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拾遗
卷八 诸蔬部-甘储
x粳粉 甘储酒 x 一作甘薯,又名朱薯,以其皮有红者也。
一名金薯,今俗通呼为番薯、或作番茹,有红皮、白皮二色,红皮者,心黄而味甜;白皮者,心白而味淡。
南方各省俱植之,沿海及岛中居民以此代谷。
其入药之功用亦广,而诸家本草皆未载,李濒湖特补列纲目中。
惜其所言者,惟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一陰一而已,他皆未之及焉。
乾隆五十一年冬,今上特允阁学侍郎张若 之请,敕直省广劝栽植甘薯,以为救荒之备。
陆中丞耀有甘薯录之辑,所载卫生一门,实足补李氏所未及,因择录之,以补其遗。
陆公原序云∶甘薯,即薯蓣之属,见于陈祈畅异物志、嵇含南方草木状。
中土之有此物,其来旧矣。
第不甚贵重,栽植者少。
明季有闽人陈经纶,复自吕宋移其种归,巡抚金公学曾劝民树艺,闽人德之,号为金薯;然自是长乐谢肇浙、黄州李时珍、新城王象晋,各有论述,皆不及经纶事。
而其裔孙世元父子,复为金薯传一习一录盛侈其先世传自吕宋之功,一似中国素非所产者,此考证之疏也。
夫以一物之微,足以备荒疗疾,而又不费功力,其为功于民食,实不浅鲜。
前任布政使李公渭,尝举以教山东之民。
其一性一又喜沙土高地,于山海之区,尤属相宜。
五杂俎∶百谷之外,有可以当谷者,芋也、薯蓣也。
而闽中有番薯,似山药,而肥白过之,种沙地易生而极蕃衍,饥馑之民,多赖全活,此物北方亦可种也。
群芳谱∶朱薯,一名番薯,大者名玉枕薯,形圆而长,本末皆锐,皮紫肉白,质理腻润,与芋及薯蓣自有各种气香,生时似桂花,熟者似蔷薇露。
扑地缠生,一一茎一蔓延数十百一茎一,节节生根,一亩种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闽广人以当米谷,有谓一性一冷者,非。
二、三月及七、八月俱可种,但一卵一有大小耳。
一卵一八、九月始生,冬至乃止,生便可食。
若未大者,勿顿掘,令居土中,日渐大,到冬至须尽掘出,不则败烂。
金氏学曾曰∶薯传外番,因名番薯。
形如王瓜藕臂,如拳如指,如一卵一如枣,大小不一,实同种别,皮有紫有白,有深浅红,有浓淡黄,肉亦如之。
蒸熟匀腻如脂,甘平益胃,一性一同薯蓣,海隅人以供饔飧。
蔓延极速,节节有根入地即结,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
徐氏元扈曰∶昔人谓蔓菁有六利、柿有七绝,予谓甘薯有十二胜,收入多,一也;白色味甘,诸土种中特为绝,二也;益人与薯蓣同功,三也;遍地传生,剪一茎一作种,今岁一一茎一,次年便可种数十亩,四也;枝叶附地,随节生根,风雨不能侵损,五也;可当米,凶岁不能灾,六也;可充笾实,七也;可酿酒,八也;干久收藏,屑之旋作饼饵,胜用饧蜜,九也;生熟皆可食,十也;用地少,易于灌溉,十一也;春夏下种,初冬收入,枝叶极盛,草秽不容,但须壅培,不用锄耘,不妨农,十二也。
陆公薯录有溉、种、藏、制诸法,虽无关于药病,而有济于备荒,故并录之。
种薯宜高地、沙地,起脊尺余,种在脊上,遇旱可汲井浇灌;即遇涝年,若水退在七月中,气候既不及艺五谷,即可剪藤种薯。
至于蝗蝻为害,草禾荡尽,惟薯根在地,荐食不及,纵令一茎一叶皆尽,尚能发生。
若蝗信到时,急令人发土遍壅,蝗去之后,滋生更易,是天灾物害皆不能为之损。
人家凡有隙地,但只数尺,仰见天日,便可种得石许,此救荒第一义也。
岁前深耕,以大粪壅之,春分后下种。
若地非沙土,先用柴灰或牛马粪和土中,使土脉散缓与沙土同,可行根,重耕起要极深。
将薯根每段截三、四寸长,覆土深半寸许,每株相去纵七、八尺,横二、三尺;俟蔓生既盛,苗长一丈,留二尺作老根,余剪三叶为一段,插一入土中,每栽苗相去一尺,大约二分入土,一分在外,即又生薯,随长随剪随种随生,蔓延与原种者不异。
凡栽薯须顺栽,若倒栽则不生。
节在土上则生枝,在土下则生一卵一。
约各节生根,即从其连缀处断之,令各成根苗,每节可得一卵一三、五枚。
凡藤蔓已遍地不能容者,即为游藤,宜剪去之,及掘根时卷去藤蔓,俱可饲牛羊豕,或晒干冬月喂,皆能令肥脂。
二、三月种者,每株用地方二步有半,而一卵一遍焉,每官亩约用薯三十六株;四、五月种者,地方二步,而一卵一遍焉,亩约六十株;六月种者,地方一步有半,而一卵一遍焉,约一百六株有奇;七月种者,地方三尺以内,得一卵一细细小矣,亩约九百六十株,种种疏密,略以此准之;九月畦种,生一卵一如箸如枣,拟作种,此松一江一法也。
金氏曰∶薯苗入地即活,东西南北,无地不宜,得沙土高地,结尤多;天时旱涝,俱能有秋。
养苗地宜松,耕过须起町,高四、五寸。
春分后,取薯种科置町内,发土薄盖,纵横相去尺许。
半月即发芽,日渐蔓延,长一丈或五、六尺,割七、八寸为一一茎一,勿割尽,留半寸许,当割处复发,生生不息。
若养蔓作苗,须用稍长尺许,密密栽竖,如养葱蒜法。
栽一茎一使牛耕町,宽二尺许,高五、六寸,将一茎一斜插町心,约以七分在町内,三分在町外,町内者结实,町外者滋蔓,每一茎一相去一尺余,十余日,町两旁使牛耕开令晒;又七、八日,以粪壅之,乃使牛培土,每町可得薯三、四斤。
若雨多,须将蔓掇町上,毋令浮根匝地,然实结地内。
虫不能灾,叶如食尽,亦能复发。
早栽宜稀,晚栽宜密。
三、四月栽者,实粗一大;七、八月栽者,实细小。
秋末实始加大,冬至前当掘尽,不掘尽,亦不能大。
熟时须先割蔓置町下,俟干卷起,冬月锉喂牲畜。
若北地早寒,则迟一个月栽,早一个月掘,宜迟宜早,亦看天气寒暖耳。
甘薯疏云∶一江一南田污下者不宜薯,若高仰之地,平时种蓝、种豆者,易以种薯,有数倍之获。
大一江一以北,土更高,地更广,即其利百倍不啻矣。
倘虑天旱,则此种亩收十石,数口之家,止种一亩,纵旱甚而汲井灌溉,一至成熟,终岁足食,又何不可。
取种之法,群芳谱云∶九月、十月间掘薯一卵一近根先生者,勿令损伤,用软草包裹,挂通风处一陰一干;一法,于八月中拣近根老藤,剪七、八寸长,每七、八根作一小束,耕地作畦,将藤束栽如栽韭法,过月余,每条下生小一卵一如蒜头状,冬月畏寒,稍用草盖覆,至来春分种;一法,霜降前取近根一卵一稍坚实者,一陰一干,以软草作衬,另以软草裹之,置无风和暖、不近霜雪、不受冰冻处;一法,霜降前收取根藤,晒令干,于灶下掘窖,约深一尺五、六寸,先用稻糠三、四寸,次置种其上,更加稻糠三、四寸,以土盖之;一法,七、八月取老藤,种入木筒或磁瓦器中,至霜降前,置草 中,以稻糠衬置向一陽一近火处,至春分后,依前法种。
金氏曰∶存薯之法不一,在人变通,或存木斛、草囤、瓷瓮、竹笼中俱可,但一性一畏寒又畏热,置避风和暖处,用草浮盖,俾通气;若封固,则发一热坏烂。
敏∶前在东瓯玉环,见其岛民少谷食,多以茹为粮。
彼土有地,率多种茹,土人云,其利十倍于谷,以茹粮多者为富。
其收茹之法,多曝干切条,以竹席围如囤储之,久亦不蛀,用则以水煮代饭。
云食之多力鲜病,盖其味甘,能补脾土故也。
金氏曰∶薯初结即可食,味淡多一汁,及时则甜,煨食、煮食、爆食、蒸食、亦可生食,切片晒干,碾作 粥,磨作粉饵,滚水灼,可作丸;拌面,可作酒。
舂细,水滤去渣,澄晒成粉,其叶可作蔬。
范咸台湾府志∶长而色白者是旧种,圆而黄赤者出自文来国,金姓者携回,故名金薯。
诸罗县志∶他物不种,必用子、用仁,或原物根芽,独薯不然,取一条片片切之,只留皮一面,种之发根生苗,亦一异也。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补中活血,暖胃肥五脏。
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
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
红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敏按∶甘储俗传能发诸病,患痔漏者,愈后食之复发,亦以一性一能下行而滞气故也。
)
痢疾下血 传一习一录云∶痢疾之起,多因脾胃先虚,而后积滞成痢。
其有脾气虚甚,欲健中焦 者,必宜甘一温一之药;其有命门不暖,欲实下焦者,必宜纯热之药;至若湿一热所致,烦热口燥,腹痛纯红、小水黄赤以及下血者,用此薯蒸熟,以芍药汤频频嚼服,或薯粉调冬蜜服,亦愈。
酒积热泻 传一习一录云∶泄泻之症不一,或水土相乱,并归大肠而泻;或土不制水,清浊不分 而泻;或小肠受伤,气化无权而泻;或真一陰一亏损,元一陽一枯涸而泻者,此皆各从其类治之。
若酒湿入脾,因而飧泄者,用此薯煨热食。
湿一热黄胆 黄胆之症有四∶一曰一陰一黄,由气血败也;一曰表邪发黄,即伤寒症也;一曰胆黄 ,惊恐所致也;更有一陽一黄一症,或风湿外感,或酒食内伤,因湿成热,因热成黄者,用此薯煮食,其黄自退。
遗一精一淋浊 遗一精一之与淋浊,症有不同,故治亦不同。
然大要责在心、脾、肾,故凡遇此症,无论有梦无梦,有火无火,或气一淋、血淋、膏一淋、劳淋,总宜调养心脾,每早晚用此粉调服,大有奇功。
血虚经乱 妇人血虚,或迟或早,经多不定,故一陽一虚补其一陽一,一陰一虚补其一陰一,气滞顺其气。
其 有不宜辛燥寒凉而宜于清和者,用此薯饔飧频服,调养其脾,使脾健生化,经一期自定。
小儿疳积 疳者,干也。
在小儿为五疳,在大人为五劳。
其病由于哺食干燥之品,嗜啖肥浓之物,妄服峻利之药以致津一液干涸,延而成疳。
此薯最能润燥生津,安神养胃,使常服之,甘薯粳 群芳谱云∶造粳,将糯米水浸五七日,以米酸为度,淘净晒干,捣成细粉;看晴天 ,将糯米粉入生水,和作一团一子如杯口大;即将薯根拭去皮,洗净沙石土,徐徐磨作浆,要极细,勿搀水;将糯一团一煮熟,捞入瓶中,用木杖尽力搅作糜,候热得所,大约以可入手为度,将薯浆倾入,每糯粉三斗,入薯浆一斤,搅极匀;先将干小粉筛平板上,次将糜置粉上,又着干粉捍薄,晒半干,切如骰子样,晒极干,收藏。
用时慢火烧锅令热,下二合许,慢火炒,少刻渐软,渐发成圆球子,次下白糖、芝麻,或更加香料炒匀,候冷极浮脆。
每粳二升,可炒一斗,芋浆、山药浆俱可作。
按此物食之,浓肠胃,健脚力,缩痰涎,解毒活血,甚妙。
甘薯粉 功同甘薯。
造法∶用薯根,粗布拭去皮,水洗净,和水磨细,入水中,淘去浮渣,取澄下细粉晒干,同豆粉用。
此粉水作丸,与珍珠沙谷米无异。
按∶此粉余前在闽中及玉环俱有,土人造以售客,贩行远方。
近日宁波及乍浦多有贩客市粉,价贱于面粉。
近日饼饵铺中,率多买此搀和麦面中,作果饵以售。
其粉亦高低不同,有曰净粉,则依前法所造者,滚水冲之,俨如藕粉,故藕粉店中亦多买此搀和,非有识者莫辨;有曰行粉,则连浮渣一切皆磨 细和入,只可作饼饵用,其色亦黄而不白。
然其又有甜苦二种,沙土细洁者,则其茹作粉甜;倘先一年种烟,其地次年种茹,则苦涩,人不售之,惟堪作粉,味亦苦矣。
但以味甘有清香,化开色如玉者佳。
甘薯酒 和脾暖胃,止泻益一精一。
造法∶用薯根不拘多少,寸截断,晒干,甑炊熟,取出一揉一烂 ,入瓶中,用酒药研细搜和按实,中作小坎,候浆到看老,如法下水,用绢袋滤过,或生或煮熟任用。
其入甑寒暖,酒药分两,下水升斗,或用曲 ,或加药物,悉与米酒同法。
若造烧酒,即用薯酒入锅如法滴糟成;头子烧酒即用薯糟造,当用烧酒,亦与酒糟造烧酒同。
此酒福建最多,土人名土瓜酒,烧酒曰土瓜烧,其酒味微带苦,峻烈不醇,不善饮者,食之头目微有昏眩,亦无大害,闽中绍酒价贵,此酒值廉,土人相率饮此,亦以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