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东坡易传》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东坡易传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东坡易传

东坡易传 - 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东坡易传

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蒙”者,有蔽于物而已,其中固自有正也。

蔽虽甚,终不能没其正,将战于内以求自达,因其欲达而一发之,迎其正心,彼将沛然而自得焉。

苟不待其欲达而强发之,一发不达,以至于再三,虽有得,非其正矣。

故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彼将内患其蔽,即我而求达,我何为求之?夫患蔽不深,则求达不力;求达不力,则正心不胜;正心不胜,则我虽告之,彼无自入焉。

故初筮告者,因其欲达而一发之也。

“再三渎,渎则不告”者,发之不待其欲达①,而至于再三也。

“蒙,亨,以亨行”者,言其一通而不复塞也。

夫能使之一通而不复塞者,岂非时其中之,欲达而一发之乎?故曰“时中”也。

圣人之于“蒙”也,时其可发而发之,不可则置之,所以养其正心而待其自胜也,此圣人之功也。

“校注”①达,《苏氏易传》作“进”,误。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果行”者,求发也。

“育德”者,不发以养正也。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所以“发蒙”者,用于未发,既发则无用。

既发而用者,渎蒙也。

“桎梏”者,用于未刑,既刑则说。

既刑而不说者,渎刑也。

发蒙者慎其初,不可使至渎。

故于初云尔。

九二:包蒙,吉。

纳妇,吉。

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节也。

童蒙,若无能为也。

然而容之则足以为助,拒之则所丧多矣。

明之不可以无蒙,犹子之不可以无妇,子而无妇,不能家矣。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王弼曰:“童蒙之时,一陰一求于一陽一,”“上不求三而三求于上,女先求男者也。

女之为体,正行以待命者也,见刚夫而求之,故曰‘不有躬’也。

施之于女,行不顺”矣。

六一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实,一陽一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六五之位尊矣,恐其不安于童蒙之分,而自强于明,故教之曰:“童蒙,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以刚自高,而下临弱,故至于用击也。

发蒙不得其道,而至于用击,过矣。

故有以戒之。

王弼曰:“为之捍御,则物咸附之。

若欲取之,则物咸叛矣。”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东坡易传》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东坡易传》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