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糜恩倩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糜恩倩算命,糜恩倩名字测试,测名字糜恩倩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糜恩倩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糜 | 糜 | mí | 水 | 17 | (吉) |
恩 | 恩 | ēn | 土 | 10 | 清雅伶俐,多才多能,中年吉祥,晚年勞神,雙妻之格。 (吉) |
倩 | 倩 | qiàn | 金 | 10 | 刑偶欠子,身弱多憂,一生清雅,中年吉祥,晚年勞神。 (吉) |
糜:穄子,一种不粘的黍。(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0次)
糜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4467,第07卷上,米部第15字 [康熙字典]:页912第21
糜子
[broom corn millet] 穄子,一種不粘的黍
糜
(形聲。從米,麻聲。本義:粥) 同本義 [gruel]
糜,糝也。--《說文》
糜,煮米使糜爛也。--《釋名·釋飲食》
糜,糜粥。--《廣韻》
粥之稠者曰糜。--《爾雅·釋言》注
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餔糜。--古樂府《東門行》
又如:糜沸(比喻世事混亂之甚,如糜粥之沸於釜中);糜粥(粥)
糜
粉碎,搗爛 [smash;pound sth.until it becomes pulp]
以糜敝之。--《荀子·富國》。註:「散也」
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賈山《至言》
又如:糜沒(粉碎毀滅);糜滅(粉碎毀滅);糜
糜mei
⒈即"穄"。跟黍相似的穀物:~子。
────────────────—
糜mi
⒈粥:飯已成~。
⒉爛,粉碎:~爛。
⒊浪費:~費糧食。
恩:意指恩惠或情谊。(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01080次)
恩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6714,第10卷下,心部第47字 [康熙字典]:页385第11
恩
(形聲。從心,因聲。本義:恩惠)
同本義 [美favor;benevolence]
恩,惠也。--《說文》
恩者,仁也。--《禮記·喪服四制》
如此,則上下之恩結矣。--《韓非子·用人》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又如:忘恩;報恩;恩潤(恩惠德澤);恩義(恩情與道義);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對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
情誼 [friendship]
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三國演義》
恩
恩愛,親愛 [love
恩 ēn
1恩惠。
2深厚的情義。
3姓。
【恩賜】原指封建帝王為籠絡人心而給予賞賜。現泛指因憐憫而施捨(含貶義)。
【恩典】
1恩惠。
2給予恩惠。
【恩格斯】(1820-1895)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生於普魯士萊茵省巴門市。1844年8月底,在巴黎會見馬克思。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與馬克思合寫《共產黨宣言》。1864年,同馬克思一起創建並領導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與各種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派別和觀點展開原則鬥爭。馬克思逝世後,擔負整理和發表馬克思文稿和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任。1889年,親自參加第二國際的建立,同各種機會主義進行堅決的鬥爭。1895年8月5日在倫敦病逝。著作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恩惠】給予或受到的好處。
【恩怨】恩惠和怨恨。
【恩澤】比喻承受恩德,像草木得到雨露。舊時用以稱皇帝或官吏給予臣民的恩惠。
倩:倩字表示含笑的样子,泛指姿容美好,现代则专指漂亮的发女子。(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98910次)
倩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4945,第08卷上,人部第22字 [康熙字典]:页109第01
倩〈名〉qian
(形聲。從人,青聲。本義:古代男子的美稱) 同本義 [man]
倩,人字也。從人,青聲。漢有東方曼倩,蕭長倩。--《說文》
倩,士之美稱。--《漢書·朱邑傳》注
昔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後進。--《漢書·朱邑傳》
倩 〈形〉
含笑的樣子 [smiling]
巧笑倩兮。--《詩·衛風·碩人》
又如:倩笑(女子美好的笑聲或笑容);倩倩(笑容);倩語(女子嬌好的語聲)
泛指姿容美好 [pretty;handsome;beautiful]
披顏爭倩倩,逸足競駸駸。--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詩》
如倩女之靧面。--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又如:倩倩(美好的樣子);倩巧(
倩qian
⒈美好:~妝。~影。
⒉請托,央求:~人代做。
⒊〈古〉男子的美稱。
────────────────—
倩qing 1.女婿。《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黃氏諸倩見建(宋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裴駰集解:"徐廣曰:駰案:《方言》曰"明楊基《懷萬郎中伯玉》詩:"倩可承家如有子,俸能供祭勝無官。"又妹婿﹑侄婿亦可稱妹倩﹑侄倩。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卷下:"妹倩嚴效羲曾有西湖之遊,招予同往。" 2.請;懇求。 3.倚近,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