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伍楚焉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姓名测试伍楚焉算命,伍楚焉名字测试,测名字伍楚焉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伍楚焉的含义。
汉字 | 繁体 | 拼音 | 五行 | 笔划 | 姓名学解释 |
伍 | 伍 | wǔ | 土 | 6 | 英俊佳人,理智充足,勤儉勵業,名利雙收,榮幸之字。 (吉) |
楚 | 楚 | chǔ | 金 | 13 | 一生清雅,智勇雙全,中年吉祥隆昌,晚年勞神,出國之格。 (吉) |
焉 | 焉 | yān | 土 | 11 | (凶) |
伍:1、五的大写;2、〈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一伍;3、〈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一伍。(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8750次)
伍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5042,第08卷上,人部第119字 [康熙字典]:页95第20
伍
(會意。從人,從五。五人為伍。本義:五人構成一個集體)
同本義 [five persons]
伍,行伍。--《廣韻》
五人為伍。--《管子·小筐》
會其什伍而教之道義。--《周禮·天官·宮正》
先偏後伍。--《左傳·桓公五年》
林不狃之伍。--《左傳·哀公十一年》
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士兵五名編為一伍 [five soldiers]
全伍為上。--《墨子·公輸》
破伍次之。
又如:伍伯(即伍長。古軍隊中五人為伍,一伍之長稱伍長);伍什(指部隊);伍老(伍長);伍壯(指鄉武裝丁壯);伍部(伍長);伍乘(同乘共伍的士卒)
古代民戶編製單位。五家編為一伍
伍 wǔ
⒈"五"的大寫。
⒉〈古〉軍隊編制,五人為一伍。〈引〉軍隊:隊~。入~。退~。
⒊〈古〉一種居民組織,五家為一伍。
⒋同類,一夥:羞與為~。
楚:意为清晰、整洁,茂盛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75860次)
楚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3831,第06卷上,林部第4字 [康熙字典]:页539第23
楚〈名〉
(形聲。從林,疋聲。本義:灌木名。又名荊,牡荊)
同本義 [thistle]。落葉灌木,開青色或紫色的穗狀小花,鮮葉可入藥,或小喬木,枝幹堅韌,可做杖
楚,叢木也。一名荊。--《說文》
言刈其楚。--《詩·周南·漢廣》
不流束楚。--《詩·王風·揚之水》
夏楚二物。--《禮記·學記》
楚撲長如笴。--《儀禮·鄉射禮》
民無箠楚之憂。--《漢書·漢延壽傳》
又如:楚棘(荊棘);楚焞(古時占卜用以灼龜的木棒。以荊木製成);楚藿(用荊條做的捕魚籠);楚楚(叢生的樣子;鮮明的樣子);楚木(叢生之木);楚林(叢林)
周朝時國名 [Chu state]
楚 chǔ
1痛苦:苦~。
2周朝國名。
3五代時十國之一。
4指湖北和湖南。特指湖北。
5姓。
【楚才晉用】楚國的人才被晉國使用。比喻人才外流。
【楚辭】
1西漢劉向彙集的戰國楚人屈原、宋玉等的辭賦總集。
2戰國時楚國辭賦的統稱,主要指屈原的作品。
【楚弓楚得】指雖然丟了東西,但得到者卻仍是自己的人。比喻權利不外移。
【楚漢戰爭】劉邦戰勝以項羽為首的西楚勢力、重新統一中國的戰爭。前年,秦亡。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劉邦聯合反項羽的地方勢力,與項羽爭霸於滎陽、成皋(今河南滎陽)一帶。前206年劉邦圍攻項羽,項羽敗退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殺身亡。劉邦統一中國,建立漢朝。
【楚囚對泣】原指封建士大夫在國破家亡的境況下,毫無辦法,只能相對流淚。後用來形容頹喪悲觀,振作不起來。
【楚莊王】(-前591)春秋時期國君。羋姓,名旅(又作呂、侶)。前613-前591年在位。曾整頓內政、興修水利,用兵屢勝,國勢大張,成為代晉而起的霸主。
────────────────—
楚chǔ
⒈荊,也叫"牡荊"。落葉灌木。花小淡紫色。鮮葉及果實可供藥用。枝幹堅韌,可供編織。
⒉打人的荊條。〈引〉打。
⒊清晰,整潔:清~。
⒋痛苦:痛~。苦~。酸~。
⒌周代諸侯國名。戰國時期七雄之一。原先在今湖北、湖南,後來擴展到河南南部及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等省。
⒍[楚楚]
1茂盛的樣子。
2鮮明、華美的樣子:衣冠~ ~。
焉:代词。相当这个、于这个。(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30次)
焉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2478,第04卷上,烏部第3字 [康熙字典]:页672第21
焉
(象形。小篆字形。像鳥形。本義:焉鳥)
鳥名 [a kind of bird]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見蒼翠一林,其中則楮煙墨宇,椒櫪坎地,群焉胙充,飛而不舉。--唐·黃滔《唐城客夢》
通「顏」。額 [forehead]
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荀子·非相》。高亨云:「焉,蓋顏之借字。」
焉
表示指示,相當於「之」 [it]
草木無知,叩焉何益?--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如:心不在焉
哪裡或那裡 [where]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焉,代詞,那裡,指南海。)--清·彭端淑《為學一
焉yān文言用字。
⒈代詞。相當"這個"、"於這個":心不在~。時人異~。
⒉疑問詞。怎麼,什麼,哪裡:~能如此?面目美好者,~故必知哉(故:原故。知:智)?其子~往?
⒊於何,在哪裡:且~置土石(置:放)。
⒋連詞。乃,就,則:若赴水火,入~焦沒耳。
⒌助詞:有厚望~。寒暑易節,始一反~。少~,月出於東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