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新读
齐国名相(1)
大国的强盛,离不开肱骨之臣的努力。
为了齐国的强大,他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是他们造就了东方大国的荣耀。
知音鲍叔牙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他年轻的时候,与鲍叔牙交往甚密,因而鲍叔牙知道他贤明且有才干。
管仲家贫,经常受到鲍叔牙的接济,鲍叔牙对此从来没有过怨言。
不久,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两人各为其主。
后来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接着便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也为此被囚禁起来。
于是鲍叔牙多次向齐桓公举荐管仲,最终受到齐桓公的赦免并得到了重用。
管仲说:“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每次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反而使他陷于窘境,更加困顿不堪,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却认为是我正时运不济。
我曾多次做官,但都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
我曾经多次打仗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
公子纠失败,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
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己置于管仲之下。
于是他的贤良也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鲍叔牙死后,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为相
管仲出任齐相后,凭借着齐国地处海滨的有利条件,注意流通货物,积聚财富,逐渐使得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兵力也更加强盛。
他常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他顺应百姓意愿,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所以他的政令特别容易推行。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使国家逢凶化吉,使战斗反败为胜。
他能够分别轻重缓急,知道慎重地权衡利弊得失。
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南袭蔡国,管仲却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楚国不向齐王纳贡。
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一逼一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
管仲为相后,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
他娶了三姓女子,还越级使用国君的礼节,但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
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才得以继续称霸。
三朝元老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人。
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生活节俭又勤于政务,在齐国受到人们的敬重。
即使在他做了齐国国相之后,也不常吃肉,妻妾也不让穿丝绸衣服。
在朝廷上,国君如果表扬了他,他也不喜形于色,仍是十分平静的样子;如果不赞许他,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执行命令时,如果国君政策清明,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反之,就有选择地执行命令。
因此,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之后,他的名声渐渐显扬于各国诸侯。
知错能改
越石父是个贤才,但因为犯罪而被人囚禁。
晏婴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一开车驾的左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把他拉回了家。
由于晏婴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径直走进了内室,并过了好久也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婴绝交。
晏婴很不解,匆忙整理好衣帽问道:“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了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
越石父说:“你这话不对。
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就会得到伸张。
当我被囚禁时,那些人不解我,因而,即使受到委屈我也不觉得怎样。
而现在,您是因为知晓我的长处才把我赎买出来,可以说是了解我的,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我还不如再回去坐牢呢。”
晏婴恍然大悟,于是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