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大全 - 名字测试艾温宛,艾温宛姓名测试2024,艾温宛起名用字解释

艾温宛名字测试,2024 姓名测试艾温宛,起名字测试艾温宛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艾温宛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艾温宛算命,艾温宛名字测试,测名字艾温宛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艾温宛的含义。

请输入您的姓名:

汉字 繁体 拼音 五行 笔划 姓名学解释
   艾  ài  土  8   (
   温  wēn  土  14  一生清雅多才,刑偶伤子,中年吉祥,晚年劳神。 (
   宛  wǎn  土  8  秀氣巧妙,多才伶俐,溫和賢能,出外吉祥,一生英敏幸福。 (

艾字 起名用字参考

艾:艾字的原义是指一种有香气的草,又名艾草、艾蒿。 另外,艾字又指艾草的颜色,即苍白色或绿色,以及作为对年老人的尊称,或形容美好、停止、治理等。作人名时,主要是取用艾字的草名和形容美好之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6310次)

艾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0389,第01卷下,艸部第149字 [康熙字典]:页1017第09

艾字的解释

艾〈名〉

(形聲。本義:草名)

即艾蒿 。一種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製成艾絨,供針灸用

艾,冰台也。--《說文》

削冰令圓舉以向日,干艾於後,承其景則得火,故曰冰台。--《博物誌》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詩·王風·采葛》

求三年之艾也。--《孟子》。

又如:艾人(用艾草結成的草人。舊俗在端午節以艾人懸掛於門上,可以避邪除毒)

老年,對老年人的敬稱

有幼、壯、艾之期。--劉禹錫《送鴻舉師游江南引》

五十曰艾,服官政。--《禮記》。鄭玄註:艾,老也

艾ai

⒈多年生草本,有香氣,秋季開黃色小花。全草供藥用,可殺蟲,防治植物病蟲害。葉可制艾絨,供灸病用。枝葉燻煙,可驅蚊、蠅等。

⒉止,絕:方興未~。

⒊美好:幼~。

────────────────—

艾yi

⒈治理,改正。[自怨自艾](艾:割草。〈喻〉改正)原本指自己怨恨過錯,自己改正。現今常用於只指自己悔恨,不含改正。

温字 起名用字参考

温:温是个多音字,念wēn时,意指暖,不冷不热,和气,柔和,复习等。念yùn时,通蕰,表示积蓄,含蓄。也通愠,意为恼怒。(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9960次)

温字出处:[康熙字典]:页634第10

温字的解释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 [Wen River]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即今南盘江上游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温度 [temperature]。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中医]∶热病 [heat symptom-complex]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古州名 [Wen prefecture]。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温暖,暖和 [warm]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

温wēn

⒈暖,不冷不热:~暖。~水。~泉。~带。

⒉和气,柔和:~和。~柔。~顺。~良。

⒊将东西加热:~酒。

⒋复习:~习。~故而知新。

⒌中医称热病:~病。春~。

⒍[温饱]衣食充足。

⒎[温度]物体冷热的程度。也简称"温":体~。气~。高~。

⒏通"瘟"。

────────────────—

温yùn 1.通"蕰"。积蓄;含蓄。 2.通"愠"。恼怒。

宛字 起名用字参考

宛: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8540次)

宛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4541,第07卷下,宀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页284第01

宛字的解释

(形聲。從,夗聲。像屋裡的草彎曲自相覆蓋。本義:彎曲)

同本義 [bend]

宛,屈草自覆也。--《說文》

宛宛黃龍。--《史記·司馬相如傳》

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漢書·揚雄傳下》

又如:宛妙(事物屈曲美妙);宛虹(彎曲的虹);宛曲(輾轉;曲折);宛委(彎曲;曲折);宛宛(盤旋屈曲的樣子;山川道路蜿蜒曲折);宛燀(迴旋盤曲)

晃蕩;搖動 [sway]

晴野霞飛綺,春郊柳宛絲。--白居易詩

釋散 [dispersing]

紛乎宛乎。--《莊子》。成玄英疏:「紛綸宛轉,並釋散之貌也。」

委婉;婉轉 [mild and roundabout]

一面收拾禮物,

宛wǎn

⒈曲折:~轉(

1輾轉。

2同"婉轉")。

⒉彷彿,好像,很像:~如。音容~在。~然如畫。

────────────────—

宛yuān 1.古時楚國地名。秦昭襄王置縣。治所在今河南南陽。戰國時為楚著名鐵產地。秦以後每為南陽郡治所。 2.用同"冤"。參見"宛惱"。 3.見"宛雛"。

────────────────—

宛yun 1.積聚。參見"宛財"﹑"宛暍"﹑"宛藏"。

────────────────—

宛yue 1.黃黑色。參見"宛黃"。

诗词歌赋文档
在线说文解字
黄历日期查询
健康自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