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彖》曰:“《东坡易传》第三十九卦 蹇 水山蹇 坎上艮下

东坡易传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东坡易传

东坡易传 - 第三十九卦 蹇 水山蹇 坎上艮下

东坡易传

第三十九卦 蹇 水山蹇 坎上艮下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

利见大人,贞吉。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

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

“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艮”,东北也;“坎”,北也。

难在东比,则西南者无难之地也。

君子将有意乎犯难以靖人,必先靖其身,是故立于无难之地,以观难之所在,势之可否,见可而后赴之,是以往则“得中”也。

难之所在,我亦在焉,则求人之不暇,其道穷矣。

然此非为大人者言也,初六、九三、六一四、上六,皆因其势之远近、时之可否以断其往来之吉凶,故西南之利、东北之不利,为是四者言也。

若九五之大人则不然。

“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当位贞吉,以正邦也。

“当位”而正,五也;五之谓“大人”。

大人者不择其地而安,是以立于险中而能正邦也。

是岂恶东北而乐西南者哉?得见斯人而与之往,其有功无疑也,上六当之。

“蹇”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

君子以反身修德。

初六:往蹇,来誉。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九五以“大蹇”为朋来之主,以中正为往来之节,未及于五,难未艾也。

犯之有咎,过五以上,难衰而可乘矣。

故上六“往蹇来硕”,而六一四以下皆以“往蹇”为病。

而其来,有先后之差焉:见难而往,难不可犯,穷而后反。

人不以穷而后反者,为有让以其不得已也。

惟初六,涉难未深而遽反,不待其穷,是以有“誉”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初六、九三、六一四、上六,彼四者或远或近,皆视其势之可否以为往来之节;独六二有应于五,君臣之义深矣。

是以不计远近、不虑可否、无往无来、“蹇蹇”而已。

君子不以为不智者,以其非身之故也。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六一四:往蹇,来连。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夫势不可往者,非徒往而无获,亦将来而失其故也,何则?险难在前,不虑可否而轻以身赴之,苟前不得进,则必有议吾后者矣。

九三“往蹇”,而其来也得反其位,则“内喜之”也。

内之二一陰一,不能自立于险难之际,待我而为捍蔽,是故完位以复我。

我之所以得反者,幸也。

至于六一四,则九三蹑而袭之矣,外难未夷而归遇难,故曰“往蹇,来连”。

“连”者,难之相仍也。

“实”,一陽一也;九三以一陽一居一陽一,其有乘虚而不敢者乎?故曰“当位实也”。

九五:大蹇,朋来。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险中者,人之所避也;而己独安焉①,此必有以任天下之大难也。

是以正位不动,无往无来,使天下之济难者朋来而取节焉,谓之“大人”,不亦宜乎?

【校注】①己:《苏氏易传》作“已”,误。

上六:往蹇,来硕,吉。

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

“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六爻可以往者,惟是也,故独享其利。

天下有大难,彼三人者皆不能济,而我济之。

既济而天下不吾宗者未之有也,故曰“往蹇来硕”。

“利见大人”者,明上六之有功,由九五为之节也。

“内”与“贵”,皆五之谓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东坡易传》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彖》曰:“《东坡易传》第三十九卦 蹇 水山蹇 坎上艮下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