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传、钟繇传、华歆传)钟繇传,魏朝的钟繇,字元常。小时《三国志白话文》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三国志白话文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三国志白话文

三国志白话文 -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三国志白话文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王朗传、钟繇传、华歆传)

钟繇传,魏朝的钟繇,字元常。

小时候跟随刘胜在抱犊山(学习),学习书法三年,才与曹一操一,邯郸,韦诞等人一起切磋交流。

钟繇向韦诞索要蔡伯喈的书法,韦诞因为一爱一惜所以不给他,钟繇捶胸呕血。

曹一操一用了五灵丹才救活他。

等到韦诞死后。

钟繇找人挖了他的坟墓,这才得到自己想要的书法。

因为这个缘故钟繇的笔法更进一步。

他每天都把所有的一精一力放在学习书法上,以至于被子被手都划烂了,去厕所后,(因为痴迷书法而)一整天都忘记回来。

每每看见什么东西,都以书法的眼光来看待,钟繇善于书写三色书,写的最好的是八分体。

曹一操一任命钟繇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持符节督察关中各路人马,将后方事务委托给他,特别授予他不受等级制度拘束的权力。

钟繇到达长安后,送信给马腾、韩遂等人,为他们陈述利弊祸福,马腾、韩遂各送一个儿子入宫侍奉天子。

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钟繇送去两千匹马供给军用。

太祖给钟繇写信说:“得到送来的马匹,很是应部队的急需。

关右地区平定,朝廷没有西顾之忧,都是足下的功勋。

当年萧何镇守关中,粮供充足,以至大军获胜,也不过与你功劳相当。”

此后匈奴单于在平陽郡作乱,钟繇率领各路人马包围他们,未能攻下;而袁尚所安置的河东太守郭援到了河东,人数很多。

众将领议论想要放弃离去,钟繇说:“袁氏正在强盛的时候,郭援现在到来,关中众将暗中与他勾结,所以还没有全部反叛的原因,不过是顾忌我的威势名声罢了。

假如放弃离去向他们示弱,这里所有的居民,谁不是我们的仇敌?即使我想回去,难道能够做到吗?这是尚未开战先自行败退啊!并且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必定轻视我军,如果他们渡汾河扎营,我们趁他们没到对岸时打击他们,可以大获全胜。”

张既劝说马腾来会合攻击郭援,马腾派他的儿子马超率领一精一锐部队迎面攻来。

郭援到了以后,果然轻易地下渡汾河,众人劝止,不听。

还未渡到河中央,钟繇发兵攻击,打得对方大败,斩杀了郭援,降服了单于。

详见《张既传》。

此后河东卫固叛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人一同作乱,钟繇又率领众将领打败了他们。

自从天子向西迁徙,洛陽百姓人口减少将尽,钟繇将关中民众迁徙过来,又招纳逃亡叛离的人口来充实,几年之内百姓户口逐渐充实。

太祖征讨关中时,得以用来保障供给,因此上表任钟繇为前军师。

魏国建国之初,钟繇任大理,升迁为相国。

文帝在东宫做太子时,赏赐给钟繇“五熟釜”,在釜上铭刻文字说:“堂堂魏国作汉室屏障。

可作相国的人惟有钟繇,实在像心脏脊骨一样重要,整夜毕恭毕敬,不知怎样安处,您是百官的师长,记在这里以为众人的楷模。”

几年后,钟繇因西曹掾魏讽谋反事株连,被罢免官职。

文帝即王位后,钟繇又任大理。

到了文帝即帝位,改任廷尉,晋升爵位被封为崇高乡侯。

又升迁为太尉,转封为平陽乡侯。

当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同是上一朝代的著名大臣。

文帝退朝后对身边人说:“这些三公,都是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后世大概难以为继了!”明帝即位,给钟繇晋升爵位为定陵侯,增加封邑五百户,连同以前共一千八百户,升迁为太傅。

钟繇有腿病,下拜起身不方便。

当时华歆也因为年老患病,上朝进见时都让他们乘车坐轿,由卫士抬着上殿就坐。

这以后三公有病,就把这种做法当成了旧例。

当初,太祖下令,让众臣公平地议论关于死刑可以改行宫刑割势的设想。

钟繇认为“古代的肉刑,经历了圣人的设置,应该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

议论的人认为肉刑不是使民众愉悦的方法,于是作罢。

到了文帝主持朝政时,下诏说:“大理想恢复肉刑,这确实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卿应当好好地共同讨论这个建议。”

商讨未定,恰逢有军事行动,又停止了讨论。

太和年间,钟繇上疏说:“大魏承受天命,继承虞、夏的踪迹。

孝文帝改革刑法,不合于古道。

先帝圣德,本来就是天之骄子,三坟五典的事业,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文帝继承前世,接着颁发明智的诏令,想恢复古刑,作为一代的法典。

因为接连有军事行动,终于没有施行。

陛下追随两位父祖的遗志,痛惜于斩趾的刑罚可以禁除罪恶,遗憾于被判死刑的人的无辜,让臣下好好地学习律例法令,与众大臣共同商议。

建议本当斩去右趾而改划入大辟的,恢复执行斩趾的刑罚。

《尚书·吕刑》说:‘皇帝清楚地询问下民,鳏夫寡一妇对有苗有无怨恨之辞。

’这是说尧将要废除蚩尤、有苗的虐刑,先详细询问百姓中那些有怨恨之辞的人。

如果现在审断官司时,传讯三槐、九棘、众吏役、百姓,就让他们按照汉景帝的法令规定的那样,对那些应当执行弃市死刑的犯人,自己想要改行斩右趾的肉刑,就允许他们,对那些应当执行黥、劓、斩左趾、宫等肉刑的人,仍然依照汉文帝的办法,改为髡、笞等刑罚。

能有男一女一奸一情的人,大多数年纪在二十到四、五十岁之间,即使斩了他们的脚,还是能够生育。

现今全国人口少于汉文帝的时代,臣下计算所能全活的人,每年约有三千人。

张苍废去肉刑,而杀的人每年数以万计。

臣下想要恢复肉刑,每年可以使三千人活下来。

当年子贡问能给百姓以好处可以称为仁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只有圣人才做得到,就是尧、舜做起来也有所不足呢!’又说:‘仁难道离我们远吗?我想要它,它就来了。

’如果真心地实行这些,百姓将能永久地得到好处。”

奏上以后,明帝诏书说:“太傅学问优秀,才华高超,留心政事,又深通刑法理论。

这件大事,众公卿大臣要好好地共同进行公正的讨论。”

司徒王朗的评议认为:“钟繇要减轻大辟的律条,增加肉刑的数量,这就好像是把躺下的人竖一立起来,把一尸一体转化为活人了。

但是臣下愚蠢,仍然有与这个建议不完全符合的稍稍有异的意见。

五刑之类,都明确记载在法律条文之中,法律条文本来就有减死一等的规定,不执行死刑,就是减刑了。

这个规定施行已经很久了,不用等待远借斧凿来施行肉刑,然后才有比死罪次一等的处理办法。

前世仁一爱一的人,不忍心于肉刑的惨虐残酷,因此废弃了它,不再使用。

从不用肉刑以来,已经历了几百年。

现在恢复实行,恐怕减轻死刑的文书还没显现在万民眼前,有关我们滥施肉刑的质问已经宣扬到仇敌耳中了,这可不是用来招徕边远地区人民的作法。

现在可以按照钟繇所想要减轻的那些死罪种类,把死刑减轻到髡、刖的惩罚,这样惩处嫌太轻的那些罪行,可以加倍增添犯人服劳役的次数,这样做,可以说对内有起死回生不可估量的恩德,对外没有以斩足代替脚镣的骇人听闻的名声。”

参加这次讨论的有一百多人,意见与王朗相同的人居多。

明帝因为吴、蜀尚未平定,暂且停止了这次讨论。

太和四年(230),钟繇去世。

明帝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谥号为成侯。

钟繇的儿子钟毓继承。

当初,文帝曾分给钟毓封邑。

封钟繇的弟弟钟演和钟演的儿子钟劭、孙子钟豫为列侯。

王朗传,王朗字景兴,东海郡人。

因为通晓经书,被任命为郎中,后升为菑长。

拜太尉杨赐为师。

杨赐去世后,辞去官职为杨赐守丧。

被推荐为孝廉,受到公府征召,没有应命。

徐州刺史陶谦考察推举王朗为秀才。

当时汉献帝在长安,关东起兵,王朗担任廉治中,与别驾赵昱等劝说陶谦:“《春秋》的要义认为,求助诸侯不如为王事尽力。

现在天子远在西京,应该派遣使者去接受皇上的命令。”

陶谦于是派赵昱拿着奏章到长安。

天子赞美他们的心意,授予陶谦安东将军。

让赵昱担任广陵太守,王朗担任会稽太守。

孙策渡过长江来侵犯。

王朗的功曹虞翻认为力量不能抵拒孙策,不如避开他。

王朗自认为自己是汉吏,应该为皇上保住城邑,于是发兵与孙策交战,战败,乘船到东冶。

孙策军又追击,大败王朗。

王朗这才投靠孙策。

孙策认为王朗是儒雅之士,责问后没有加害于他。

王朗虽然到处流一浪一,处境困厄,早晨不能考虑晚上的事,但收容体恤亲友旧属,分给他们的多,从他们那里分割的少,做的有道义的事很显著。

太祖上表皇上征召他,王朗从曲阿展转江海,过了数年才到了中原。

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

当初,建安末年的时候,孙权才派遣使者称诸侯王,与刘备交兵。

汉献帝下诏询问:“是否应当发兵与吴一起攻取蜀国?”

王朗发表意见认为:“天子的军队,比华山、岱山还重要,确实应该稳踞着,闪烁天子威望的光芒,像山一样岿然不动。

假使孙权亲自与刘备相持,旷日持久地搏战下去,智慧相等力量相当,战争不能很快结束,应当发兵来成就那形势,然后应该选拔谨慎的将领,面对着敌人的要害,考察时机而后行动,选择地方而后进行,一举成功可以没有多余的事。

现在孙权的军队还没有行动,那么助吴之军就不能先征。

况且现在雨水正盛,不是行军动众之时。”

皇上采纳了他的计谋。

黄初中,鹈鹕翔集在灵芝池,魏文帝下诏公卿大臣推举品行独特的君子。

王朗推荐光禄大夫杨彪,并且称自己有病,要把自己的职位让给杨彪。

皇上却替杨彪另外安置了吏卒,位次于三公之后。

下诏说:“我向你求贤而没有得到,你却一下子称自己有病。

不只是不能得到贤才,更是开了失去贤才的先例,增加了国家倾覆的危险。

恐怕你处在这个位置说这样的话不对,要被德才出众的人厌弃吧!希望你不要再有推辞。”

王朗于是重新出来做官。

华歆传,华歆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人。

高唐是齐国有名的都邑,士绅无不游行于市里。

华歆为吏时,假期离开官府,就回家关门不出。

议事论人公正持平,始终也不毁谤伤人。

同郡人陶丘洪也是个知名人士,自认为见解明智超过华歆。

当时王芬与一些豪杰人物谋划废掉汉灵帝,详见《武帝纪》。

王芬暗中招呼华歆、陶丘洪共同商定计策,陶丘洪想要前去,华歆劝阻他说:“废立皇帝是一件大事,连伊尹、霍光都感到为难。

王芬一性一格疏忽又不勇敢,这次必定不能成功,灾祸将要涉及族人,你还是不要去!”陶丘洪听从了华歆的话没有去。

后来王芬果然失败,陶丘洪这才服气。

华歆被举荐孝廉,任命为郎中,患病,辞官。

汉灵帝去世后,何进辅政,征召河南人郑泰、颍川人荀攸和华歆等人。

华歆到达后,任尚书郎。

董卓把天子迁到长安,华歆请求出京任下絡县令,因病不能成行,于是从蓝田到了南陽。

这时袁术在穰城,留下了华歆。

华歆劝说袁术让他进军讨伐董卓,袁术没有采用他的建议。

华歆想要离去,适逢天子派太傅马日銸安定关东,马日銸征召华歆为掾。

华歆向东到了徐州,朝廷下诏,任命他为豫章太守,因在处理政事上清静而不烦扰,受到官吏民众的感激一爱一戴。

孙策在江东夺取地盘,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就以幅巾束发前往迎奉。

孙策因为华歆是年长的人,所以用对尊贵客人的礼节接待他。

后来孙策死了。

太祖正在官渡,上表给天子,征召华歆。

孙权不想让他走,华歆对孙权说:“将军您奉帝王之命,才与曹公交好,料想情义尚未巩固,假使我得以为将军报效忠心,岂不是有益吗?现在空留下我,将军您养了个没用之人,这不是好主意。”

孙权高兴了,这才送走了华歆,宾客旧友为华歆送行的有一千多人,赠送金子数百。

华歆都没有拒绝,秘密地题写好标记,到了临走时,把各种礼物都聚在一起,对众宾客说:“我本来没有拒绝各位的心意,但所接受的终究太多。

念我单车远行,将因怀藏美玉而得罪,希望各位宾客替一我考虑。”

众人于是各自收回了自己的赠品,对一华歆的德行表示佩服。

华歆到了太祖那里,拜官议郎,参司空军事,任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

太祖出征孙权,上表任华歆为军师。

魏国建立后,为御史大夫。

文帝即位时,任相国。

等到文帝即帝位,改任司徒。

华歆素日以清贫自守,封赐用来救济,送给亲戚故旧,家里没有一担米的储藏。

公卿曾被赏赐给犯法收官的人口,而只有华歆把她们放出嫁人。

三府建议:“举荐孝廉,本来应以德行为标准,不再用考试经书来限制。”

华歆认为:“天下动乱以来,六经毁坏衰败,应当务必给以保存扶持,以发扬王道。

制定法令,是用来治理衰落的事业的。

现在听任举孝廉不用经过经学考试,恐怕经学事业就要从此废弃。

如果有特异优秀的人才,可以特别征召使用。

担忧的是没有人才,哪里担忧有人才而不能得到呢?”

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黄初年间(220~226),下诏命公卿举荐有独特行为一操一守的君子,华歆举荐了管宁,文帝用安车征召了他。

明帝即位,晋封华歆为博平侯,增加封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三百户,转封为太尉。

华歆自称有病请求退职,把官位让给管宁,明帝没有允许。

临近朝廷大型宴会时,明帝派遣散骑常侍缪袭奉诏宣布圣旨称:“朕新近治理各种日常事务,日理万机,恐怕见闻判断不明智。

依赖有德行的大臣,掌握纠正我的行为,而您几次称病辞让职位。

选择考量主君,不在朝廷占居位置,抛弃荣名利禄,不去追求官位,古人已经有过这种做法,对于周公、伊尹那样的人来说就不能这样了。

洁身自好,甚至以身殉节,平常人可以那样做,却不希望您那样。

您还是勉力来参加大会吧,就算是给我一个人好处。

我将在餐桌前站立,也让百官都像我一样,以等待您的到来,我然后才入座。”

明帝又命令缪袭:“等到华歆答应出任了,你再回来。”

华歆不得已,终于出任。

太和年间(227~233),明帝派遣曹真从子午道讨伐蜀国,明帝车驾向东到了许昌。

华歆上疏说:“自从军事动乱以来,已超过了两纪二十四年。

大魏承受天命,陛下凭借圣德主持周成王、周康王那样的隆盛事业,应该弘扬一个时代的政绩,继承三王的遗迹。

虽然还有吴、蜀两个贼国凭借险阻苟延残喘,如果圣王教化日益发展,僻远地方的人民感怀德政,也将背负幼儿前来投奔。

兵要到不得已的时候才用,所以平时要刀槍入库,停止用兵,有了合适时机才可以行动。

臣下诚恳希望陛下先留心于治理国家的方法,把出兵征伐作为以后的事情。

况且从千里之外运送军粮,不是用兵的有利条件;通过险阻,深入敌国,难有独立克服的功效。

听说今年征发兵役,颇有损于农桑业。

治国的人以民为基础,民以穿衣吃饭为根本。

假如中原地区没有饥饿寒冷的忧虑,百姓没有离开故土的心思,那样就是全国最大的幸运,两个贼国的灾祸,可以坐等它的到来。

臣身在宰相之位,年老疾病一天天加深,将不能再效犬马之劳了,恐怕不能再向君王奉献我的愿望了,不敢不竭尽臣子的情怀,希望陛下裁决考察!”明帝答说:“您深入考虑了国家大计,我很是称赞。

贼国凭借依恃山川险要,武帝、文帝二祖辛劳在先,尚且不能攻克平定,我岂敢自夸,说一定能消灭他们呢?众将领认为如果一次也不试探谋取,他们不会自动灭亡,因此出兵观察以寻找他们的破绽。

如果天时还没到来,周武王军队返回,已有前代事例作为借鉴,朕将不会忘记您的告诫。”

当时正有秋季大雨,明帝诏令曹真带领军队返回。

太和五年(231),华歆逝世,谥号是敬侯。

由他的儿子华表继承。

当初,文帝曾分华歆封邑,封华歆的弟弟华缉为列侯。

华表在咸熙年间(264~265)任尚书。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三国志白话文》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王朗传、钟繇传、华歆传)钟繇传,魏朝的钟繇,字元常。小时《三国志白话文》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