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扶心斐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扶心斐算命,扶心斐名字测试,测名字扶心斐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扶心斐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扶 | 扶 | fú | 水 | 8 | 幼年辛苦,身瘦多才,中年奔波,晚年成功隆昌,女人剋夫。 (吉) |
心 | 心 | xīn | 金 | 4 | 孤獨,克父,一生安穩享福,有愛情厄,子孫興旺。 (吉) |
斐 | 斐 | fēi | 水 | 12 | 聰明伶俐,多才秀氣,中年吉祥,晚年環境良好。 (吉) |
扶:意指搀,搀扶,后也引申为帮助,援助,培植。(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330次)
扶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7814,第12卷上,手部第28字 [康熙字典]:页419第05
扶〈動〉
(形聲。從手,夫聲。從「手」,表示與手的動作有關。本義:攙扶)
同本義 [support with the hand]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季氏》
車至門扶。--《戰國策·衛策》。註:「扶,謂下車。」
遂扶以下。--《左傳·宣公二年》
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又如:扶綽(攙扶,扶托);扶策(扶助,攙扶);扶掖(攙扶;扶助);扶挈(以手攙扶);扶將(攙扶)
扶持;護持 [support;shield and sustain]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勸學》
又如:扶樹(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攙扶);扶舁(護持扛抬);扶傾(扶
扶 fu
⒈攙,用手支住、按著或把持著使不倒:~老攜幼。~牆。~攔桿。
⒉幫助,援助,培植:~弱抑強。救死~傷。~植新生事物。
⒊
【扶手】手可以握著當倚靠的東西,如枴杖、樓梯旁的欄杆、公共汽車上的把手等。
────────────────—
扶fū 1.古代長度計算單位。並四指的寬度為一扶。
────────────────—
扶pu 1.見"扶服"。
心:心的原义是指人或动物的心脏,又引申指心意、心思、内部、中心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10410次)
心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6668,第10卷下,心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375第01
心
(象形。據甲骨文和小篆,中間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絡。本義:心臟)
同本義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說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著脊第五椎。形如蓮蕊,上有四系,以通四髒。心外有赤黃裹脂,謂之心包絡。
其祀中霤,祭先心。--《呂氏春秋》
順我,即先刺心;否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禍;隱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寫);心肝肐蒂(心肝寶貝);心氣(中醫指心臟的功能);心繫(系懸心臟於胸腔中的筋脈);心脾(心臟與脾臟)
內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陽止,女心傷止。--《
心xīn
⒈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臟器:~髒。
⒉習慣上將思想的器官和思念、感情等都說成"心":~思。~情。~得。熱~。談~。開~(歡樂)。用~學習。一~一意。無貪財之~。
⒊中央,居中的:中~。核~。河~。圓~。
⒋星宿名,也叫"商"。二十八宿之一。
⒌[心計]計謀。
⒍[心術]居心(多含貶義):~術不正。
⒎[心目]想法和看法。
⒏[心胸]
1氣量,胸襟。
2志向,抱負。
⒐[心理]
1感覺、情緒、思維等活動的總稱。
2人的想法、內心活動情況:他的~理狀態好嗎?
⒑[心腹]
1出自內心的,真心實意:~腹話。
2〈喻〉要害,嚴重:~腹之患。
3〈喻〉親信的人:這人是他的~腹。
⒒[心照]彼此心裡明白:~照不宣。
⒓[心弦]因外界的影響而激起的內心情感:扣人~弦。
⒔[心虛]
1做了壞事或錯事常常驚怕:做賊~虛。
2氣餒,缺乏自信。
斐:斐字的含义是指多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或者指在文章上的成就突出。另外,常见词语斐然、斐尾、斐炳、斐斐等也都是指有文彩或文彩鲜明。(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83240次)
斐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5694,第09卷上,文部第2字 [康熙字典]:页477第10
斐〈形〉
(形聲。從文,非聲。從「文」,表示與文飾、彩飾有關。本義:五色相錯的樣子)
同本義 [colorful]
斐,分別文也。--《說文》
君子豹變,其文斐也。--《易·革》
有斐君子。--《禮記·大學》。註:「有文章貌也。」
斐然成章。--《論語》
萋兮斐兮。--《詩·小雅·巷伯》
有文采的 [grand literary]。如:斐爾(斐然。有文采的樣子);斐然成章(富有文采,文章可觀)
斐 fěi
⒈有文采:文辭~炳(炳:鮮明)。
⒉
【斐斐】
1有文采的樣子:藻麗辭理,~ ~有光(理:條理)。
2很輕的樣子:~ ~雲氣。
────────────────—
斐fēi 1.姓。春秋時晉國有斐豹。見《左傳.襄公二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