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诗词的写作,需要读大量古人和今人的作品《江南讲记》七、读诗与欣赏

江南讲记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江南讲记

江南讲记 - 七、读诗与欣赏

江南讲记

七、读诗与欣赏

我们学习 诗词的写作,需要读大量古人和今人的作品。

尤其需要大量地读和背诵古人作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读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就可以的,而是要认真地学习 。

这学习 的过程至少需要两步,第一步是读懂作品,第二步是要学会欣赏作品。

一首诗放在我们面前,我们首先要读懂它。

诗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它的中心思想或者主题是什么,它到底都讲了些什么。

表面意思也许是容易理解的,可它还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或内涵,就不一定都能理解了。

初学时,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经验不多,会影响我们对前人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前人写的诗话、词话、理论文章以及赏析、评论文章,来帮助我们理解。

当我们读过相当数量的作品以后,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便会逐步增强,也许我们可以适当地甩掉那些“工具”来独立地阅读和欣赏了。

我们以杜牧的《赤壁》为例来说明读诗的过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读懂这首诗,我认为大致可以分这样三个步骤。

首先,我们要理解它的表面意思:作者在赤壁古战场上偶然捡到一块废弃的断戟,回家后经过清洗打磨,发现这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时留下的。

于是引发了作者对那场战争的思考:假如当年没有东风的相助,周瑜就不可能取得那场战争的胜利,一江一 东的两位美人一大乔和小乔都会成为曹操的俘虏而被锁于铜雀台上。

但这只是诗的表面意思,这种说法也许有趣,但一首诗如果只讲这一层意思,也就没有多大的思想意义,更谈不上什么价值所在了。

因此,我们需要理解诗的深层含义:历史可能是受到某些偶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成功与失败往往不是必然的,多少特殊的因素、多少主观的与客观的条件,共同决定和影响了历史的发展,人,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往往会面临许多的无奈。

当然,面对这样一首千古名篇,可能每一位读者对它的理解都会有很大不同。

但只要你能够读到或者理解到这一个层面,可以说这一首诗就基本上没有白读。

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感慨,还不止这么简单。

从有关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杜牧是懂军事的。

和众多的封建文人一样,杜牧也存在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想法。

与李白的“功成名遂身退”的理想抱负相类似,杜牧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几乎是旧时文人的共同特点。

可是成功的文人毕竟不多,而大多数文人都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不免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慨,通过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的胸臆是他们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之一。

在杜牧心理也许这样在想:周郎一战成名,不过是靠老天爷帮忙而已,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

而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功,只不过是没有那样的机遇罢了。

这样的思想,与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

所区别之处在于,陆游的感慨是通过律诗的气韵直接表达出来,虽然也有婉曲(毕竟不是直说,是拐了个弯子的),但毕竟容易理解。

而杜牧的想法,却藏得很深。

这也是律诗与绝句的重要区别之一。

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我的这个理解是自己的主观臆断,作者的真实思想未必如此。

不过这不是我的发明,前人的诗话词话里应该有类似的分析。

即便没有,我想我这样的理解恐怕也不过分,因为诗的魅力之一,就是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发挥。

这在欣赏的意义上,是读者对作者作品的再创造。

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诗的复意。

我前面举的许多例子,比如王昌龄的《春怨》,比如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都是读者读出来的,因为作者没有这样的注解。

诗歌有诗歌自己特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我们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才能与作者沟通,才能与古人对话,才能产生思想上的共识或共鸣。

关于读诗,限于篇幅问题,我们只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讲第二步:欣赏。

对于一篇作品的欣赏,我认为同样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理解作品,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进行沟通,产生共鸣,是第一个层次。

这个问题不多说了,相信读者已经可以理解。

其次,欣赏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技巧。

比如《赤壁》的起承转合,它的假设手法,以及作者驾驭题材的能力等等,就是这首作品的主要特点。

作者不说赤壁之战的结果如果改变的话,会使东吴灭亡和生灵涂炭等等可以想到的问题,而把着墨点单单放在二乔身上。

而且这二乔可能的遭际,仅仅依靠对于历史细节的捕风捉影的传说上。

这样的手法是只有诗歌才具有的,它是高度艺术手法的体现,是以点代面的结果,会使得作品更富趣味性和可观赏性。

至于后世有些文学评论家对其肆意歪曲和诋毁,认为作者不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而只担心两位美人的遭际,因此反映了作者的某种心态和低级趣味,甚至引到阶级性、政治地位等等,那就不是正常人的正常心态了。

我只能说,这样的人不配读诗,只配去读字典。

再次,我们需要对作品的语言特点、具体的修辞手法等等细节的东西进行欣赏和学习 。

比如“春风又绿一江一 南岸”的“绿”字,作者的炼字技巧,就很值得欣赏。

让我们再举一个今人的例子来具体的谈一下欣赏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当今的网络诗人贺兰雪的作品《七律·甲申上元(其一)》。

华灯照树树青青,爆竹相随月满城。

道路尽夸春意迩,儿童会咏马蹄轻。

素衣渐墨仍频浣,病眼逢花欲暂明。

与我镜中相看了,始知如此亦平生。

首先需要说明,这首作品不是贺兰先生的最佳作品,只是一个普通的作品。

恰逢日前有一网友就这首作品与我探讨,所以我多读了几遍,举这个例子方便些。

如果贺兰先生觉得不妥,容后改正。

题目是甲申上元,暗示内容可能与春有关。

首联以景起,树青青是树叶绿了,暗示“春”字,仅扣题目。

爆竹和月,正是上元节的特点。

颔联出句的“春”,算是第一次对主题的明示,对句的马蹄轻,极有可能就是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典,还是为了暗示春“字”。

前面两联做够了铺垫,后面开始用细微的笔触写自己的心境。

“素衣渐墨仍频浣,病眼逢花欲暂明”。

初看这两句,可以感觉到诗人遣词造句的能力。

“仍频浣、欲暂明”似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却应该是诗人貌似随手拈来却很能体现作者功力的得意之处。

结尾的“使知如此亦平生”点明了主题,应该是诗眼所在。

有的读者也许会说:作者到底写了些什么呀?我怎么还是没看明白。

我以为,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就是诗人用诗这样的文体,随手记录下了自己生活中偶然产生的一点心灵的感慨和波动。

人的一生并不长,也绝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天天顺顺利利,想什么得什么。

不要说建功立业,就是事业有成也是一般人的梦想而已。

我们大多数人过的都只是平平常常的日子。

钱也许不多,但衣服要穿得得体干净。

高兴的事情也许不多,但是不能泯灭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仍频浣、欲暂明”透露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因此,“如此亦平生”的感慨就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了。

我们说,这首诗的立意、境界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平淡的语言,淡淡的心思,就在不知不觉间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一样可以打动读者的心,使我们产生共鸣。

年轻的读者也许把握不到,有了一定年龄的人,是会有所体会的。

“仍频浣、欲暂明”几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语言极其老到,是多年功力的体现。

颈联一出,毫不费力,可以说于平淡处见神奇,是可以欣赏和学习 的。

我们阅读和欣赏古人作品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学习 。

欣赏和分析今人的作品,也是为了学习 。

这关系到我们的眼力。

眼力高的人,其自己的作品不一定就高。

但眼力不高的人,其作品肯定不会高到哪去。

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别人作品的好处与不足,或者说知道什么叫做好,怎么才叫好,自己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别人好的语言、章法、技巧,我们自然可以学习 和模仿。

而知道了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我们才能知道怎样去避免。

这就是读诗和欣赏的根本目的。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江南讲记》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我们学习诗词的写作,需要读大量古人和今人的作品《江南讲记》七、读诗与欣赏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