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黄炳洋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黄炳洋算命,黄炳洋名字测试,测名字黄炳洋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黄炳洋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黄 | 黃 | huáng | 土 | 12 | 一生清雅,聪明伶俐,刑克父母,中年劳,晚年吉祥。 (吉) |
炳 | 炳 | bǐng | 火 | 9 | 兄弟無緣,清雅榮貴,中年成功隆昌,環境良好,醫界大吉。 (吉) |
洋 | 洋 | yáng | 水 | 10 | 清雅伶俐,多能多才,中年吉祥隆昌,幸福之字。 (吉) |
黄: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4090次)
黄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516第04
黄〈形〉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yellow;sallow]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
黄huáng
⒈像油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金~。~金。菜花~。[黄色]
①黄的颜色。
②腐朽堕落的:收缴及焚烧~色书刊。
⒉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此事~不了。
⒊指黄河:引~工程。
⒋[黄花]
①菊花。
②黄花菜,又名"金针菜"。
⒌[黄昏]日落以后,天快黑的时候。
⒍[黄泉]
①地下的泉水。
②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者所谓的"阴间"。
⒎黄山,在安徽省:~山天下绝。
⒏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的简称。
炳:炳字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明亮,光辉和显著。另外,炳字还有明白及点燃等的引申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60500次)
炳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6460,第10卷上,火部第81字 [康熙字典]:页669第01
炳
(形聲。從火,丙聲。本義:光明,明亮)
同本義 [bright]
炳,明也。--《說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廣雅》
大漢之文章炳然與三代同風 。--班固《兩都賦》
又如:炳著(光明顯著);炳煥(光明顯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樣子);炳耀(光耀明亮)
顯著;明顯;昭著 [mark able;shining]。如:炳明(明顯、顯著);炳炳顯顯(明顯的樣子);炳赫(明顯突出)
炳
點燃 [light]
古人思炳燭夜遊。--《與吳質書》
炳燭之明,熟與昧行乎。--劉向《說苑》
又如:炳燭(點燃燭火以照明)
顯示,顯現 [show]。
炳 bǐng光輝;顯著:彪~千秋。
洋:众多;广大,盛大;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42760次)
洋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7045,第11卷上,水部第100字 [康熙字典]:页619第28
洋
(形聲。從水,羊聲。本義:古水名)
同本義 [Yang River]
洋水
昆倉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丑塗之水。--《山海經》
又名西鄉河。在陝西省南部。源出西鄉縣星子山,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東北流注於漢水
漢水又東,右會洋水。--《水經注》
舊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ocean]。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的地區,約佔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分成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舊稱銀幣為洋錢,簡稱洋 [dollar]。如:銀洋
洋
盛多、廣大 [multitudinous;vast]
洋,多也。--《爾雅》。註:「洋,溢也。」
洋yang
1眾多。
2廣大;盛大。
3舊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4今指地球表面上廣袤的水域,約佔地球總面積的十分之七﹑海洋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九。分為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外國的;來自外國的。
6新奇,與眾不同。
7指現代化的(區別於"土")。
8洋錢,銀元。
9用同"烊"。熔化;溶化。
十用同"漾"。晃動。
⑾用同"漾"。拋擲。
⑿水名。又名西鄉河。在陝西省南部。源出西鄉縣星子山,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東北流注於漢水。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五.漢中府》。
────────────────—
洋yǎng "洋洋"﹑"洋然"。
────────────────—
洋xiang
1通"翔"。引申指翼﹑側。
2通"祥"。福,賜福。
3通"祥"。祥和。參見"洋風"。
4古水名。即今山東省的彌河。參閱《說文.水部》"洋,水"段玉裁注。
5古州名。本為漢成固縣,秦為漢中郡,北周為洋州,唐為洋州,均治今陝西省西鄉縣,明初改為洋縣。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五.漢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