦宁,邦宁则陛下夫妇母子长相保也。

愿外谋宰臣,为久安计,不使一奸一臣贼子有以伺之。

今疆场危骇,仓廪空虚,卒输不充,士赏不及,而大建寺宇,广造第宅。

伐木空山,不给栋梁;运土塞路,不充墙壁。

所谓佛者,清净慈悲,体道以济物,不欲利以损人,不荣身以害教。

今三时之月,掘山穿地,损命也;殚府虚帑,损人也;广殿长廊,荣身也。

损命则不慈悲,损人则不一爱一物,荣身则不清净,宁佛者之心乎?昔夏为天子,二十余世而商受之,商二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三十余世而汉受之,由汉而后,历代可知已。

咸有道之长,无道之短,岂穷金玉修塔庙享久长之祚乎?臣以为减雕琢之费以周不足,是有佛之德;息穿掘之苦以全昆虫,是有佛之仁;罢营构之直以给边垂,是有汤、武之功;回不急之禄以购廉清,是有唐、虞之治。

陛下缓其所急,急其所缓,亲未来,疏见在,失真实,冀虚无,重俗人之所为,而轻天子之业,臣窃痛之。

今出财依势,避役亡命,类度为沙门,其未度者,穷民善人耳。

拔亲树知,岂离朋一党一,畜妻养孥,非无私一爱一,是致人毁道,非广道求人也。

陛下常欲填池堑,捐苑囿,以赈贫人。

今天下之寺无数,一寺当陛下一宫,壮丽用度尚或过之。

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陛下何有之矣?虽役不食之人、不衣之士,犹尚不给,况必待天生地养、风动雨润而后得之乎?臣闻国无九年之储,曰非其国。

今计仓廪,度府库,百僚共给,万事用度,臣恐不能卒岁。

假如兵旱相乘,则沙门不能擐甲胄,寺塔不足穰饥馑矣。

帝不省。

睿宗立,罢斜封官千余人,俄诏复之。

方营金仙、玉真观。

替否以左补阙上疏曰:

臣谓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国破家亡者,口说不若身逢,耳闻不若目见,臣请以有唐治道得失,陛下所及见者言之。

太宗,陛下之祖,拨乱立极,得至治之体。

省辟清吏,举天下职司无虚授,用天下财帛无枉费;赏必待功,官必得才,为无不成,征无不服。

不多寺观而福禄至,不度僧尼而咎殃灭。

一陰陽一不愆,五谷遂成,粟腐帛烂。

万里贡赋,百蛮归款。

享国久长,多历年所。

陛下何惮而不法之?

中宗,陛下之兄,居先帝之业,忽先帝之化,不听贤臣之言,而悦子女之意。

虚食禄者数千人,妄食士者百余户;造寺蠹财数百亿,度人免租、庸数十万。

是故国家所出日加,所入日减,仓乏半岁之储,库无一时之帛。

所恶者逐,逐必忠良;所一爱一者赏,赏皆谗慝。

朋佞喋喋,交相倾动。

夺百姓之食以养残凶,剥万人之衣以涂土木。

人怨神怒,亲忿众离,水旱疾疫,六年之间,三祸为变。

享国不永,受终於凶妇,取讥万代,诒笑四夷,陛下所见也。

若法太宗治国,太山之安可致也;法中宗治国,累一卵一之危亦可致也。

顷一婬一雨不解,谷荒于垄,麦烂于场,入秋亢旱,霜损虫暴,草木枯黄,下人咨嗟,未知所济。

而营寺造观,日继于时,道路流言,计用缗钱百余万。

陛下知仓有几岁储?库有几岁帛?百姓何所活?三边何所输?民散兵乱,职此由也。

而以百万构无用之观,受天下之怨。

陛下忍弃太宗之治本,不忍弃中宗之乱阶;忍弃太宗久长之谋,不忍弃中宗短促之计。

何以继祖宗、观万国耶?陛下在韦氏时,切齿群凶;今贵为天子,不改其事,恐复有切齿於陛下者。

往见明敕,一用贞观故事。

且贞观有营寺观,加浮屠、黄老,益无用之官,行不急之务者乎?往者和帝之怜悖逆也,宗晋卿劝为第宅,赵履温劝为园亭,工徒未息,义兵交驰,亭不得游,宅不得息,信邪僻之说,成骨肉之刑,陛下所见也。

今兹二观,得无晋卿之徒一陰一劝为之,冀娱骨肉?不可不察也。

惟陛下停二观以须丰年,以所费之财给贫穷、填府库,则公主福无穷矣。

疏奏,帝不能用,然嘉切直。

稍迁右台殿中侍御史。

雍令刘少微恃权贪赃,替否按之,岑羲屡以为请,替否曰:“我为宪司,惧势以纵罪,谓王法何?”

少微坐死。

迁累颍王府长史。

卒,年八十。

李渤,字浚之,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之裔。

父钧,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废于世。

渤耻之,不肯仕,刻志於学,与仲兄涉偕隐庐山。

尝以列御寇拒粟,其妻怒,是无妇也;乐羊子舍金,妻让之,是无夫也。

乃摭古联德高蹈者,以楚接舆、老莱子、黔娄先生、於陵子、王孺仲、梁鸿六人,图象赞其行,因以自儆。

久之,更徙少室。

元和初,户部侍郎李巽、谏议大夫韦况交章荐之,诏以右拾遗召。

於是河南少尹杜兼遣吏持诏、币即山敦促,渤上书谢:“昔屠羊说有言:‘位三旌,禄万钟,知贵於屠羊,然不可使吾君妄施。

’彼贱贾也,犹能忘己一爱一君。

臣虽欲盗荣以济所欲,得无愧屠羊乎?”

不拜。

洛一陽一令韩愈遗书曰:

有诏河南敦喻拾遗公,朝廷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鸟始见,争先睹之为快。

方今天子仁圣,大小之事皆出宰相,乐善言如不得闻,自即大位,凡所出而施者无不得宜。

勤俭之一声,宽大之政,幽闺妇女、草野小子饱闻而厌道之。

愈不通於古,请问先生,兹非太平世欤?加又有非人力而至者,年谷屡熟,符贶委至。

干纪之一奸一不战而拘累,强梁之凶销铄缩栗,迎风而委伏。

其有一事未就正,视若不成一人。

四海所环,无一夫甲而兵者。

若此时也,遗公不疾起与天下士乐而享之,斯无时矣。

昔孔子知不可为而为之不已,迹接於诸侯之国。

今可为之时,自藏深山,牢关而固拒,即与仁义者异守矣。

想遗公冠带就车,惠然肯来,舒所畜积,以补缀盛德之阙,利加于时,名垂将来。

踊跃怀企,顷刻以冀。

又切闻朝廷议,必起遗公,使者往若不许,即河南必继以行。

拾遗徵若不至,更加高秩。

如是辞少就多,伤於廉而害於义,遗公必不为也。

善人进其类,皆有望於公。

公不为起,是使天子不尽得良臣,君子不尽得显位,人庶不尽被惠利,其害不为细。

必审察而谛思之,务使合於孔子之道乃善。

渤心善其言,始出家东都,每朝廷有阙政,辄附章列上。

元和九年讨淮西,上平贼三术:一曰感,二曰守,三曰战。

感不成,不失为守;守不成,不失为战。

又上《御戎新录》,乃以著作郎召,渤遂起。

岁余,迁右补阙,以直忤旨,下迁丹王府谘议参军,分司东都。

十三年,上言:

至德以来,天下思致治平,讫今不称者,人倦而不知变。

天以变通之运遗陛下,陛下顺而革之,则悠久。

宜乘平蔡之势,以德羁服恒、兗无不济,则恩威畅矣。

昔舜、禹以匹夫宅四海,其烈如彼;今以五圣营太平,其难如此。

臣恐宰相群臣蕴晦术略,启沃有所未尽,使陛下翘然思文、武、禹、汤而不获也。

宜正六官,叙九畴,修王制、月令,崇孝悌,敦九族,广谏路,黜选举,复俊造,定四民,省抑佛、老,明刑行令,治兵御戎。

愿下宰相公卿大夫议,博引海内名儒,大开学馆,与群臣参讲,据经稽古、应时便俗者,使切磋周复,作制度,合宣父继周之言。

谨上五事:一礼乐,二食货,三刑政,四议都,五辨雠。

渤虽处外,然志存朝廷,表疏凡四十五献。

擢为库部员外郎。

会皇甫镈辅政,务剥下佐用度,而渤奉诏吊郗士美丧,在道上言:“渭南长源乡户四百,今才四十;阌乡户三千,而今千。

它州县大抵类此。

推其敝,始於摊逃人之赋。

假令十室五逃,则均责未逃者,若抵石于井,非极泉不止,诚繇聚敛之臣割下媚上。

愿下诏一赐禁止,计不三年,人必归于农。

夫农,国之本,本立而太平可议矣。”

又言:“道路茀不治,驿马多死。”

宪宗得奏咨骇,即诏出飞龙马数百给畿驿。

渤既以峭直触要臣意,乃谢病遍。

穆宗立,召拜考功员外郎。

岁终,当校考。

渤自宰相而下升黜之,上奏曰:“宰相俯、文昌、值,陛下即位,倚以责功,安危治乱系也。

方陛下敬大臣,未有昵比左右自骄之心,而天下事一以付之,俯等不推至公,陈先王道德,又不振拔旧典,复百司之本。

政之兴废在赏罚。

俯等未闻慰一首公,使天下吏有所劝;黜一不职,使一尸一禄有所惧。

士之邪正混然无章。

陛下比幸骊山,宰相、学士皆股肱心腹,宜皆知之,不先事以谏,陷君於过。

俯与学士杜元颖等请考中下。

御史大夫李绛、左散骑常侍张惟素、右散骑常侍李益谏幸骊山,郑覃等谏畋游,得事君之礼,请考上下。

崔元略当考上下,前考于翚不实,翚以贿死,请降中中。

大理卿许季同,任翚者,应考中下;然顷陷刘辟,弃家以归,宜补厥过,考中中。

少府监裴通职修举,考应中上;以封母,舍嫡而追所生,请考中下。

奏入,不报。

会渤请急,冯宿领考功,以“考课令取岁中善恶为上下,郎中校京官四品以下黜陟之,由三品上为清望官,岁进名听内考,非有司所得专。

渤举旧事为褒贬,违朝廷制,请如故事”。

渤议遂废。

会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表渤为副,元颖劾奏:“渤卖直售名,资狂躁,干进不已,外交方镇求尉荐,不宜在朝。”

出为虔州刺史。

渤奏还信州移税钱二百万,免赋米二万石,废冗役千六百人。

观察使上状。

不阅岁,迁江州刺史。

度支使张平叔敛天下逋租,渤上言:“度支所收贞元二年流户赋钱四百四十万,臣州治田二千顷,今旱死者千九百顷。

若徇度支所敛,臣惧天下谓陛下当大旱责民三十年逋赋。

臣刺史,上不能奉诏,下不忍民穷,无所逃死,请放归田里。”

有诏蠲责。

渤又治湖水,筑堤七百步,使人不病涉。

入为职方郎中,进谏议大夫。

时敬宗晏朝紫宸,入阁,帝久不出,群臣立屏外,至顿仆。

渤见宰相曰:“昨论晏朝事,今益晚,是谏官不能移人主意,渤请出阁待罪。”

会唤仗,乃止。

退上疏曰:“今日入阁,陛下不时见群臣,群臣皆布路跛倚。

夫跛倚形诸外,则忧思结诸内。

忧倦既积,灾衅必生,小则为旱为孽,大则为兵为乱。

《礼》:‘三谏不听,则逃之。

’陛下新即位,臣至三谏,恐危及社稷。”

又言:“左右常侍职规讽,循默不事,若设官不责实,不如罢之。”

俄充理匦使,建言:“事大者以闻,次白宰相,下以移有司。

有司不当,许再纳匦。

妄诉者加所坐一等,以绝冒越。”

诏可。

时政移近幸,纪律荡然,渤劲正不顾患,通章封无阕日。

天子虽幼昏,亦感寤,擢给事中,赐金紫服。

五坊卒夜斗,伤县人,鄠令崔发怒,敕吏捕捽,其一,中人也,释之。

帝大怒,收发送御史狱。

会大赦、改元,发以囚坐鸡竽下,俄而中人数十持梃乱击,发败面折齿,几死,吏哀请乃去。

既而囚皆释,而发不得原。

渤上疏曰:“县令曳辱中人,中人殴御囚,其罪一也。

然令罪在赦前,而中人在赦后,不寘于法,臣恐四夷闻之,慢倍之心生矣。”

渤又诵言:“前神策军在幔城,篡京兆进食牙盘,不时治,致宦人益横。”

帝以问左右,皆曰“无之”。

帝谓渤有一党一,出为桂管观察使。

它日,宰相李逢吉等见帝曰:“发暴中人,诚不敬,然其母故宰相韦贯之姊,年八十,忧发成疾。

陛下方孝治,宜少延之。”

帝恻然曰:“比谏官但言发枉,未尝道此。”

即遣使送发於家,且抚尉其母。

韦拜诏,泣对使者杖发四十。

犹夺其官。

至文宗,乃用发为怀州长史。

桂有漓水,出海一陽一山,世言秦命史禄伐粤,凿为漕,马援讨徵侧,复治以通馈;后为江水溃毁,渠遂废浅,每转饷,役数十户济一艘。

渤酾浚旧道,鄣泄有宜,舟楫利焉。

逾年,以病遍洛。

大和中,召拜太子宾客。

卒,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

渤,孤一操一自将,不苟合於世,人咸谓之沽激。

屡以言斥,而悻直不少衰,守节者尚之。

裴潾,本河东闻喜人。

笃学,善隶书。

以廕仕。

元和初,累迁左补阙。

於是两河用兵,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检稽出纳。

有曹进玉者,尤恃恩倨甚,使者过,至加捽辱,宰相李吉甫奏罢之。

会伐蔡,复以中人领使。

潾谏曰:“凡驿,有官专一尸一之,畿内以京兆尹,道有观察使、刺史相监临,台又御史为之使,以察过阙。

犹有不职,则宜明科条督责之,谁不惕惧?若复以宫闱臣领之,则内人而及外事,职分乱矣。

夫事不善,诫於初;体有非,不必大。

方开太平,澄本正末,宜塞侵官之原、出位之渐。”

帝虽不用,而嘉其忠,擢起居舍人。

帝喜方士,而柳泌为帝治丹剂,求长年。

帝御剂,中躁病渴。

潾谏曰:

夫除天下之害者,常受天下之利;共天下之乐者,常飨天下之福。

故上自黄帝、颛顼、尧、舜、禹、汤、文、武,咸以功济生人,天皆报以耆寿,垂荣无疆。

陛下以孝安宗庙,以仁牧黎庶,攘袄凶,复张太平,宾礼贤俊,待以终始。

神功圣德,前古所不及。

陛下躬行之,天地宗庙必相陛下以亿万之永。

今乃方士韦山甫、柳泌等以丹术自神,更相称引,诡为陛下延年。

臣谓士有道者皆匿名灭景,无求於世,岂肯干谒贵近,自鬻其伎哉?今所至者,非曰知道,咸求利而来。

自言飞炼为神,以訹权贿,伪穷情得,不耻遁亡。

岂可信厥术、御其药哉?

臣闻人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味以行气,气以实志。

水火盐梅以烹鱼肉,宰夫和之,齐之以味,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夫三牲五谷,禀五行以生也,发为五味。

天地生之,所以奉人,圣人节调,以致康强。

若乃药剂者,所以御疾,岂常进之饵哉?况又金石一性一托酷烈,而烧治积年,包炎产毒,未易可制。

夫秦、汉之君亦信方士矣,如卢生、徐福、栾大、李少君,后皆诈谲无成功。

事暴前策,皆可验视。

《礼》:“君之药,臣先尝之;父之药,子先尝之。”

臣、子一也,愿以所治剂,俾其人服之,竟一岁以考真伪,则无不验矣。

帝怒,贬江陵令。

穆宗立,泌等诛,召潾,再迁刑部郎中。

前率府仓曹参军曲元衡杖民柏公成母死,有司以死在辜外,推元衡父廕赎金,公成受赇不诉,以赦免。

潾议曰:“杖捶者,官得施所部,非所部,虽有罪,必请有司,明不可擅也。

元衡非在官,公成母非所部,不可以廕免。

公成取贿仇家,利母一之死,逆天一性一,当伏诛。”

有诏元衡流,公成论死。

久之,繇给事中为汝州刺史,越法杖人辄死,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

迁左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

改刑部侍郎,为华州刺史。

召拜兵部侍郎,出为河南尹,复还旧官。

卒,赠户部尚书,谥曰敬。

潾以道自任,悉心事上,疾一党一附,不为权近所持。

尝裒古今辞章,续梁昭明太子《文选》,自号《大和通选》,上之。

当时文士非与游者皆不取,世恨其隘。

宪宗竟以药弃天下,世益谓潾知言。

穆宗虽诛泌,而后稍稍复惑方士。

有布衣张皋者,上疏曰:“神虑澹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疹作。

古之圣贤务自颐养,不以外物桡耳目、声色败情一性一,繇是和平自臻,福庆用昌。

在《易》,‘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在《诗》‘自天降康,降福穰穰’,此天人符也。

然则药以攻疾,无疾不用一药也。

高宗时,处士孙思邈达於养生,其言曰:‘人无故不应饵药。

药有所偏助,则藏气为不平。

’推此论之,可谓达见至理。

夫寒暑为贼,节宣乖度,有资於医,尚当重慎。

故《礼》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庶士犹尔,况天子乎?先帝晚节喜方士,累致危疾,陛下所自知,不可蹈前覆、迎后梅也。

今人人窃议,直畏忤旨,莫敢言。

臣蓬之生,非以邀一宠一,顾忠义可为者,闻而默,则不安,愿陛下无忽。”

帝善其言,诏访皋,不获。

李中敏,字藏之,系出陇西。

元和中,擢进士第。

一性一刚峭,与杜牧、李甘善,其文辞气节大抵相上下。

沈传师观察江西,辟为判官。

入拜侍御史。

郑注诬逐宰相宋申锡,天下以目。

大和六年,大旱,文宗内忧,诏询所以致雨者。

中敏时以司门员外郎上言:“雨不时降,夏一陽一骄愆,苗欲槁枯,陛下忧勤,降德音,俾下得尽言。

臣闻昔东海误杀一孝妇,大旱三年。

臣顷为御史台推囚,华封儒杀良家子三人,陛下赦封儒死。

然三人者,亦陛下赤子也。

神策士李秀杀平民,法当死,以禁卫,刑止流。

宋申锡位宰相,生平馈致一不受,其道劲正,一奸一人忌之,陷不测之辜,狱不参验,衔恨而没,天下士皆指目郑注。

臣知数冤必列诉上帝,天之降灾,殆有由然。

汉武帝国用空竭,桑弘羊兴筦榷之利,然卜式请亨以致雨。

况申锡之枉,天下知之,何惜斩一注以快忠臣之魂,则天且雨矣。”

帝不省。

中敏以病版满,归颍一陽一。

注诛,以司勋员外郎召。

累迁谏议大夫,为理匦使,建言:“上书者将纳於匦,有司先审其副,有不可,辄却之。

臣谓匦出禁中,暮而入,为下开必达之路,广聪明,直枉结。

若有司先裁可否,恐事不重密,非穷塞得自申意。

请一裁诸上。”

诏可。

迁给事中。

仇士良以开府阶廕其子,中敏曰:“内谒者监安得有子?”

士良惭恚。

繇是复弃官去。

开成末,为婺、杭二州刺史,卒于官。

中敏所善李款,字言源。

长庆初第进士,为侍御史。

注自邠宁入朝,款伏阁劾奏:“注内通敕使,外结朝臣,往来两地,卜射赇谢。”

帝不省。

后浸用事,款被斥去。

注死,由仓部员外郎累迁江西观察使。

终澶王傅。

李甘,字和鼎。

长庆末,第进士,举贤良方正异等。

累擢侍御史。

郑注侍讲禁中,求宰相,朝廷哗言将用之,甘显倡曰:“宰相代天治物者,当先德望,后文艺。

注何人,欲得宰相?白麻出,我必坏之。”

既而麻出,乃以赵儋为鄜坊节度使,甘坐轻肆,贬封州司马。

而李训内亦恶注,由是注卒不相。

甘终于贬。

始,河南人杨牢,字松年,有至行。

甘方未显,以书荐於尹曰:“执事之部孝童杨牢,父茂卿,从田氏府,赵军反,杀田氏,茂卿死。

牢之兄蜀,三往索父丧,虑死不果至。

牢自洛一陽一走常山二千里,号伏叛垒,委发羸骸,有可怜状,雠意感解,以一尸一还之。

单缞冬月,往来太行间,冻肤皲瘃,衔哀雨血。

行路稠人为牢泣,归责其子,以牢勉之。

牢为儿践一操一如此,未闻执事门唁而书显之,岂树风扶教意耶?且乡人能啮疽刳昚,急亲之病,皆一时决耳,犹蒙表其闾,脱之徭,上有大礼则差问以粟帛。

今河北骄叛,万师不能攘,而牢徙步请一尸一仇手,与夫含腐忍疮者孰多?牢绝一乳一即能诗,洛一陽一儿曹壮於牢者皆出其下。

闻牢之赎丧,潞帅偿其费,其葬也,滑帅赙之财,斯执事之事,他人既篡之矣。

即有称牢於上者,执事能无恨其后乎?”

其激卬自任类此。

牢后亦擢进士第。

赞曰:夫以下摩上,士所甚患,然取名最多,故上失德则与下争名,而后有诛夷斥窜事。

然或依古肆言,高而难从,以邀主贾直者,逆之似伤道,行之不切时,此言事常弊也。

若廷珪数子,优游弥缝,皆中时病,非所谓贾直自荣者也。

至渤争晏朝,潾谏方士,甘斥郑注不可作宰相,排一宠一救危,不得不尔,贤哉!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唐书》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慷慨有志尚。第《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三 张韦韩宋辛二李裴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