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说说》
1 . 流水不**,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2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4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7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8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
9 .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10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1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12 .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13 .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4 . 202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15 . 勿以**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6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17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9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0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21 .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2 .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23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4 .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25 .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26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7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28 . 20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9 .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30 . 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 ,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包法利夫人》
31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龟虽寿
32 . 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变形记》
33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34 . 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 的味道。——《喧嚣与**动》
35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6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37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38 . 2025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9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0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1 .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42 .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43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4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5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6 .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47 .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8 .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49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0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Time: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