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字解]《清静经》第九章

清静经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清静经

清静经 - 第九章

清静经

第九章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字解]

真常——真是不虚,常是不变。

即是真理而言。

性——天之所命与人的,人之所得乎天的叫作性。

[章解]

用那真常不变的理,来应付万事万物,能够真实不虚的去作,便能得万物的性理。

不但是平时如此,即便是应于万事,亦是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果能这样的平静,自强不息的作下去,便能永长虚空无碍,寂然安止的不妄动了。

[演说]

上章说的是“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这一章是解释,怎样才能作到真静呢?观今世人,有的能静而不能动,或者能动而不能静,此乃凡夫,又何足道呢?况且只是独善己身,不能兼善天下。

但是老子说的真静,是“奥里取静”的真意。

在自身具有常而不变的理性,更是无为无畏,良知良能的。

如果能得到明师指点,自然大德重明,顿显真如。

《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况人为万物之灵,无时无地不在事中,万事万物,各具真理。

明理则处之得当,否则昏乱无章。

现在的人们,因都迷失本性,不讲真理,故此你争我夺。

把世界扰了个乱七八糟。

我真有点看不下去,所以重将老子救世的苦心说出来,好让大家行持,如若能够用那真常的理,来应付万事万物,自然能合乎中道。

《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

如此便没有什么灾星和劫煞了。

自私心,妄取心,欲心不会再生了。

行出事来一定是坦白的,平静的,能这样的作下去,不是就皈依静了吗?不但一人如此,扩而充之,世界众生也都如此,真不难重见尧天舜日呢!

诗曰

清静无为无不为 有感悉通理无亏

谁可判分清浊理 孰能循守动静规

心神洒陀观自在 智慧光明了是非

奥理一精一华几个悟 学禅空到性如灰

清静经原文 清静经译文,清静经翻译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清静经》道教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字解]《清静经》第九章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