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经典名句寄语》
1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 . 2025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 .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4 . 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5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7 . 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8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0 .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1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2 .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13 . 生命 ,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14 .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5 .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6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7 .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18 .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19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 . 2025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
21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2 .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3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4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5 .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强。物牡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26 .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27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28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9 .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0 . 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31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2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33 .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
34 .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35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6 .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
37 . 多言数**,不如守中。
38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9 .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0 .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1 .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42 . 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43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4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5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6 .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不如守中。
47 .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8 .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49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0 . 有,是万物之所始;无,是万物之所母。
Time: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