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南越诸山景山盛弘之《荆州记》曰:《太平御览》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

太平御览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 - 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

太平御览

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

○西楚南越诸山

景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景山,在上洛县西南二百里,东与荆山连接,有沮水源出焉。

其山一名雁浮山,荆山之首曰景山,雁南翔北归遍经其上,土人由兹改名为雁山,又为雁塞山。

荆山

《山海经》曰:荆山首曰景山,金玉是出。

此即卞和抱璞之处,南连青山,北接雁塞,通林一交一 麓,峭峙相望。

虽群峰竞起,而荆山独秀。

卞和得玉於此山,献厉王,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

刖其左足。

厉王薨,献之武王,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刖其右足。

和抱其璞哭荆山之下。

《河图括地象》曰:荆山为地雌,上为轩星。

荆门山

袁山松《宜都山川记》曰:南崖有山名荆门,北对崖有山名虎牙,二山相对,其荆门山在南,上合而下空彻,山南有像门也。

勾将山

袁山松《勾将山记》曰:登勾将山南望,见宜都、一江一 陵近在目前,沮潭沔汉诸山,嵎嵎时见,远眺云梦之泽,皛然与天际。

四顾总视众山数千亻刃者,森然罗列於足下;千仞以还者,{山畾}嵬如丘浪势焉。

今在上洛县西北。

虎牙山

袁山松《宜都山川记》曰:虎牙山有石壁,其文黄赤色,形如齿形。

孤山。

《郡国志》曰:安远有陆抗城,故城之南有孤山。

袁山松为郡,尝登此山以四望,见大一江一 如萦带,舟船如凫雁焉。

高筐山

袁山松《勾将山记》曰:登勾将,北见高筐山,嶷然半天,《荆州图副》云:"昔尧时大水,此山不没如筐,因名也。

"

佷山

《宜都记》曰:佷山,山谷之内有石穴,穴出清泉,水有神鱼,大者二尺,小者一尺,钓者先请多少,拜而请之,数满便止。

水侧有异花,欲摘如鱼请。

又有异木,名千岁,叶似枣,冬夏常青。

复有苍范溪相近。

宜一陽一山

《宜都记》曰:宜一陽一山有风井,穴大如瓮,夏出冬入。

有樵人置笠穴口,风吸之,后於长杨溪口得笠,则知潜通也。

丹山

《宜都记》曰:丹山,时有赤气笼井如丹,故有此名。

小酉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小酉山,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於此而学,因留之。

故梁湘东王云"访酉一陽一之逸典"是也。

芋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芋山,有蹲鸱如两斛大,食之终身能不饥,今民取食之。

嵩梁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嵩梁山,在澧水之一陽一,望之如香炉之状,今名石门。

吴永安六年,自然洞开,玄朗如门三百丈,门角上各生一竹,倒垂下拂,谓之天帚。

孙休以为嘉祥,置县因山为名。

隋文帝改曰石门山也。

崇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崇山,《书》云"放驩兜於崇山",崇山在澧一陽一县南七十五里。

武山

《武陵记》曰:武山,高可万亻刃,山半有盘瓠石窟,中有一石狗形,云是盘瓠之遗像。

又有班蛇,四眼,身大十围。

山有水出,谓之武溪是也。

在县之西。

壶头山

《武陵记》曰:壶头山,在县东,马援所穿室也。

室内有蛇如百斛船,云是援之余灵。

天门山

《武陵记》曰:天门山,上有葱,如人所种,畦陇成行。

人欲取之,先祷山神乃取,气味甚美;不然者,不可得。

岩中有书数千卷,人见而不可龋

黄闻山

《武陵记》曰:昔有临沅黄道真,住黄闻山侧钓鱼,因入桃花源。

陶潜有《桃花源记》。

今山下有潭,立名黄闻,此盖闻道真所说,遂为其名也。

风门山

《武陵记》曰:风门山,有石门去地百余丈,每将欲风起,此门先有黑气若烟,隐隐而上,斯须风起竟日。

石帆山

《武陵记》曰:石帆山,石危起若数百幅帆形。

虎齿山

《武陵记》曰:虎齿山,形如虎齿。

民尝六月祭之;不然,即辄有虎害。

移山

《武陵记》曰:移山,在汧一陽一界,本在一江一 北岸,因风雨之势,一夕移渡一江一 南岸。

后以此名之。

淳于山

《武陵记》曰:淳于山,与白雉山相近,在辰州、武陵二郡界。

绝壑之半,有一白雉,远望首尾可二丈,申足翔翼若虚中翻飞,即上视之,乃有一石雉舒翅缀着石上。

山下有石室数亩,望室里虽暗,犹见铜钟高丈余,数十枚,其色甚光明。

武陵山

《武源记》曰: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寻水号曰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

又云:山上有神母祠。

平都山

《神仙传》云:后汉延光元年,一陰一长生於马明生连求仙法,乃将长生入青天山中,煮黄土为金以示之,立坛唼血,取太清神丹经授之,乃别去。

长生后於平都山白日昇天,即此山是也。

(山在南宾县北二里。

)

一陽一歧山

《荆南记》曰:石首县一陽一歧山,山无所出,不足可书,本属南平界。

范玄平记云:故老相承云,一胡一 伯始以本县境无山,于此山上计偕簿。

高都山

《一江一 源记》云:《楚辞》所谓"巫山之一陽一,高丘之阻",高丘,盖高都山也。

君山

《博物志》曰:君山,洞庭之山是也。

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帝女遣一精一卫至王母,取西山之玉印,印东海北山。

庾穆之《湘州记》云:昔秦皇欲入湘观衡山而遇风浪,溺败至此山而免,因号为君山。

又《荆州图副》云:"湘君所游,故曰君山。

有神,祈之则利涉。

山下有道,与吴包山潜通。

上有美酒数斗,得饮者不死。

"

《汉武帝故事》云:帝斋七日,遣栾宾将男女数十人至君山,得酒欲饮之,东方朔曰:"臣识此酒,请视之。

"因即便饮,帝欲杀之。

朔曰:"杀朔若死,此为不验,若其有验,杀亦不死。

"帝赦之。

小庐山

《衡山图经》曰:小庐山,一名浮丘山,在县西一百八里,高六里三十步,东西二十里,南北四十里。

言其山似九一江一 庐山,故曰小庐山。

又古老相传,谓浮丘公上昇之所,兼有道观存焉。

静福山

《衡山图经》曰:静福山,在县北五十里,有梁廖冲者守清虚,为本郡主簿西曹祭酒。

湘东王国常侍,大同三年家於此山,先天二年飞昇於此山。

后刺史蒋防敬慕高风,刻石为碑。

方台山

萧诚《荆南志》曰:华容方台山,山出云母,土人采之,先候云所出之处,於下掘取,无不大获。

往往有长五尺者,可以为屏风。

当掘之时,忌有声响,则所得粗恶。

攸县云一陽一山

《遁甲经》曰:沙土之地,云一陽一之墟,可以避时,可以隐居。

云一陽一氏,古之仙人姓氏,因号云一陽一山。

在攸县。

《仙方记》云:南岳山有福地,有松膏实甘鲜可饵。

相传云,服食练行之人,多来采此松膏而服之,不苦涩,与余处松有别。

乌龙白骑山

《湘川记》云:汝城县东有乌龙白骑山,远望似城,有黑石如龙,白石如马罗列,号曰乌龙白骑山。

文斤山

《湘川记》云:耒一陽一文斤山,上有石床 方高一丈,四面绿竹扶疏,常随风委拂此床 。

大旱则祷雨时应。

石燕山

甄烈《湘州记》云:石形似燕,大小如一,山明云净,即翩翩飞翔。

罗含《湘中记》云:石燕在零陵县,雷风则群飞翩翩然,其土人未有见者,今合药或用。

万岁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桂一陽一万岁山,出灵寿草仙方,服之不死。

又有话石山,石有声,如人共话。

黄箱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黄箱山,一名黄岑山,在东南三十里。

其山郴水所出,即是五岭之一,从东第二骑田岭是也。

又有浪井,井三日一涌。

麓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长沙西岸有麓山,其下有一精一舍,左右林岭环回泉涧,一精一舍傍有礜石,每至严冬,其上不停霜雪。

宋渊《麓山记》曰:山足曰麓,盖衡山之足也。

昭山

《宋永初山川记》曰:昭山下有旋潭,深无底,是湘水最深之处。

昔有舟人覆於此潭,其槽并甑有名题号,后於洞庭寻得,即知暗通也。

五溪山

《长沙图经》曰:五溪山,在县西北五十八里,高二里,北入朗州界。

昔吴黄龙三年,潘濬将兵五万讨武陵五溪蛮,在此山下立营,截住徒一党一 ,因以为名。

按溪水自郡州武刚县东北流,至岳州沅一江一 县合益水。

《益一陽一城记》云,在益水之一陽一,水出县北,流入资口,在县门桥下,皆五溪之下口也。

又按关羽屯军资水北岸,即一名茱萸一江一 也。

吴甘宁拒之,云"闻吾咳唾,彼即不敢过一江一 "是此处。

今号为关羽濑。

钱石山

《湘川记》云:曲一江一 县东有钱石山,其状四方有若台,其石三面壁立,其上碎石如钱,故谓之钱石山。

采玉山

《湘川记》曰:曲一江一 县有采玉山,卉木滋茂,泉石澄彻。

相传云,古采玉於此得名。

玉山

《湘川记》曰:玉山下有庙,昔有人得玉瑛於此,有银山、白石山、越玉山。

又浮山,其地蹑一处,则百余步地动。

临贺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临贺山,东山中有二竹,大数十围,有盘石径四五丈,极方正,青如弹棋局,两竹垂拂扫石上,绝无尘秽,未至数十里,闻风吹一箫管之音。

马岭山

《郡国志》曰:郴州马岭山,本名牛脾山,山上有仙人苏躭坛,即郴人也。

为儿童时,与众童牧更直守牛,每耽守牛,牛不敢散。

尝与众人猎,即乘鹿,人笑之,曰:"龙也"。

去郡百二十里,母临食晚,往买鲊,须臾即还。

一旦有众宾来,耽启母曰:"受性当仙,仙人合召耽去,今年疾疫甚,饮家中井水即无恙。

又种药於园梅树下,可治百病,买此水及药,过於供养。

"便去。

母遽视之,众宾皆白鹤也。

以耽常乘白马,故号马岭山。

弹丸山

《水经注》曰:临桂弹丸山,有涌泉,奔流迅激,东注於漓水,山龛及溪中有石如弹丸,因以石名焉。

验其山有石窦,下深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

百丈山

《桂林风土记》曰:百丈山,在郡城东北七十五里,一名把杖山。

叠障深重,远延西南数百里,四接郡界,莫穷远近。

自府北驿路径穿其中,俗以崎岖险阻,故以百丈名之。

又以林峦深邃,行人皆持兵杖以防猛兽,因亦名把杖山。

漓山

《桂林风土记》曰:漓山,在城南二里,漓水之一陽一,因以名焉,一名沈水山。

其山孤拔,下有澄潭,上高三百余尺,傍有洞穴,其穴广数丈,南北直透,上有怪石欹危,藤萝萦茂。

世乱民保以避寇,旱或祷祀颇灵。

隐山

《桂林风土记》曰:隐山在州之西郊,先是榛莽翳薈,古莫知者。

宝历初,李渤出镇,遂寻其源,见石门半开,有水渊澈,乃夷薙芜秽,疏通岩穴,石林磴道,若天造灵府,不可根本,因号隐山。

独秀山

《桂林风土记》曰:独秀山,在城西北一百步,直耸五百余尺,周回一里,平地孤拔秀异,下有洞穴凝垂乳,窦路通山北,傍回百余丈,豁然明朗。

宋光禄卿颜延年牧此郡,常於此石室中读书,遗迹犹存。

尝赋诗云:"未若独秀者,嵯峨郭邑开"是也。

南溪山

《桂林风土记》曰:南溪山,在县南五里余,其山耸拔千尺,烟翠凝空,古今所遗,其溪东注,与桂一江一 合。

龙蟠山

《桂林风土记》曰:龙蟠山,本名盘龙山,有石洞深致,洞中天然石室、石床 、石盆,洞门数重。

人秉烛游,常见龙迹大如碗。

洞有水,水中有鱼,四足有角如龙形,人杀则风雨晦冥立至也。

前使李渤给事,改名隐山,连其所也。

尧山

《郡国志》云:广州尧山,高四千丈,自番禺、一交一 阯见之。

有飓风,风发屋折树翻湖焉。

云母山

《续南越志》云:天后朝,曾城县有何氏女服云母粉,得道於罗浮山,山因所出以名之。

马鞍山

《南越志》云:始皇朝,望气者云,南海有五色气,遂发卒千人凿之,以断山之冈阜,谓之凿龙。

今所凿之处,形如马鞍,故名焉。

虑山

裴关《广州记》云:东莞县有虑山,其侧有杨梅、山桃,只得於山中饱食,不得取下;如下,则辄迷路。

火山

《岭表录》云:梧州对岸西火山,山下水澄潭,水深无极,其火每三五夜一见於山顶。

每至一更初,火起匝其顶,如野花之甚者,广十丈余,食顷而息。

或言其下水中有宝珠,光照於上,如火。

上有荔枝,四月先熟,以其地热,故谓火山也。

浮石山

《一交一 州记》云:海中有浮石山而峙高数十丈,去永平营百余里,浮在水上。

昔李逊征朱崖,欲审其实否,牵长索于山底洞过。

《太平御览》宋·李昉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太平御览》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西楚南越诸山景山盛弘之《荆州记》曰:《太平御览》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