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褚萧桐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褚萧桐算命,褚萧桐名字测试,测名字褚萧桐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褚萧桐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褚 | 褚 | zhǔ | 火 | 15 | (吉) |
萧 | 蕭 | xiāo | 木 | 18 | 秀气多能,清雅伶俐,中年劳,晚年吉祥。 (吉) |
桐 | 桐 | tóng | 木 | 10 | 刑偶傷子,雙妻之格,中年勞,晚年隆昌,榮華之字。 (吉) |
褚:古代称兵卒为褚(念zhě)。念zhǔ时,有囊袋,储藏等含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80次)
褚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5335,第08卷上,衣部第108字 [康熙字典]:页1121第21
褚〈名〉
姓
褚
古代稱兵卒 [soldier]
褚,卒也。--《說文》。徐灝曰:「卒謂之褚者,因其著赭衣而名之也。」
又如:褚伍(褚五。泛指軍隊;行伍)
zhu
褚
把絲棉裝入衣服 [be lined with silk waddings]
褚,一曰裝衣。--《說文》
置荀罃褚中。--《左傳·成公三年》
以錦裝衣曰褚。--《漢書·南粵王傳》注
褚,裝衣也。--《玉篇》
儲藏。通「貯」 [store]
取我衣冠而褚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褚
絲綿衣服 [silk wadding clothes]
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遺王。--《漢書·南越王趙佗傳
褚chǔ姓。
────────────────—
褚zhǔ 1.用綿裝衣服。亦指綿衣。 2.指所裝的綿絮。 3.囊袋。 4.儲藏。 5.古代棺飾名。大夫以上所用的形如宮室緊貼棺身的棺罩。
────────────────—
褚zhě 1.古代稱兵卒。
萧: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冷落,冷静。(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9140次)
萧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042第26
萧
(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 [worm wood]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 [Xiao state]。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 [Xiao county]。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萧
萧条,冷落;荒凉 [desola
萧(蕭)
⒈〈古〉称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静:~然。~索。
⒊[萧条]
①冷落寂寞:景象~条。
②停滞,萎缩:经济~条。
⒋[萧瑟]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瑟。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
⒌[萧萧]像声词。马叫声,风声,树叶坠落声等:~~马鸣。
⒍[萧墙]〈古〉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喻〉内部:~墙之祸。
⒎"萧"姓,俗写作"肖"。
────────────────—
萧xiāo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萧森"。 6.见"萧然"。 7.通"肃"。参见"萧墙"﹑"萧斧"。 8.古国名。春秋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后仍为宋邑。 9.姓。
桐:指桐树。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5450次)
桐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3520,第06卷上,木部第127字 [康熙字典]:页525第17
桐〈名〉
(形聲。從木,同聲。本義:木名,也名「榮」)
樹名 [a general term for paulownia or tung tree] 古書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還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參科的泡桐等
桐,榮也。--《說文》
榮,桐木。--《爾雅》。按,與梧同類而異,皮青而澤,莢邊綴子如乳者為梧,亦謂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華無實者為桐,亦謂之梧桐。
其桐其椅。--《詩·小雅·湛露》
桐始華。--《禮記·月令》
工之僑得良桐。--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如:桐人(桐木偶);桐子(梧桐樹的果實;油桐的果實);桐木人(桐木作的人形);桐花煙(桐華煙。桐油燒的煙);
桐tong
⒈[泡桐]落葉喬木,花白色或紫色,生長快,是固沙防風的好樹。木材可制樂器、箱櫃等。
⒉[油桐]也叫"罌子桐"或"桐油樹"。落葉喬木,花白色夾帶黃紅色斑紋。果實球形,頂端尖。種子搾的油叫"桐油",可做塗料,制油漆或油墨等。木材輕軟,可做箱板等。
⒊[梧桐]見wuk梧。
────────────────—
桐tōng 1.輕脫貌。 2.通"通"。通達。
────────────────—
桐dong 1.水名。源出今安徽省廣德縣,北流注於丹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