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安帮梅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安帮梅算命,安帮梅名字测试,测名字安帮梅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安帮梅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安 | 安 | ān | 土 | 6 | 安詳平凡,一生清雅,口快性剛,克父命,子孫興旺,幸福之字。 (吉) |
帮 | 幫 | bāng | 水 | 17 | (吉) |
梅 | 梅 | méi | 木 | 11 | 小心愛情厄,吉凶分明,出國成功隆昌,自殺不幸,一生多災。 (吉) |
安:安是平安、安定的意思。它指两个方面的平安,安定。首先是国家、社会的安定、稳定,是与动荡、离乱相对立的。另一层意思是指个人对环境或事物感到安适、满足或习惯,有安全、舒服的意思,是与危险,不适应相对的。由此看来,安是朝野上下都期望的局面和情境。旧时此类吉庆语有平安如意、竹报平安、岁岁平安、四季平安、安居乐业等。 人名用安字,多取前一层意思,表示抱负或期望。(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52310次)
安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4555,第07卷下,宀部第24字 [康熙字典]:页282第08
安〈形〉
(會意。從「女」在「」下,表示無危險。本義:安定;安全;安穩)
同本義
安,定也。--《爾雅》
共給之為安。--《莊子·天地》
好和不爭曰安。--《周書·謚法》
心皆安下切上。--《儀禮·少牢禮》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辭下》
居安思危。--《左傳·襄公十一年》
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然後得一夕安寢。--宋·蘇洵《六國論》
謝莊遂安。--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安睡;安寢;安抵(平安地抵達);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穩穩)
⒈平靜,穩定:平~ 。 ~定團結。
⒉使平靜,使穩定:~慰。~民。
⒊處理,放置,裝設:~排。~置。~裝。~機器人。
⒋存著,懷著:~心賴賬。
⒌治理:治~。~天下。
⒍疑問詞。哪裡?怎麼:而今~在?~能見死不救?
⒎電流強度單位名稱,安培的簡稱,代號A。
帮:意为帮助,物体两旁或周围的部分,群,伙,集团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6730次)
帮字出处:[康熙字典]:页332第12
帮
(形声。从巾,邦声。“巾”。从“巾”字多与布帛有关。本义:鞋的边缘部分)
同本义 [uppers (of a shoe)]
用纤指将绣帮儿弹。――元·乔吉《赏花时·睡鞋儿》
又如:帮子,帮儿(鞋帮)
泛指物体两侧或周围的部分 [side]。如:船帮;床帮;桶帮
伙,群 [band;clique;gang]。如:匪帮;茶帮;丝帮;帮会;青帮;红帮
[量词]∶一群人,一伙人 [group]
东壁店里,午后走了一帮客。――《老残游记》
又如:来了一帮孩子
白菜等蔬菜的外部厚硬叶 [outer leaf]。如:菜帮;帮子
帮
帮助 [help]。如:你帮我,我帮你;帮人(做佣人);帮衬(帮忙补衬)
从
帮 bāng
①帮助。
②从事雇佣劳动:~工。
③物体两旁或周围的部分:鞋~。
④某些蔬菜外层的叶子:老白菜~子。
⑤群;伙;集团:匪~。
⑥量词:一大~老同学。
⑦帮会:青~。
【帮腔】
①戏曲音乐中与的帮和唱腔形式。其作用不仅是陪衬或代替管弦乐伴奏,而主要是描写环境,加强舞台气氛。又称托腔或接声。
②比喻帮助、支持别人,替别人说话:你不要给他~了。
【帮闲】
①文人受他人豢养,给他人装点门面,为他人效劳。
②帮闲的文人。
【帮凶】
①帮助行凶作恶。
②帮助行凶作恶的人。
梅:梅树。象征美丽、坚定。意为志向高洁、清雅脱俗。(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250750次)
梅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3403,第06卷上,木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页528第08
梅
(形聲。從木,每聲。本義:楠木)
同本義 [nanmu (Phoebe zhennan)]
其木多梅梓。--《山海經·中山經》
有條有梅。--《詩·秦風·終南》
墓門有梅。--《詩·陳風·墓門》。按,子青不可食。
梅樹 [Japanese apricot;plum]。薔薇科,落葉喬木,少有灌木。早春開花,後生葉芽。花以白色、淡紅色為主。氣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時為青色,成熟後一般呈黃色,味極酸
靈山其木多桃李梅杏。--《山海經·中山經》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
梅(梅、梅)mei
⒈落葉喬木。早春先開花,後生葉,花有白、紅等色,香味濃。果實青色,熟時黃色,味酸甜,可吃或制蜜餞、果醬等。未成熟的果實,加工製成"烏梅",供藥用或飲料用。也特指梅花或梅的果實:臘~。望~止渴。
⒉[梅雨]也叫"黃梅雨"。初夏時,江淮流域常有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名。又因空氣潮濕,器物易生霉,故又名"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