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计旦采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计旦采算命,计旦采名字测试,测名字计旦采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计旦采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计 | 計 | jì | 水 | 9 | 口才伶俐,多才贤能,中年吉祥,刑偶伤子,晚年劳神。 (吉) |
旦 | 旦 | dàn | 火 | 5 | 貴人明現,子孫興旺,多才巧智,環境良好之字。 (吉) |
采 | 采 | cǎi | 火 | 7 | 清秀巧妙,天生聰明,幼年辛苦,成功隆昌,二子吉祥。 (吉) |
计:本义指算账,总计,核算。后引申为谋略,策略,谋划,盘算等含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7720次)
计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188第18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count;compute;calculate]
計,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
学书计。――《礼记·内则》
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
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
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
计日以还。――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而计其长。――明·魏学洢《核舟记》
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计jì
⒈算,算帐,核算:~算。共~。~日程功。
⒉测量或检算度数、时间等的仪表:温度~。记时~。
⒊谋略,策略:~谋。~策。~巧。妙~。奇~。
⒋谋划,盘算:~划。~出万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
⒌[计较]
①争论,较量:跟他~较,没意思。
②盘算,比较:她从不~较个人得失。
③商量,打算:他们~较了半天,也没结果。
旦:指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后泛指天亮,早晨。(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5940次)
旦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4254,第07卷上,旦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489第03
旦
(指事。甲骨文字形,像太陽從地面剛剛升起的樣子。本義:天亮,破曉,夜剛盡日初出時)
同本義 [dawn;daybreak]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詩·鄭風·女曰雞鳴》
夜穿墉以視之,達旦忘反。--《世說新語·賢媛》
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旦而戰,見星未已。--《左傳·成公十六年》
號呼達旦。--清·方苞《獄中雜記》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樂府詩集·木蘭詩》
又如:旦日(天亮時);旦明(天亮時)
早晨 [morning]
旦夕得甘毳以養親。--《史記·刺客列傳》
又
旦 dan
1天亮;早晨:通宵達~。
2(某一)天:元~。
2我國傳統戲曲中扮演婦女的角色:花~。
3纖度(天然絲或化學纖維粗細程度)的單位,9000米長的纖維重量為多少克,它的纖度就是多少旦。旦數越小,纖維越細。
【旦旦】
4〈古〉天天:豈若吾鄉鄰之~有是哉。(《捕蛇者說》)~誠懇:信誓~。
【旦日】〈古〉天明;白天:~,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史記·陳涉世家》)
【旦夕】
4早上和晚上。
2比喻極短的時間:危在~。
采:意为摘,开采,搜集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3780次)
采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3773,第06卷上,木部第380字 [康熙字典]:页1290第06
采
(會意。從爪從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樹木及其果實。表示以手在樹上採摘果實和葉子。本義:用手指或指尖輕輕摘取來)
同本義 [pick]
采,捋取也。--《說文》。字俗作採。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詩·周南·關雎》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詩·邶風·谷風》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詩·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趨以采薺。--《周禮·樂師》。司農註:「樂名。或曰皆逸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陶淵明《飲酒》
又如:採花;採果子;采及葑菲(對別人徵求意見時的謙辭)
引申為採集;搜集 [collect;gather]
古有
采 cǎi
1摘(花、果子):~蘑菇。
2開採:~礦。
3搜集:~樣。
4選取:~購。
3精神;神色:神~、興高、烈。
4同。又見cai。
【採茶撲蝶】鋼琴曲。劉福安作曲,根據福建民間舞蹈《採茶燈》改編。樂曲歡快活潑,表現了採茶女的喜悅心情。屬再現的三段體。
【採茶戲】戲曲的一種類別。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各種採茶戲的統稱。均由民間歌舞發展而成。藝術風格同花鼓戲、花燈戲相近。
【採訪】搜集尋訪。多用於新聞活動:~老工人、~新聞。
【采風】
1搜集民歌。
2創作人員到基層體驗生活,搜集材料。
【採納】接受(意見、建議、要求、方案)。
【採石之戰】南宋抗金重要戰役之一。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廢帝完顏亮率軍攻宋,十一月自西採石楊林渡渡長江。南宋大臣虞允文召集宋軍將士在採石(今安徽當塗北)迎擊,大敗金兵。完顏亮因金軍內訌被殺,金軍撤退。
【採擷】
1採摘。
2採集。
【采邑制】始於8世紀的西歐封建土地佔有制。封主分封土地給封臣,封臣為封主盡一定的義務。初期采邑不可世襲,後逐漸變為世襲領地。采邑制促進了西歐封建制的形成和發展,至11世紀采邑制完全廢除。
────────────────—
采 cai采地,采邑,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種土地的奴隸)。又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