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全球通史》第二十八章 两极分化的结束

全球通史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 - 第二十八章 两极分化的结束

全球通史

第二十八章 两极分化的结束

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

我们的利益才是永久的。

帕默斯顿勋爵

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一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一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

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种全球地方主义是1500年以前的数千年中世界事务的特点。

一、美苏全球霸权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这是对包括西欧和东欧在内的整个欧洲大一陆的生动描绘。

西欧和东欧都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弄得荒芜不堪、民穷财尽。

这两个地区在战后都不得不向两个新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寻求支持。

在军事方面,西欧依靠美国组织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东欧则依靠苏联组织的华沙条约组织。

在经济方面,西欧依赖于由美国提一供资金的马歇尔计划,而东欧则依赖于经济互助委员会,从理论上说,这个委员会的任务是输送苏联援助的物资,但实际情况正相反。

这种形势与人们所熟悉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占优势的欧洲全球霸权的格局惊人地相反。

19世纪和20世纪初时,全世界的人已习惯于整块整块的大一陆为欧洲列强所瓜分,并开始认为这几乎就是事物正常秩序的一部分。

但这时,发生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划分成两大势力范围;同时,欧洲的殖民地不管帝国的首都同意与否,全都在摆脱欧洲的控制。

因此,在战后头几年中出现欧洲死亡的讣告并不令人奇怪。

欧洲这时与希腊化时代的希腊相似,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正如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施本格勒在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之后写下了《西方的衰落》一样,德国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目睹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更大的创伤之后写下《别了,欧洲历史》。

二、冷战的缓和

人们虽然不愿承认华盛顿和莫斯科的首要地位,但最终还是勉强地承认了,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面对冷战造成的压力和紧张局势,人们需要华盛顿和莫斯科的支持。

但是,冷战在愈演愈烈地进行数年之后(见第二十六章第七节),到1953年开始减弱。

一个原因是在晚年变得越来越多疑和强硬的斯大林于1953年4月去世了。

他的较年轻的继承者准备缓和国外的冷战和国内的独一裁统治。

与此同时,在美国,新的艾森豪威尔政一府正在取代杜鲁门政一府。

这也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因为艾森豪威尔能在朝鲜缔结和约,而杜鲁门则会由于国内的政治原因而认为这样做是极为困难的。

因此,1953年7月,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从而消除了国际紧张局势中最大的一个根源。

第二个月,苏联政一府宣布,它也掌握了氢弹的秘密。

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由于苏联掌握氢弹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战争已不再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方法,结果反而加强了和解运动。

众所周知,美国在比基尼岛上引爆的那颗氢弹相当于1500万吨梯恩梯炸药。

它比投在广岛上的那颗原一子一弹的威力还要大750倍,而那颗原一子一弹已炸死了78O00人。

1955年3月1日,丘吉尔在对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

它不仅威胁着象英国这样的小一柄一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

丘吉尔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

新的国际气氛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表现是1955年7月艾森豪威尔总统、布尔加宁部长会议主席、艾登首相和富尔总理在日内瓦举行了"最高级"会议。

这是自IO年前波茨坦会议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四巨头"会议。

虽然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实质一性一的决议,但气氛是热烈诚挚的。

仅美苏领一导一人能会面并进行友好的讨论这一事实便是前几年关系冻结之后的一大进展。

军事上的僵持局面与冷战的缓和一起立即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

人们越来越确信世界大战不大可能爆发;这一点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也缓和了各敌对集一团一的强硬态度。

西欧各国不再十分担心有苏联入侵的危险,因而也不再认为须如此依赖于华盛顿,而是更乐于制订并实施它们自己的政策。

东欧在较小的程度上也是如此,这多少说明了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发生一騷一乱的原因。

甚至在殖民地世界中也存在着这种影响。

英法远征苏伊士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们比纳赛尔软弱,而是因为他们不敢在一个有可能爆发氢弹战争的时代里冒点燃国际战火的危险。

同样,由于这一原因,西方列强没能援助匈牙利的革命者,苏联人没能对波兰的民族主义共一产一党一人采取军事行动。

大国受束缚的最明显的例子可在1962年的古巴危机中见到,这次危机的突然发生是因为美国通过空中侦察发现苏联正在古巴建造导弹基地,而且美国大部分地区不久就会在其射程之内。

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在一次引人注目的广播讲话中宣布,美国将采取断然措施来消除对美国的这一威胁,但是不会使赫鲁晓夫过于难堪,惹得他作出危险的反应。

肯尼迪宣布实行"封锁",禁止舰船将进攻一性一武器运往古巴,并要求苏联撤走战略一性一导弹。

但是,他没有要求取消卡斯特罗政权,也没有要求拆除古巴的防预一性一导弹。

当开往古巴的苏联船只改变航线时,当美国确信苏联油船未带进攻一性一武器而允许它继续前进时,很明显,这两个国家都不想打仗。

最后,10月28日,赫鲁晓夫宣布,他已下令将苏联导弹撤出古巴,并在联合国观察下拆除苏联设在古巴的所有基地,作为美国结束封锁并保证不入侵古巴的回报。

古巴危机再次表明,两个核大国都不敢采取以战争作为推进国策的工具的传统做法。

虽然对抗和平地结束了,但这是很侥幸的事——非常侥幸,因此,它捉使双方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而重新作出努力。

1963年8月5日,美国、英国和苏联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这一条约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欢迎,它们也都签署了这一条约,只有当时正在向美苏首要地位挑战的两个大国——法国和中国拒绝签署。

1967年2月,拉丁美洲14个国家签署了禁止制造、使用或拥有核武器的条约。

同一年,98个国家签署了禁止向环绕地球的轨道发射大规模毁灭一性一武器、禁止在月球或其他天体上安置这类武器、禁止任何国家将这些天体占为己有的条约。

1968年初夏,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签约的核国家不得向非核国家提一供核武器,禁止签约的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

这一条约于1970年3月5日开始生效,到这时已有47个国家签署。

这些条约都有助于极大地缓和冷战所造成的国际紧张局势。

三、西欧的独立自主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一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一性一。

显著增长的生产率、全面的繁荣和共同市场的建立使经济独立成为可能,使西欧具有能与美国相比的经济实力。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

从中古时代起,哲学家和政治家就提出了统一西欧的种种方案。

但实际上人们什么也没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对基于完全主权国家的国际秩序产生怀疑时。

20世纪20年代后期,法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考虑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

但是,大萧条的来临、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的侵略结束了欧洲一体化的任何可能一性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

1950年5月9日,问题有了突破一性一进展,当时,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辨模试验厂。

这一建议旨在将为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这四个国家所分割的莱茵河流域的煤铁资源合并起来,做到使战争象舒曼所说的那样"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

舒曼的建议立即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1951年4月18日,《欧洲煤钢联营条约》被签订,根据这一条约而成立的组织就称为"欧洲煤钢联营"(ECSC),它于1952年正式成立。

最早成员国有6个: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

这些成员国给了欧洲煤钢联营以决定价格、确定进出口税和分配原料的全部权力。

它们还成立了一个管理机构——高级委员会,其总部设在卢森堡市。

重大的政策一性一决议由经成员国议会选举产生的欧洲煤钢联营联合大会作出;各成员国之间的争端则由联营机构自己的法院解决。

欧洲煤钢联营在短期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它不仅去掉了联营成员国中煤、钢产品的所有关税,而且消除了各种限制,如定额、进出口许可证、差别一性一运价或价格级差等。

到1954年年中时,运过联营成员国边界的煤和钢比欧洲煤钢联营出现以前大约多40%。

但这仅仅是西欧一体化的开端。

下一步的行动是,1957年3月25日,6个成员国又签订了两项条约,建立了欧洲原子能联营(Euratom)和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即共同市场。

欧洲原子能联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将来同核大国之间的能源差距而做好必要的准备。

它包括共同进行原子能研究、自一由交换原子能情报和建立一个共同市场进行原子能装备及物资的贸易等。

欧洲原子能联营与美国的原子能委员会相似,所不同的仅在于它只关心将原子力量用于和平目的。

共同市场的建立更为重要,园为它的目的是将欧洲煤钢联营的工作扩大到所有产品和所有部门,在规定的时期内减少所有的内部关税,到196一9年12月31日时,取消所有这些关税,使6个成员国组成一个巨大的自一由贸易区。

这时,欧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这种一体化,一方面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引进美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1950年至1964年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7.1%、5.6%和4.9%,而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只有3.5%。

西欧经济力量不断增长的另一迹象是:1948年至1962年间,美国在自一由世界的黄金中所占的份额已从71%下降到40%,而西欧所占的份额则从15%上升到44%。

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

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尤其如此,戴高乐在各个领域里都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这一点在1963年他不批准英国加入共同市场的申请时得到了清楚的证明。

起初,英国拒绝加入共同市场,一方面是因为如果它加入,就意味着放弃它与英联邦的优惠贸易协议,一方面是因为它历来不愿意与欧洲大一陆牵连在一起。

丘吉尔曾对众议院这样说:"我们和它们意见相同,但不属于它们。

"因此,1960年,英国组织了更具限制一性一的欧洲自一由贸易联盟(英国、瑞典、挪威、丹麦、奥地利、瑞士和葡萄牙),称为"外七国",以区别于"内六国"。

这一联盟规定,逐步取消内部关税,但和共同市场不一样,它没有规定超国家的控制手段和协调手段,也没要求对外部世界设立一种共同的关税。

"外七国"并未有效地起作用,这反映在英国较低的经济增长率中。

1962年,英国开始进行谈判,要求加入"内六国",但有关英联邦经济关系的问题引起了麻烦。

另外,还有政治上的难题,戴高乐在1963年1月不批准英国的申请时阐明了这一点。

他解释说,如果让英国及其"外七国"伙伴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

"这是不能接受的;他想要的是一个由他扮演领导角色的"严格的欧洲组织"。

戴高乐的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和核武器的独立自主方针同样具有决定一性一。

美国的决策者们希望北约组织的军队装备常规武器,而美国仍准备在必要时用其强大的核突击部队进行干涉。

戴高乐拒绝了这一战略,因为它使决定一性一力量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而且只有华盛顿才能决定什么时候使用这种力量。

因此,他着手发展法国自己的核武器和空中突击部队,以便及时得到核潜艇和氢弹的支持,戴高乐认为核潜艇和氢弹是他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所必不可少的力量基础。

例如,1962年12月,他拒绝了麦克米伦首相和肯尼迪总统签订的有关建立一支配备带英国弹头的美国北极星导弹的北约组织核力量的协定。

对戴高乐来说,这有点象在受他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势力的支配,他讨厌受这种支配,尤其是因为他同罗斯福和丘吉尔战时的那种不幸关系。

同样,戴高乐拒绝遵守1963年7月美国、英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该条约禁止进一步在水下、大气层和外层空间进行核爆炸,这一点是法国不能接受的,因为它会妨碍法国核力量的进一步发展。

更引人注目的是戴高乐的不受约束的外交活动。

1964年1月27日,他不顾华盛顿的一再抗议,在外交上完全承认了共一产一党一中国。

三天后,他解释说,他只是在"承认世界的现状"。

他又说:"在这块(亚洲)大一陆上,不能想象会出现不牵涉到它(中国)的和平或战争;难以让人相信,没有中国的参加,也能缔结一个关于东南亚国家的中立协定,而我们法国人对缔结这样一个协定特别关心。

"因此,这位将军也在东南亚发起挑战,而美国当时正在那里用金钱、武器和军事代表一团一支持越南当局镇压越共的共产主义反叛者。

戴高乐确信,美国的这些努力注定要失败,美国人将被赶出去,正如法国人1O年前被赶走一样。

因而,他极力主张整个地区中立化,因为这将"驱除各种形式的外国干涉"。

这就是戴高乐对美国政策和美国领导地位的挑战。

而且,这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挑战,他派遣法国外交代表一团一和贸易代表一团一去拉丁美洲以及他自己访问墨西哥(1964年3月)的做法就证明了这一点;在访问墨西哥时,他着重强调了拉美各民族的共同传统和大国集一团一的"独立'。

196一9年,蓬皮杜接替戴高乐出任总统,他虽然没有戴高乐那么好斗,但也很有主见。

这一点在197O年初表现得很清楚,当时,他在美国向以色列提一供鬼怪式喷气式飞机之际同意将幻影式战斗机出一售给利比亚。

四、东欧赢得自治

在西欧不依赖美国而独立的同时,东欧正从苏联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

东欧之所以能有这种变化,也是由于美苏的军事僵局和冷战的缓和。

对东欧来说,另一重要因素是苏联领一导一人的变动。

斯大林的去世不仅在苏联国内事务方面,而区在苏联与其东欧卫星国的关系上,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新的、稳定的领导层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在莫斯科出现的。

最初,统治这个国家的是一个非正式的五人执政一团一——代表官僚机构的格奥尔基·马林科夫、代表老牌斯大林主义者的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代表军界的布尔加宁元帅、代表秘密警察的拉夫连季·贝利亚和代表一党一的机构的不太出名的尼基塔·赫鲁晓夫。

三个月中,这个执政一团一因贝利亚的下台而少了一人。

贝利亚下台前是秘密警察的首脑,因此他成为这个国家最令人憎恨、最令人畏惧的人,尤其是在斯大林于独一裁统治后期过分猜疑的几年中。

这时,他的同僚首先剥夺了他的权力,然后于1953年12月将他处决。

事实证明,这是苏联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虽然苏联的普通老百姓仍远远享受不到充分的个人自一由,但对深夜敲门和随即而来的槍决或流放到苦役拘禁地的担心已越来越小。

苏联领一导一人也比较安心了。

从此以后,他们若在经常一性一的政一府改组和清一党一运动中失去权力,已无须付出他们的一性一命,而是在被降职或发配到乡下以后屈居于默默无闻的地位。

在剩下的四位中执掌领导权的马林科夫将斯大林的发展军备和重工业生产的重点转移到为长期受到忽视的人民大众提一供更多的消费品方面。

他通过放宽政一府对集体农庄的控制、减少上交定额和增加农产品灼报酬来鼓励农民。

在对外事务方面;马林科夫准许卫星国享有更多的自治权,甚至还对西方列强作出愿意友好的表示。

他在向最高苏维埃发表的就职演说中宣布:"没有一个有争议的、未决的问题是不能通过和平手段来加以解决的。

……这就是我们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态度。

"

这一对内对外的缓和计划根本不能为好战、正统的斯大林主义者所接受。

他们联合各种力量,设法使马林科夫于1955年2月下台。

在经历接踵而来的权力斗争之后,军方最初居于支配地位。

布尔加宁元帅成为部长会议主席,柏林的征服者、曾被斯大林解职的末可夫元帅出任国防部长。

工作的重点重新回到了发展军备和重工业上,1955年5月中旬,各卫星国首次被聚合在一起与苏联结成正式的军事联盟。

该联盟称为华沙条约组织,它实质上是苏联及其卫星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尤其是对当时正在重整军备的西德作出的反应。

"

占优势的苏联军方不久就让位于逐渐获得政权的杰出政治家赫鲁晓夫。

他利用他在共一产一党一队伍中的权力基础,排挤掉了他的一个又一个同事。

到1958年3月时,他已接替布尔加宁出任部长会议主席,这样,他不但成为一党一的领袖,而且成为政一府的首脑。

这标志着"集体领导"这一过渡时期的结束;赫鲁晓夫这时成为斯大林的无可争议的接班人。

早在两年前,即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就已投过一颗震动整个共一产一党一世界的炸弹。

他在对苏联共一产一党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严厉指责已故斯大林的极度自负和恶劣透顶的背信行为及恐怖行径。

据说,他当时不时流泪,将这位前独一裁者描述为"有着病态疑心、极不信任他人的家伙",认为他应对官方屠一杀"数千名城实、无辜的共一产一党一人"的做法负责。

在发表这篇惊人的长达4小时的抨击演说的过程中,赫鲁晓夫还攻击斯大林篡改和歪曲正式的共一产一党一历史,甚至批评他的战争行为,指控这种行为导致惨重的失败,使死亡人数高得骇人。

感情奔放的赫鲁晓夫也许是被他自己的雄辩和长期受压抑的感情冲昏了头脑,泄露了比他打算说的还要多的东西。

无疑,其影响比他所期望或预料的更强烈、更深远。

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上列宁墓旁的陵墓中被挖了出来;他的塑像被砸碎;他的名字从苏联和东欧数千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和街道中被抹掉。

新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解冻"使艺术家和作家能享有更多的批评苏联社会的自一由。

以往一向被斯大林的亲信牢牢控制着的外国共一产一党一经历了一种逐渐削弱其意识形态和组织纪律的痛苦的反省。

"自一由的"、具有民族主义一精一神的共一产一党一领一导一人这时开始坚持自己的权利、反对过去亲克里姆林宫的一党一魁。

赫鲁晓夫的这颗炸弹的"影响"就是如此,这种影响同军事僵局和冷战缓解的催化作用一起,改变了苏联与其卫星国之间的关系。

大约早10年时,南斯拉夫爆发了东欧第一个反苏运动。

根本的问题是,已成为各国首脑的共一产一党一领一导一人是否还应继续服从克里姆林宫的纪律。

甚至在战争年代里,铁托已坚决主张各国政一党一要独立,并按照这一主张行一事。

战后,他继续这样做,并能不受惩罚,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南斯拉夫与西方海军强国接近。

更重要的是,铁托和东欧大多数共一产一党一领袖不同,他一直呆在自己的国家里,并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抵抗军;由于有了这支军队,他在战后几年中成功地反抗了斯大林。

例如,他认为苏联人不支持他对的里雅斯特的强烈要求,并把这种不支持归因于苏联人希望加强意大利共一产一党一的力量。

铁托宣布:"据说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我们也一直这样认为。

但是,我们现在要寻求一个公正的结局。

我们要求每个人都不受别人干涉。

我们不想因别人而遭受痛苦,我们不愿被当作国际交易中的贿赂。

"

莫斯科对这种有关共一产一党一和共一产一党一国家的独立的异端观点立即作出了反应。

"告诉铁托同志",苏联大使警告说,"如果他再允许对苏联进行这样的攻击,我们将不得不在报上提出公开批评进行回击,而且不承认他。

"这位持异端者拒不改变自己的主张。

相反,他又犯了更多的罪。

他批评了在南斯拉夫的苏联军官和官员的行为。

他还试图建立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联盟,不过,由于莫斯科命令保加利亚人退出,这一联盟未能成立。

当铁托发现自己正受到暗中监视时,他便让手下的特工人员盯住在南斯拉夫的苏联外交官和技术人员。

最后,1948年6月,共一产一党一和工人一党一情报局愤怒地宣布,将南斯拉夫共一产一党一开除出情报局。

但是,由于铁托在国内有牢固的地位,又从西方国家得到巨大的经济、军事援助,所以他没有屈服。

1949年底,东欧流行着一句俗话:"马克思是上帝,列宁是耶稣,斯大林是圣保罗,铁托是第一个新教徒。

"

这种新的异端邪说虽渐渐地传播开来,但仍须处于地下状态,因为苏联在东欧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权势。

而"铁托主义"——马克思主义词典中的一个新词——仍限于局部地区,正等待着有机会冲出来。

1956年,它的确冲了出来,因为那年出现的各种情况的结合对它很有利。

最猛烈的剧变发生在两个有着悠久的反苏传统的国家——波兰和匈牙利。

在赫鲁晓夫2月讲话的鼓舞下,这两个国家中出现了文人学士的讨论小组;接着,知识分子与口才较好的城市工人建立了联系。

1956年春、夏两季,匈牙利和波兰的事件经历了相似的进程。

但到秋天时,它们开始大不相同:匈牙利事件以武装起义和镇压告终,波兰事件的结果则是赢得了一定程度的个人自一由和国家的独立自主。

波兰最杰出的"民族"共一产一党一人弗拉迪斯拉夫·哥穆尔卡曾于1948年因铁托主义罪而被清除出一党一,到1956年春,又恢复了职务。

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在共一产一党一的中间阶层中得到传播。

波兹南(前普鲁土城市波森)的工人起义反映了波兰斯大林主义者的影响在不断减弱。

波兰的斯大林主义者被一个个地从一党一内主要位子上撤了下来,最后,这种危机落到了波兰出生的苏军元帅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头上,罗科索夫斯基当时还是波兰的国防部长和波兰政治局的成员。

赫鲁晓夫以前所未有的举动支持罗科索夫斯基,于1956年10月19日同苏联政治局内除两人外的全部成员一起匆匆赶到了华沙,与此同时,苏联红军也调动军队进行威胁。

但最后,正是赫鲁晓夫作出了让步,同意罢免罗科索夫斯基,同意哥穆尔卡于10月21日当选为波兰共一产一党一第一书记。

赫鲁晓夫之所以愿意遭受这一严重挫折,是因为他确信,哥穆尔卡是一位有主见但却忠实的共一产一党一人,他决不会转而投靠西方。

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在以后几年中,双方发展了一种互相满意的关系,波兰虽然越来越不依赖克里姆林宫而独立,但的确仍是共一产一党一国家,仍是华沙条约组织可靠的支持者。

在匈牙利,形势更加复杂。

一党一的领袖马加什·拉科西是一位犹太人,这使这一有反犹传统的国家中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他还是一位老牌的斯大林主义者,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内在匈牙利监狱里呆了16年,因而这时不愿与"民族主义的"匈牙利共一产一党一人分享权力。

于是,同在波兰一样,上层的变革受到了阻碍。

相反,下层爆发了革命,由于这一革命无法预测,因此,赫鲁晓夫向匈牙利派遣了苏联红军。

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开始出现一騷一动,当时,一大群示威者在波兰事件的激励下,要求拉科西辞职,让位给有民族主义思想的共一产一党一人伊姆雷·纳吉。

秘密警察的反应是向示威者开火,从而使抗议示威转变成一场鲍开的革命,这场帮命使纳吉一下子当上了总理,并使他作出了种种许诺、采取了种种行动。

而这些许诺和行动都是苏联人所无法容忍的。

为了抚一慰很快就不仅活跃于首都、而且还活跃于各省的示威者,纳吉邀请两位非共一产一党一人加入他的内阁,废除了集体化,宣布大赦反叛者,答应举行自一由选举,并说服苏联人将他们的坦克撤出布达佩斯。

这一切并没有满足革命者的需要,他们这时进攻共一产一党一总部,甚至不时袭击正在撤退的苏军。

这样做时,他们暴露了自己全力反共、反苏的立场。

和波兰人不同,他们并不满足于苏联势力范围内的自治。

相反,他们要求西方式的民一主,要求完全摆脱莫斯科或《华沙条约》的约束。

这些发展对苏联在东欧的安全体系构成了无法容忍的威胁。

11月1日,苏联人掉转坦克,重新开进了布达佩斯。

于是,纳吉总理立即直布匈牙利为中立国家,拒绝摸受《华沙条约》,并向联合国发出了呼吁。

外界没有给予任何帮助,因为美国正忙于总统选举,法国和英国正在远征苏伊士。

革俞者被势不可挡的力量制一服,以亚诺什·卡达尔为首的新的共一产一党一独一裁政一府宣告成立。

苏联人虽然能为所欲为,但付出了在道义和一精一神上遭受巨大失败的代价。

匈牙利工人和学生朝苏联坦克扔燃一烧瓶的情景使许多忠实的共一产一党一人及其同路人觉醒。

这与共一产一党一人原来所梦想的国际无产阶级兄弟关系相差太远了。

苏联人的做法对西欧知识界的震动特别大,西欧的许多知名作家和艺术家这时交出了他们的一党一证。

苏联人完全明白这种消极反应,急忙赔礼道歉。

在匈牙利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他们宣布,他们准备改变同卫星国之间的关系。

他们声称,他们的目的是以"国家主权、互利与平等"的原则为基础,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联邦",他们提议修改《华沙条约》,以便将苏联军队撤出东欧。

这既不是苏联人的仁慈,也不是他们玩世不恭的骗局。

相反,他们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作为无耻的干涉者和占领者遥遥无期地继续驻扎在东欧。

或许,19世纪的沙皇能经受住被全世界指责为东欧"自一由的刽子手"的责骂。

但对一个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来说,在一个有着大众交流媒介、世界各地人们的见解易于互相交流的时代里遭到这种指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

赫鲁晓夫逐渐改变对邻国的政策,直到与邻国建立起真正新的关系。

在这以前,各卫星国不仅被斯大林蓄意切断了同西方的交往,而且被他割断了相互间的联系。

此外,它们还因对苏联有利的各种不平等的贸易条约和发展协定而受到无情的剥削。

克里姆林宫让东欧不加区别、毫无经济意识地执行其"工业化、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命令。

在东欧这一地区,到处是斯大林的"累赘"——巨大的工厂,这些工厂很难弄到所需的原料,其产品也只有通过向工人支付标准以下的工资才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

因为许多新工厂按照莫斯科的命令从事军工生产,公众的负担越来越重。

甚至农业也因强迫实行集体化和强制种植诸如棉花和亚麻之类的经济作物而遭到破坏。

最终结果是,整个地区食物不足,消费品短缺,失业者很多,工资极低,生活水平相应地下降。

应该指出,所有这一切决定一性一地促成了普遍的动乱,最终导致了1956年的剧变。

1956年以后,这一模一式发生了迅速、重大的变化。

贸易条约和发展协定被重新商订,并被制订得更加公平合理。

各国都能逐渐对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进程作出自己的决定。

工业不必再同苏联或其他共一产一党一国家的工业结合在一起。

相反,其趋势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加独立,工业和农业的回旋余地更大,同西方的贸易更多。

例如,1960年至1964年间。

罗马尼亚同西方的贸易从占其全部贸易的20%上升到33%。

赫鲁晓夫也发现,有必要修订他为经济互助委员会制定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他曾希望经互会能成为苏联与东欧盟国和蒙古全面一体化的媒介。

后来,由于东欧国家反对莫斯科通过经互会指挥它们的经济计划,这种一体化未能实现;于是,苏联同东欧国家于1963年和1964年议定了一系列双边协定。

赫鲁晓夫认为,当他不能得到经互会范围的一体化这整块面包时,必须同意接受双边一体化这半块面包。

同这种经济上的缓和与放宽相对应的是文化领域中的缓和与放宽。

同西方国家缔结文化协定、减少对外国广播的干扰、增加旅游业、给外国记者以更大的自一由、允许更自一由地放映西方电一影、发行西方书籍和刊物——所有这些都可表明上述这一点。

由于这种总趋势非常明显,约翰逊总统于1964年5月23日宣布:"不再是一道铁幕。

而是有许多道铁幕。

每道铁幕的强度和厚度不同,因而能穿过它的光线和能在它后面增长的希望也不同。

……我们将继续建造一座座能跨越把我们同东欧分割开来的这一鸿沟的桥梁。

它们将是增加贸易的桥梁、思想的桥梁、访问者的桥梁和人道主义援助的桥梁。

"

1968年8月,由于苏联军队同东德、匈牙利、波兰和保加利亚军队一起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东欧的这种自一由化趋势一下子被完全改变。

入侵的原因在于,以亚历山大·杜布切克为首的一群共一产一党一革新主义者于1968年1月在布拉格发动了一场"民一主社会主义革命"。

当时,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享受到了出版、言论和出国旅行的自一由。

苏联入侵的动机可能是,他们十分害怕捷克新政权会渐渐断绝同东欧邻国之间的关系,而转向西方阵营。

无疑,他们害怕捷克新获得的自一由可能加强东欧人民大众对类似自一由的要求,从而危及现存的共一产一党一政权。

为了替入侵辩护,苏联人发表了所谓的"勃列日涅夫主义"。

在1956年的匈牙利危机之后,他们曾声称,他们的目的是以"国家主权、互利与平等"的原则为基础,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联邦"。

但这时,在1968年9月25日《真理报》的一篇文章中,苏联领一导一人实际上保留了入侵那些被他们认为正背离他们阵营的社会主义邻国的权利。

"社会主义世界体系中任何环节的削弱都会直接影响所有无法冷淡地看待这一点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向兄弟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尽一柄一际主义义务,为了保护自己的社会主义利益,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它们的确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反社会主义势力采取了行动"。

尽避苏联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并主张"到列日涅夫主义",但它在东欧的地位远没有斯大林时代那样高。

捷克斯洛伐克的舆论仍是一边倒地反苏,这一点在公开场合如国庆节和运动会上人们的大声嚷叫中得到证明。

即使是那些遵守《华沙条约》的国家,也保留了相当大的自治权,它们木支持苏联反对中国就是一个明证。

其时,南斯拉夫继续在东、西方之间沿着独立的中立主义道路前进。

罗马尼亚没有参与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它在对内、对外事务方面也是独行其是。

它同中国和阿尔巴尼亚这两个反苏国家有着友好的关系,同西德和以色列保持着外交关系——这一点与一些《华沙条约》成员国形成鲜明对照——而且,正在同美国发展更加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

196一9年8月,尼克松总统在罗马尼亚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利用访罗这一机会声明:"美国的立场是不仅尊重包括大国和小一柄一在内的所有国家维护自己民族地位的权利,而且尊重它们的主权和平等权。

"

五、中国向苏联挑战

当得胜的中国共一产一党一人于1949年建立他们的人民共和国时,他们立即得到了苏联的承认。

另外还有20个国家,包括英国和印度,也承认了这个共和国。

但是,美国继续把台湾的蒋介石流亡政一府当作中国的合法政一府。

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同北京的关系甚至在因朝鲜问题而公开决裂以前就已很紧张。

相反,1950年,莫斯科和北京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根据该条约的条款,苏联须帮助中国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和实现全面的工业化计划。

虽然苏联人提一供了条件优惠的贷款,但贷款毕竟还是贷款,而不是补助金。

中国为了偿还大量的资本货物、技术援助和军用物资,将自己一半以上的出口物运到了苏联。

1960年,这一中苏联盟开始出现破裂的迹象。

北京用攻击"南斯拉大修正主义者"、的略加掩饰的刺耳之言间接地批评了赫鲁晓夫,而莫斯科发言人则以对"教条主义者"和"左倾幼稚病者"的攻击来进行反击。

1961年10月,在苏联共一产一党一第22次代表大会期间,赫鲁晓夫和周恩来公开发生了冲突,周恩来离开大会,飞回了北京。

大约在这时,苏联人从中国召回了几乎所有的技术专家;1964年2月,中国人明确指责说,苏联人撤走了1,390名专家,取消了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

从中国人的观点看,最糟的是苏联人拒绝中国人分享他们的原子武器或制造原子武器所必需的技术资料和资源。

因此,这两个共一产一党一大国之间的不和发展到了彻底分裂的程度,包括不体面的诽谤,意识形态方面的谩骂和全球范围的公开竞争。

1964年初,一毛一泽一东对一个法国议会代表一团一说,赫鲁晓夫注定要垮台,1950年的中苏联盟也因"苏联在意识形态和其他方面一再违反条约"而无效。

共一产一党一世界中这一惊人的重大分裂的根源似乎一定程度上在于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在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

国家利益方面的问题由传统的物质原因造成,这些原因包括"生存空间"、边界划分和由不同的发展水平造成的不同的经济利益,等等。

苏联的版图相当于中国的两倍半,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哩24人,而中国则是190人。

分隔两国的2,000哩长的分界线在苏联地图上已得到一精一确详细的描绘,但在中国地图上,有些地段仍划为"未定界":帕米尔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区、穆尔河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一些岛屿以及与蒙古相接的几乎整个边境。

这些地区过去曾是中国帝国的一部分,19世纪被沙俄并吞了,现在共一产一党一中国要求收回。

在这些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发生了种种冲突,从而导致了相互间的强烈谴责。

196一9年3月4日,中国共一产一党一日报的一篇社论指责说,苏联人"认为沙皇一度占领的那些地区是他们的,而且,正将他们的领土扩张到沙皇未曾占领的地区。

他们甚至比沙皇还要贪得无厌。

"另一方面,苏联著名诗人叶夫根诺夫·叶夫图由科回忆了库利科沃战役,1380年,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顿斯科伊在这场战役中打败了蒙古人。

你能看到在一陰一暗的黄昏

新的蒙古可汗们正索索发一抖地拿着炸弹

但如果他们进攻警钟就会敲响

而且将会有太多的勇士

去进行一场新的库利特沃战役。

国家利益另一方面的冲突起因于苏联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时间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生活水平的不同。

严酷的但却可理解的事实是,赫鲁晓夫和他的人民都不想同他们的中国同志分享他们辛苦得来的报酬。

苏联一位历史学家在对美国记者的以下这番谈话中清楚地表明了这一态度:

是的,我们是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两国都反对帝国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一致的。

但是,我们有着各自的民族经历,处于不同的革命发展阶段。

中国现在所经历的一些阶段我们在30年前就已经历。

我们希望中国能从我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但不会总是如此。

我们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我们的人民需要和要求更多的东西,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象中国人那样作出牺牲。

仅此而已。

我们说过,要放松一点;社会主义世界是安全的。

但中国人不肯这样认为;他们要一天三班地工作,如果我们的机器因使用过度而坏了,他们就发牢一騷一。

他们非常傲慢。

他们要求在世界上的平等地位。

我们已赢得了这种地位;他们仍在为此而奋斗。

他们将按照自己的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这种地位——他们的办法或许最适合他们。

我们俄国人有一句谚语可以概括这种情况。

"你不可能将这个人的头安在那个人的肩上。

"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与国家利益方面的这种剧烈冲突同样重要的也许是与之相对应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

这种冲突比通常所认为的更微妙、更复杂;通常的看法是:瘦弱、饥饿的中国人为了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宁愿冒热核战争的危险,而肥胖的苏联人更愿意以和平共处的策略谨慎行一事。

更确切地说,苏联人和中国人对世界正在经历的历史时期一性一质的解释、对巧妙地利用现有的种种历史一性一力量加速社会主义胜利所需采用的适当策略的解释是根本不同的。

苏联人先研究了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是战争还是和平这一基本课题。

他们认为,如果热核战争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将毁灭或倒退几个世纪。

但是,如果能避免战争,那么,在经过几十年的和平竞争之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优越一性一将清楚地显示出来,这个范例将说服整个世界信奉社会主义。

这就是苏联人在理论上所作的分析,苏联人的要求裁军、要求和平共处、要求从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治策略和对这些策略所抱的希望就基于这种理论分析。

中国人宣称,他们也赞成这些目标,但他们怀疑能否达到这些目标。

最大的障碍是西方国家的帝国主义,因为帝国主义就其本一性一而言是扩张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因此,正确的策略不是象苏联那样直接争取和平与裁军,而是同阻挠和平与裁军的帝国主义作斗争。

中国人坚持认为,同帝国主义斗争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支持不发达世界的迅速发展的革命运动。

人类的大多数生活在不发达国家中,他们的这种革命一精一神构成了帝国主义的致命弱点。

要获得世界和平,就必须主要依靠世界人民大众的力量,依靠他们的斗争。

在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过程中,有必要同帝国主义国家的政一府,包括美国政一府,就这个或那个问题进行谈判,以便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达到某种和解,达成某些协议。

……但是,世界和平仅仅通过谈判是永远实现不了的,我们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帝国主义身上,决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的斗争。

……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久平起发展,越能维护世界和平。

总之,中国人坚信,和平只有通过不发达世界的革命运动瓦解帝国主义才能得到维护。

相反,苏联人认为,社会主义世界(实质上指苏联)的日益繁荣与强大将制止西方帝国主义的战争倾向,社会主义世界仅靠榜样的力量就可以加速帝国主义的衰落,从而使不发达国家的革命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

中国人关于不发达世界的理论同样是好战的,在不发达世界中,他们与美国人和苏联人相反,有着作为非白种人和不富裕人的优势。

中国人告诫说,不发达国家受到了帝国主义强国的统治和剥削,这些帝国主义强国既包括美国也包括苏联。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只有通过革命才能结束,但革命不能出口;被压迫民族必须依靠自己。

一毛一泽一东的当然继承人林彪元帅的一篇著名文章引起了西方的恐慌,因为林彪在这篇文章中把当时的世界形势看作是"农村包围城市"。

他说这些城市是北美和西欧,这些农村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中国农民曾在共一产一党一人的领导下占领了他们的城市;林彪预言,不发达世界的人民大众将打败进行剥削的帝国主义国家,取得类似的胜利。

但林彪也强调,胜利只有通过自力更生才能取得,不能依靠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大量援助。

他警告说,那些主要依靠外国人的革命者必将失去同本国人民的联系,变得十分无能。

因此,中国的革命学说不是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征服规定行动计划的"我的奋斗",而是一套指导外国共产主义革命者的"自制工具"。

中国不仅在革命学说方面,而且在争取近90个国家的共一产一党一的拥护方面向苏联提出了挑战。

1964年初,莫斯科声称,90个共一产一党一中至少有65个忠于它,但中国人反称道,世界上4250万共一产一党一员中有一半站在他们一边。

196一9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一产一党一国际会议遭到了15个亲中国的政一党一的抵制。

在75个派代表参加会议的政一党一中,14个一党一以各种方式提出了反对意见,例如拒绝签署会议的最后声明、尽避这一声明谨慎地避免提到诸如中苏争吵和苏联侵捷之类有争议的问题。

主要由于中国的缘故,世界共产主义不再承认马克思主义教皇式的人物。

尽避中国充当了一个多世纪国际外交的卒子,但它今天正在向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提出有力的挑战。

六、两极分化的结束

到1970年——第二次世界大依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法国对共一产一党一中国的承认显然象征着新的全球均势。

对法国来说,这是对美国的一个大胆的、有意的挑战,它标志着美国发起的对共一产一党一中国的贸易禁止和把北京排斥在联合国外的做法开始失败。

对大一陆中国来说,同法国的新关系标志着苏联的经济束缚开始结束,而且,用北京自己的话说,它还标志着北京发起的一团一结所有"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一渴望摆脱"美国侵略、控制、干涉、欺侮"的国家和反对"苏联领一导一人所希望的美苏联合统治世界"的国家——的运动前进了一大步。

如果按照前面对过去5个世纪的世界历史的分析来考察所有这些世界一性一的发展,那么,这些发展将表明全球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人们将回想起,在欧洲发生决定一性一的转变和进行扩张之前,几大地区或是自治地并存着,或是完全孤立地并存着——自治的欧洲地区、穆斯林地区和儒教地区,基本孤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完全孤立的美洲和澳大利亚。

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之后,这种隔绝状态让位给了由欧洲支配、为欧洲所利用的日益增长的相互影响和一体化。

到19世纪时,这一趋势最终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欧洲几个大国的全球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欧洲的这一统治,取而代之的是莫斯科和华盛顿的仅维持一、二十年的两极统治——这一阶段的短暂反映了世界事态不断加快的发展速度。

虽然两极化状态的消逝现已不言而喻,但人们却说不清什么将取代它。

中国由于它在东亚和整个不发达世界中日益扩大的影响,似乎正在获得可与美国和苏联相比的地位。

但除此之外,有关各地区相互关系的未来形式仍然模糊不清、无法预料。

人们也许会预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其他非西方地区将仿照中国的做法,建立新的权力中心。

无疑。

现在已有了种种为了获得政治和经济的完全独立而试图统一各自的地区、并使之现代化的"泛"字运动,如泛阿拉伯主义和泛非主义。

如果这些运动证明是成功的,那么,新的全球多极化状态会逐渐形成。

各地区如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拉丁美洲和欧洲新的权力中心会以各种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形式同美国、苏联和中国并存。

如果出现这样的结果,在政治领域中便意味着传统的、1500年以前的地区自治得到恢复,而同时,在其他所有领域中,现代化的进行却会使所有这些地区空前地统一起来。

可以想象,地区间的关系也许会以这些方式发展,尽避这种发展至少对可预见的将未来说是不大可能的。

事实上,现在,在大多数地区,离心力似乎大于向心力。

非洲已因家教冲突和毫无意义的边界而四分五裂;这些宗教冲突包括尼日利亚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的冲突以及苏丹的穆斯林和异教徒的冲突,这些边界是19世纪的欧洲外交家划定的,现在却被各独立国家当作神圣的民族遗产来加以保护。

在中东,除王朝间的世仇以及富国和穷国因石油产地使用费问题而发生的常年对立外,还存在着相应的宗教冲突,如穆斯林阿拉伯人和基督教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以及敌对的穆斯林教派之间的冲突。

印度半岛已被分割成两个地区,但这两个地区极不稳固,印度的语言一騷一动和东、西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表明这一点。

同样,尽避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戴高乐的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的幻想在实际政治领域里仍是一个幻想。

除各地区中引起分裂的这些力量外,还存在着同样引起分裂的大国政策。

这些政策的效力将在全球各地——在分裂的德国、在分裂的朝鲜和在分裂的越南——得到证明。

由于在过去20年苏联和西方的竞争之外又增加了中苏竞争和中西竞争,大国的这种分裂作用在将来很可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那么,对最近的将未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一团一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沃尔特·李普曼几年前写道:

对势力范围的承认可以真正代替全球主义。

它可以代替公开宣扬世界革命的共一产一党一的全球主义。

它可以代替允诺在各地进行反共战争的反共一产一党一的全球主义。

对势力范围的承认已是苏联和西方在欧洲缓和相互间关系的主要基础。

最终,它将为红色中国和美国提一供和平共处的方案。

随着2O世纪70年代的到来,这一预见似乎被事态的发展证实了。

苏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在赫尔辛基举行;中美在华沙重新开始了正式的外交接触;苏中也在北京举行了谈判。

如果这些试探一性一的接触能取得成果并导致李普曼所预料的缓和,那么,大国将可以自一由地着手处理它们所面临的基本问题——诸如日益加剧的种族冲突、全球环境污染和富国与穷国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之类的问题。

这种建设一性一的全球合作是否能实现是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虽然现在的某些趋势是令人鼓舞的,但是,美国人仍在干涉越南,苏联人的确侵略了捷克斯洛伐克,中东的战斗仍在继续。

196一9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在向联合国大会所作的年度报告中对当前的形势显然是很悲观的:"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国际形势仍在恶化。

……我几乎说不出整个世界在实现《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

……而且,我强烈地感到时间愈来愈不够用。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全球通史》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全球通史》第二十八章 两极分化的结束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