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包薰颍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包薰颍算命,包薰颍名字测试,测名字包薰颍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包薰颍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包 | 包 | bāo | 水 | 5 | 一生清雅伶俐,謀為出眾,中年成功隆昌,晚年勞神。 (吉) |
薰 | 薰 | xūn | 木 | 20 | 衣厚食豐,秀氣巧妙,清雅榮貴,官運旺,出國之字。 (吉) |
颍 | yǐng | 水 | 15 | (吉) |
包:本义:裹。(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830次)
包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5784,第09卷上,包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150第27
包
(會意。小篆字形,外邊是「」。中間是個「巳」字,「像子未成形」。「」就是「包」的本字。本義:裹)
用紙、布等裹東西 [wrap up]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詩·召南·野有死麇》
草木漸包。--《書·禹貢》
包有魚。--《易·姤》
包之以虎皮。--《禮記·樂記》
又如:紙包不住火;包纏(包裹纏繞)
包含,包容。裡面含有 [contain;include]
舉一滴可包陵谷。--唐·李朝威《柳毅傳》
皆包在諸谷中。--宋·沈括《夢溪筆談》
又如:把小費包在內;包涵(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飾;遮蓋;原諒,寬容)
包圍。四面圍住 [
包 bāo
1用紙、布等裹東西:~雜誌。
2裹好了的東西:郵~。
3裝東西的口袋:背~。
4量詞:一~糖。
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身上起了一個~。
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
7圍繞:從兩面~抄過去。
8容納在內;總括在一起:~含。
9承擔任務並負責完成:承~。
十擔保:~您滿意。(11)約定專用:~車、~廂。(12)姓。
【包庇罪】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機關或有關組織作假證明,幫助其掩蓋罪行,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事先有通謀的,應以共同犯罪論處。
【包藏禍心】心裡暗藏著壞念頭。又作包藏奸心。
【包藏奸心】見【包藏禍心】。
【包產到戶】中國實施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組織形式之一。一般以戶為單位,根據承包的土地、生產工具、技術及勞動力等條件制訂出產量指標並負責完成。
【包涵】請人原諒的客套話:招待不周,請諸位~。
【包攬】包攬過來,全部承擔:~一切。
【包羅萬象】包容一切。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展覽會可真是~,無所不有。
【包容力】承受力。
【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轄市。位於內蒙古中部偏西,北依大青山,南臨黃河,在土默川和後套平原之間。是全區經濟中心。工業以鋼鐵冶煉和機械製造為主導產業,有之稱。
【包廂】某些影劇院設在樓上的單間席位,一間有幾個位置。
【包拯】(999-1062)北宋大臣。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進士出身。曾任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事,三司使等。為官清廉,執法嚴正,不避權貴。後世稱為。有《包孝肅奏議》。
────────────────—
包pao 1.通"庖"。廚房。 2.通"匏"。參見"包瓜"。
────────────────—
包fu 1.包來,地名,春秋時莒邑,在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北。 2.包丘,複姓。亦作"苞丘",即浮丘。楚有包丘子,與李斯同事荀卿。見漢桓寬《鹽鐵論.毀學》。
薰:指一种香草。也通熏“。(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110次)
薰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0294,第01卷下,艸部第55字 [康熙字典]:页1062第46
薰
(形聲。從艸,熏聲。本義:蕙草)
香草名。即「蕙草」,又名「零陵香」 [holy basil]
薰,香草也。--《說文》
薰草,蕙草也。--《廣雅》。按,即今零陵香。
葉曰薰,根曰薰是也。--《離騷》王逸注
一薰一蕕。--《左傳·僖公四年》
浮山有草焉,名曰薰。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山海經·西山經》
腐鼠在壇,燒薰於宮。--《淮南子·說林》
又如:薰蕕(薰和蕕。一種香草和一種臭草;比喻美醜、善惡或君子、小人等);薰燧(焚燒香草以取香);薰草(即蕙草。俗名佩蘭)
香氣、香味 [aroma;fragrance of flowe
薰xūn
⒈〈古〉指一種香草:一~一蕕(蕕:一種臭草)。
⒉花草香:草~。
⒊通"熏
⒈
⒉"。火煙,熏烤:~歇燼滅(煙停息,余火滅)。
────────────────—
薰xūn
⒈薰烤,用煙霧或氣味接觸物品:~肉。~魚。~蚊子。牆~黑了。茉莉花~茶葉。
⒉火煙:金爐揚~。
颍:颍河,发源于河南省登封,流到安徽省正阳关入淮河。(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6180次)
颍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410第45
颍
(形声。从水,顷声。本义:水名。颍河,淮河最大的支流)
同本义 [Yin River]
颍,颍水,出颍州阳城乾山东入淮。――《说文》
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至安徽流入淮河
姓
颍yǐng颍河,发源于河南省登封,流到安徽省正阳关入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