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毛更起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毛更起算命,毛更起名字测试,测名字毛更起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毛更起的含义。
|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 毛 | 毛 | máo | 水 | 4 | 一生清雅平凡,多才巧智,榮貴之格,中年多災,晚年吉祥。 (吉) |
| 更 | 更 | gēng | 木 | 7 | 一生聰明伶俐,離祖成功,晚婚遲得子大吉,福祿雙收,成功吉昌,欠子之字。 (吉) |
| 起 | 起 | qǐ | 木 | 10 | 憂心勞神,暗淡無光,中年多災,晚年吉祥。 (吉) |

毛: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也指像毛的东西。(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6110次)
毛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5359,第08卷上,毛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591第22
毛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毛」的字多與皮毛有關。本義:眉毛、頭髮、獸毛)
同本義 [hair;feather;down;wool]
毛,眉發之屬及獸毛也。--《說文》
不獲二毛。--《禮記·檀弓》。註:「二毛,鬢髮斑白。」
王燕則諸侯毛。--《周禮·司儀》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問·欬論》
其動物宜毛物。--《周禮·大司徒》
毛馬而頒之。--《周禮·校人》
以啟其毛。--《詩·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將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韓非子·五蠹》
與旃毛並咽。--《漢書·李廣蘇建傳
毛mao
⒈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羽~。牛~。鴨~。枇杷葉背面有絨~。
⒉特指頭髮:鬢~。
⒊像毛的東西:
1指莊稼草木等:不~(未開墾,不長莊稼等)之地。
2東西上長的黴菌:久沒見太陽,皮鞋上都長~了。
⒋皮的,毛織品:~貨。~線衣。
⒌粗糙,沒有加工的:~糙。~坯。
⒍粗略,估計的:~重。~利。
⒎慌忙,急躁:~ ~騰騰。~裡~躁。
⒏驚慌,恐懼:她嚇~了。他心裡發~。
⒐小,細:~孩子。正下~ ~雨。
⒑我國貨幣"角"的別稱:五~錢。
⒒[毛難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
毛mao 1.人體和動植物表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禽類的羽毛。 2.特指鬚髮。 3.借指獸類。 4.指帶毛的獸皮。 5.(又讀mao)謂選擇牲畜的毛色。 6.去毛。參見"毛炰"。 7.指地面所生的植物。多指農作物。 8.特指物體上長的黴菌。多呈絲狀,叢生。 9.比喻多而細碎。參見"毛舉"﹑"毛起"。 10.小,微不足道。多用於貶義。 11.未經加工的;粗糙。 12.模糊。多指物象。 13.粗略的;不純淨的。 14.粗率,不細心。參見"毛手毛腳"。 15.無。 16.方言。謂貨幣貶值。 17.見"毛腰"。 18.謂驚慌。 19.副詞。大約;約摸。 20.通"犛"。犛牛尾。 21.方言。惱怒,發火。 22.古兵器名。 23.中國輔幣"角"的俗稱。 24.中醫學術語。指較浮的脈象。 25.周畿內采邑名。姬姓。文王子叔鄭為始封之君,世稱毛公。西周時其地在今陝西岐山﹑扶風一帶,東遷後在今河南洛陽附近的宜陽。參閱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僖公二十四年》。 26.姓。

更:更字有两个读音,念gèng时,表示再,重,又,愈加,越发等含义;念gēng时,表示改变,改动,调换,经历,经过等含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1200次)
更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2011,第03卷下,攴部第27字 [康熙字典]:页502第06
更
(形聲。從,「更」的小篆形是個形聲字。丙聲。 本義:改變)
同本義 [change]
更,改也。--《說文》
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更爵洗。--《儀禮·大射儀》
更皮幣。--《禮記·月令》
更姓改物。--《國語·周語》
應國之稱號亦更矣。--《管子·侈靡》
國更立法以典民則祥。--《管子·任法》
更葬也。--《史記·晉世家》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國誌·呂凱傳》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號曰晉武公。--《史記
更geng副詞。
1再,重,又: ~上一層樓。~進一步。
2愈加,越發:~加。~美好。~清楚。~受人尊敬。
────────────────—
更gēng
⒈改變,改動,調換:~改。~動。~換。~正。變~。萬象~新。
⒉經歷,經過:~事。道必~匈奴中。
⒊舊時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深人靜。夜半三~。

起:由躺而坐;由坐而立。意为得到,起得,采纳。(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0910次)
起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1016,第02卷上,走部第39字 [康熙字典]:页1215第15
起〈動〉
(形聲。從走,己聲。本義: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義 [stand up]
起,能立也。--《說文》
曩子坐,今子起。--《莊子·齊物論》
載起載行。--《詩·小雅·沔水》
請業則起。--《禮記·曲禮》
子墨子起。--《墨子·公輸》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夫起大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又
婦亦起大呼。
又如:起在(起來);起舞(起身而舞。歡欣的樣子);起坐(起立與坐下);起謝(起立謝過)
起床 [get up;get out of bed]
起視四境。--宋·蘇洵《六國論》
不敢同臥起。--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
起qǐ
⒈由臥而坐,由坐而立,由下而上等:~來。~床。~立。~伏。~勁。
⒉離開原來的位置:~去。~動。~貨。~釘子。
⒊上升,漲大:~飛。有~有落。發面~了。
⒋轉機,好轉的:~色。
⒌開始:~始。~點。從今天~。
⒍發動,發生:~兵。~疑。~作用。
⒎長出:~疙瘩。~疹子。
⒏草擬:~稿。~草。
⒐建造,創立:~住房。白手~家。
⒑量詞。指批、群、件、宗等:一~貨物。兩~隊伍。三~差錯。四~案件。
⒒〈表〉動作的趨向:提~。拿~。抱~。舉~。引~。問~。想~。
⒓跟"來"連用,〈表〉覺醒或動作開始:從夢中~來。打~鑼鼓來。
⒔跟"不"、"得"連用,〈表〉能或夠格:買不~。看得~。拿不~。用得~。經得~磨練。
⒕[起身]
1起床。
2動身,身體移動:明天~身去上海。~身讓坐。
⒖[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居有常(常:規律)。
⒗[起訴]向法院提起訴訟。
⒘[起哄]吵鬧,擾亂或盲目地跟隨別人叫嚷。
⒙[起義]
1發動武裝革命。
2脫離反動集團投身到革命陣營。駕機~義。⒚[起碼]最低的,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