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东坡易传》第四十九卦 革 泽火革 兑上离下

东坡易传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东坡易传

东坡易传 - 第四十九卦 革 泽火革 兑上离下

东坡易传

第四十九卦 革 泽火革 兑上离下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一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巳曰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

水、火,则有男一女之象然后能相生,此非水、火也。

“二女同一居”而已。

“二女同一居”则“睽”,所以不“睽”者,“兑”欲下而遇“离”,“离”欲上而遇“兑”,虽欲相违而不能也。

既不相得,又不相违,则不能无相攻;攻而不已,必有一胜;胜者斯“革”之矣。

火能革金,“离”革“兑”者也,故曰“革”。

火者金之所畏也,而金非火则无以就器用,器成而后知火之利也。

故夫“革”,不信于“革”之日,而信于已“革”之日,以其始之不信,是以知悔者“革”之所不能免也,特有以亡之尔。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历”者天事也;“时”者,人事也。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以卦言之,则“离”革“兑”者也;以爻言之,则一陽一革一陰一者也。

六爻皆以一陽一革一陰一,故初九、九三、九四、九五四者所以革人;而六二、上六者人革之。

初九、九三所以为革者,火也;而六二者火之所附,初九、九三之所欲革者也。

火以有所附为利,而所附者以得火为灾,故初九、九三常愿六二之留而不去也。

夫六二苟留而不去,其见革也无日矣。

六二之欲去,如“遯”之九三之欲遯也,故初九当用“遯”之六二,所以执九三者,固而留之。

六二之所以去者,以我有革之之意也;故“不可以有为”,有为则革之之意见矣。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初九之所以固我,非一爱一我也,畏我去之;故未见其革尔。

徒见其今之固我而不我革,以为可信而与之处,则及矣。

君子见几而作,彼今日不革,巳日必革之,故“征吉”。

为初九计,则宜留;自为计,则宜征。

六二之所谓“嘉”者,五也;五之所以为“革”者,与初异矣。

舍初从五,其吉也,岂复有咎哉!

九三:征凶,贞厉。

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九三有应于上,故其意常欲征也。

六二之所以不得去者,以我乘之也;舍之而征,则二去矣。

二苟去之,则我与初九无所施其革,二一陽一相灼而丧其所附,则穷之道也。

故“征凶,贞厉”。

贞者,不征之谓也;不征则与六二处而不相得以相革者也,故危。

虽危而不凶,言者以也。

“革言三就”,犹曰革以三成。

三者相持而成革,明二之不可去也。

二存则初与三相信,二去则初与三相疑,此必然之势也。

故曰:“革言三就,有孚。”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下之二一陽一,以火为革者也;故见革者惟欲去之,此德不足者也。

德不足而革,则所革者亡,革者亦凶。

故初九、九三,皆以六二之留为吉也。

上之二一陽一则不然,其革也以说。

革而人莫不说,非有德者,其孰能之?九四,未当位者也;未当位而革,故悔革而说,故“悔亡,有孚”也。

改命者始受命也,虽未当位,而志自信矣。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易》曰:“云从龙,风从虎。”

虎有文而能神者也,豹有文而不能神者也。

故大人为虎,君子为豹。

非大人而革者,皆毁人以自成,废人以自兴,故人之从之也,必占其可从而后信。

若大人之革也,则在我而已炳然日新,天下之所谓文者自废矣,此岂待占而后信者哉!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上六,见革于大人者也。

此见革者君子也,则其向之未革,乃其避世之遇尔。

豹生而有文,岂其无素而能为之哉!若小人也,则革面而已。

朝为寇雠,莫为腹心,无足怪者。

下之二一陽一,德不足者也,故六二以征为吉;上之二一陽一,大人也;故上六以征为凶。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东坡易传》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东坡易传》第四十九卦 革 泽火革 兑上离下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