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音乐的词语说说》
1 . 2025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2 . 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3 . 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4 . 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5 . 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6 . 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 之极。
7 . 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8 . 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9 . 2025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 . 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11 . 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12 . 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13 . 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14 . 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15 . **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奢极侈的享乐。
16 . 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7 . 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18 . 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19 . 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20 . 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声。
21 . 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22 . 2025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3 . 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24 . 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5 . 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26 .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27 . 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28 . 2025桑间之音:指**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29 . 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30 . 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31 . 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32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33 . 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34 . 2025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5 . 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36 . 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37 . 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38 . 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39 . 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40 . 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41 . 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42 . 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43 . 2025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44 . 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45 . 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46 . 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化。
47 . 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48 . 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49 . 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50 . 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Time: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