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此症与西医所称之疝痛不同,乃纯粹根据中《止园医话》病症卷 二、杂病类 疝

止园医话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止园医话

止园医话 - 病症卷 二、杂病类 疝

止园医话

病症卷 二、杂病类 疝

疝此症与西医所称之疝痛不同,乃纯粹根据中医书之病名,不可误解以西医疝痛意义之解释,与中医不同故也。

【原因】中医书谓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又云疝病不离乎肝,故认定疝属月千病,细考西医书所称风气疝痛,胆石疝痛,睾丸炎,歇尔尼亚等病名,均与中医所称之七疝略相似,然皆不能吻合,且此症除肾子睾丸肿痛,牵引少腹作痛,人皆知为疝病外,其内疝数种,中医书虽皆说明,然浅学之医,临症多不能认识,故不得不特别表明之。

中医七疝名目,不无离奇,然有一部分可取,且为西医未经发明者,学者可细参之。

【症候】此症除肾囊、肾子肿痛,牵引少腹,或肾子不痛只肿大,人皆目为疝气,勿庸详述外,其内疝症状之不易认识,而又恒见者,则为患者腹内时觉聚有有形之物,或横或竖,或一或二。

病发作时,直向上冲,或绕腰腹作痛,(向上冲痛者居多)且令人呕逆闷厥,上冲胃皖,吐酸填胀,痛苦万状,然忽而消灭,立时诸症皆失,归于无形,一如平人。

腹内上冲之时,状类黄瓜,一直冲犯胃脘,头眩眼黑,呕逆气厥者极多。

如此反复发作,常年累月,致令患者全体衰弱,脉多弦实有力,体温多不高,但发作时,亦有寒热往来,及有四肢厥逆者,寒热虚实,务宜细辨,皆内疝也。

参看后列吕新甫先生医验。

此内疝病状发作时,类似歇斯的里症,(脏躁)然歇斯的里,系精神病,腹内并无有形硬物上冲心口,内疝发作时,则有有形之物上冲,可以分别,二症不可误认。

【治法】肾子睾丸肿痛俗名偏坠即副睾丸炎,或牵引少腹奇痛。

有将睾丸引缩入少愎内者,痛不可忍。

此症西药可谓无用,麻醉亦不过一时有效,不能治愈。

中医治疝之药,率用川栋子、小茴香、青木香、橘核,荔枝核、山楂核、炒元胡等,轻症疝气,相当有效,甚则用附子,其效卓著。

然以余之经验,最效之方,则为附子与大黄合剂,此种用药系合大热大寒,同时并用,纵有古方,未免骇俗。

然余实已经过数十年之临床实验,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气之药中,即上列川栋子等药速收特效,不可思议,此治外疝之经验谈也。

四十年前因有患疝气之赵得胜者,(第五镇辎重营前队副兵)病发作时,二睾丸完全缩入少腹内,痛苦异常。

记得最重之一次,病凡十馀日,中西医治疗无效,气息已微,全身皆厥,六脉皆绝。

正呈报病重矣。

经医官长等复诊,均无效,不得已,余与副医官刘全禄君,合议以附子五钱,大黄三钱,合于川栋子、小茴香、橘核、荔枝核、青木香、小青皮等药中与服。

不意眼下此药,大见奇效,患者已能呻吟,四肢亦渐温暖。

一日连服二剂,第二日,已能言语转动,且思饮食,(已数日因呕逆不进食物)脉亦渐渐恢复,如此奇验,竟出意料之外。

此后每日即照原方,(附子、大黄各二钱)连服六剂,竟而痊愈。

自此以后,四十年中,凡遇他人不能治之睾丸肿痛,或缩入少腹,不论如何危笃,一用此方,无不立效,从无一例失败者,故特定为治此症之标准方也。

其治内疝之方,只要认定确系内疝上冲,即以川栋子、小茴香、吴茱萸、小青皮、青木杳,寒则可酌用附子,纵有实热之症,然绝不可用人黄,此与外疝不同之点。

再参与加减之逍遥散等,无不奏效也。

兹录内疝、外疝二医验于下,以资印证。

【医验】吕新甫先生,住德县文庙前街,年七十馀岁,久患内疝,时发时愈,其病状系于病将发作时,先觉腹内左右,有两条如黄瓜状有形之物,一齐上冲胸脘,直至心口,以手按之可得,因而头晕、心乱、填胀欲死,遂即呕吐,疼痛,瞀乱异常,经过一、二日,腹内硬物,渐渐消散,即化为乌有,一切病状,亦俱消失,有时亦觉有一条有形硬物上冲,饮食起居,又恢复原状矣。

如此拖延,已六,七年之久,经过各医诊治,并未认定病名,殊属町笑,其治法率以消导顺气者居多,尤以降气之药,几乎每剂必备,并无丝毫效验,中间经过西医与以麻醉止痛刑,三日治疗,病势特别加重,闻系盐莫,每日三包,不但不能减轻痛苦,且又自汗不止,高年之人,非常危险。

余适于民国九年回籍,为长子结婚,先生乃延余诊治,余诊脉见两手弦实,毫无中和之气,参以病状,决为内疝,肝逆犯胃。

数年痼疾:经过多医并未认定病名,危哉。

乃为处方如下:第一方,熟附片一钱、川楝子三钱、小茴香三钱、青木香一钱、小青皮一钱、桃仁一钱、吴茱萸二钱、淡干姜一钱、橘核二钱、枸杞子一钱、炒白芍二钱姜引。

服第一方立见效,因来诊时,正值病发,服药后,立见消散。

据病人自述,自有此症以来,服药已四、五百剂,无一次立见大效者。

分服此药,病才半日,即消散,每次病发,必三、四日乃消散。

乃连服三剂,又与第二方:

第二方,川楝子三钱、小茴香三钱、豆蔻仁三分、青木香一钱、小青皮一钱、桃仁一钱、杵去皮尖吴茱萸二钱、炒白芍二钱、淡干姜三钱、橘核二钱、荔枝核二钱,姜引。

此方约服十馀剂,完全病愈,先生寿至耄耋,此症愈后,复经过多年,永未再发。

余以此症甚多,最不易确认,故录此一案,以告学者。

薛荫槐君,住德县大寺街,年二十馀岁,于民国十二年患疝气,右睾丸肿痛特甚,先经医治,原方为川栋子、小茴香、荔枝核、橘核等普通治疝气等药,愈治愈甚,乃请余诊治。

病者来时,不良于行,门坎几至不能迈过,则其肿痛可想而知。

余认定此外疝症也,即与经验良方一剂,立见大效,痛减大半,五剂痛肿全消,完全病愈。

兹录验方于下:熟附片二钱、川楝子四钱、荔枝核二钱、山楂核一钱、小青皮二钱、熟大黄二钱、小茴香二钱、橘核一钱、炒元胡一钱,姜引煎服。

此余经验多年之特效方也,凡痛引少腹,睾丸缩入腹内,痛不欲生,或睾丸肿大,痛不可忍等极剧烈之疝气,无不立奏奇效。

然减去附子与大黄则不效,其他各味,不过辅佐药品,然亦不可妄为加减。

惟附子与大黄之分量,不必一律,医者须斟酌病人之强弱,及病势之轻重,寒多或热多,与其脉象,临时酌定,大约自一钱至三、四钱不等。

例如病者脉沉细,现寒象,则附子可用一钱五,大黄可用一钱,以此类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但附子大黄,必须并用,缺一不可,则为一定不易之理,万勿犹豫,致减本方效力也。

小便短少,附子可少用,然不可完全减去。

外疝一症,往往有原因花柳病者(梅毒性),应先以西药注射,根本治其原因,则本病自愈。

不但此也,凡一切病症,如有此种原因,必令患者速入专门医院,施行注射疗法,不可徒以中药治疗,耽延时日,此亦中医应有之认识,但中医对梅毒性病症,何由确认,是必对于西医病理,详细研究,自求新知,固不待言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止园医话》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疝此症与西医所称之疝痛不同,乃纯粹根据中《止园医话》病症卷 二、杂病类 疝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