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忧恚,就是忧恨忿怒。无言,是指失音证。因为本《黄帝内经》下卷 灵枢篇 忧恚无言

黄帝内经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下卷 灵枢篇 忧恚无言

黄帝内经

下卷 灵枢篇 忧恚无言

【题解】忧恚,就是忧恨忿怒。

无言,是指失音证。

因为本篇主要论述了由情志内伤所导致的一时一性一失音证及其治疗,所以篇名为"忧患无言"。

【原文】黄帝问于少师日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不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

少师答日咽喉者,水谷之道也。

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

会厌者,音声之户也。

口一唇者,音声之扇也。

舌者,音声之机也。

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

颃颡[1]者,分气之所泄也。

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

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2]也。

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黄帝日刺之奈何?岐伯日足之少一陰一,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

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厌乃发也。

【提要】主要论述了因情志所致失音证的病因、机理和刺治方法。

并具体说明了取天突一穴一是针刺治疗一时陛失音证的有效手段。

【注释】[1]颃颡口,音杭桑,即后鼻道。

[2]重言言语不利,俗称口吃之类。

【白话解】黄帝问少师道有人由于突然忧郁或愤怒,引起张口说话但不能发音,是人一体内哪一条通道阻塞了,又是哪种气机障碍而使气不能通行,才导致不能发声,希望听一听其中的道理。

少师回答说咽部下通于胃,是受纳水谷的必经之路。

喉咙下通于肺,是气息呼吸出入的道路。

会厌在咽部和喉咙之间,能够开启和闭合,是声音发出的门户。

口一唇的开张和闭合,犹如开启言语声音的两扇门。

舌体上下前后运动,是言语声音的枢机。

悬雍垂,是发音成声的关键所在。

颃颡又称后鼻道,声音气流一部分由此通过,协助发声。

横骨因舌骨横于舌根而得名,受意识支配,是控制舌体运动的组织。

所以,鼻腔涕液流而不能收摄,则颃颡闭塞不通,分气失职,多伴有鼻塞声重。

会厌薄小的人一般呼吸畅快,开合流利,所以语言流畅;若会厌厚大,开合就不利,气体出入迟缓,所以说话滞涩或者口吃不畅。

如果人突然失音,是因为会厌感受了风寒之邪,气道不利,会厌启闭失权,气机不畅,发声器一官功能失调,就形成了所谓的失音证。

黄帝问如何用针刺治疗失音证呢?岐伯答道足少一陰一肾的经脉,从足部上行,一直联结到舌根一部,并联络着横骨,终止于喉间的会厌。

针刺治疗时,应当取足少一陰一肾经上联于会厌的血脉,用泻法重复两次,放血泻其邪气,浊邪才能排除。

足少一陰一肾经在会厌的络脉,同任脉相联结,再取任脉的天突一穴一进行刺治,会厌便能恢复开合,发声即可恢复正常。

【按语】本文主要阐明暴喑证的刺治法。

暴喑多实,取法于"泻"。

故要"两泻其血脉","取之天突"。

为后世针刺治疗音哑、气逆咽喉诸症,给予了很大启发。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黄帝内经》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题解】忧恚,就是忧恨忿怒。无言,是指失音证。因为本《黄帝内经》下卷 灵枢篇 忧恚无言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