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制度《周礼·玺节》郑氏注云:“玺节者,今之印章也《南村辍耕录》卷三十

南村辍耕录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南村辍耕录

南村辍耕录 - 卷三十

南村辍耕录

卷三十

◎印章制度《周礼·玺节》郑氏注云:“玺节者,今之印章也。”

按许慎《说文》云:“印,执政所持信也。”

徐锴曰:“从爪,手以持信也。”

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一虎钮惟其所好。

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独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七雄之时,臣下玺始称曰印。

汉制,诸侯王金玺。

玺之言信也。

古者印玺通名。

汉旧仪云:诸侯王,黄金玺,橐佗钮。

又曰:玺,谓刻曰‘某王之玺’。

列侯,黄金印,龟钮。

文曰:‘某侯之章’。

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

文曰‘章’。

中二千石、银印,龟钮,文曰‘章’。

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鼻钮,文曰‘印’。

建武元年,诏诸侯王金印纟戾绶,公侯金印紫绶。

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绶。

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绶及黄绶。

陈制:金章或龟钮、貔钮、兽钮、豹钮,银章或龟钮、熊钮、罴钮、羔钮、鹿钮,银印或?钮、免钮,铜印率环钮。”

吾衍云:“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与隶相通。

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

多见古家藏得汉印,字皆方正,近乎隶书,此即摹印篆也。

王俅《啸堂集古录》所载古印,正与相合。

凡屈曲盘回,唐篆始如此。

今碑刻有鲁公官诰尚书省印,可考。

其说,汉晋印章,皆用白文,大不过寸许。

朝爵印文皆铸,盖择日封拜,可缓者也。

军中印文多凿,盖急于行令,不可缓者也。

古无押字,以印章为官职信令,故如此耳。

唐用朱文,古法渐废。

至宋南渡,绝无知此者。

故后宋印文皆大缪,白文印皆用汉篆平正方直,字不可圆。

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

三字印,右一边一字,左一边两字者,以两字处与一字处相等。

不可两字中断,又不可十分相接。

四字印,若前二字一交一 界有空,后二字无空,须当空一画别之。

字有有脚无脚,故言及此。

不然,一边见分,一边不分,非法度也。

轩斋等印,古无此式。

唯唐相李泌有“?居堂”白文玉印,或可照例,终是白文,非古法,不若只从朱文。

朱文印或用杂体篆,不可太怪。

择其近人情,免费辞说。

白文印用崔子玉写张平子碑上字,及汉器上并碑盖印章等字,最为第一。

凡姓名表字,古有法式,不可用杂篆及朱文。

白文印必逼于边,不可有空,空便不古。

朱文印不可逼边,须当以字中空白得中处为相去,庶免印出与边相倚,无意思耳。

字宜细,四旁有出笔,皆带边。

边须细于字。

边若一体。

印出时四边虚纸皆昂起,未免边肥于字也。

非见印多,不能晓此。

粘边朱文,建业文房之法。

多有人依款识字式作印,此大不可。

盖汉时印法不曾如此,三代时却又无印,学者慎此。

《周礼》虽有玺节及职金掌其[A134]恶揭而玺之之说,注曰印,其实手执之印也。

正面刻字,如秦氏玺,而不可印。

印则字皆反矣。

古人以之表信,不问字反,淳朴如此。

若战国时苏六印,制度未闻。

《淮南子·人间训》曰:“鲁君召子贡,授以大将军印。”

刘安寓言而先辞耳。

道号,唐一人虽有,不曾有印,故不可以道号作印用也。

三字屋扁。

唐印有法,凡印文中。

有一二字忽有自然空缺,不可映带者,听其自空。

古印多如此。

凡印,仆有古人印式二册,一为官印,一为私印,具列所以,实为甚详。

不若《啸堂集古录》所载只具音释也。

凡名印不可妄写,或姓名相合,或加印章等字,或兼用印章字,曰姓某印章,不若只用印字最为正也。

二名者,可回文写。

姓下著印字在右,二名在左,是也。

单名者,曰姓某之印,却不可回文定。

名印内不得著氏字,表德可加氏字,宜审之。

表字印只用二字,此为正式。

近人或并姓氏于其上,曰某氏某,若作姓父。

古虽有此称,系他人美己,却不可入印。

人多好古,不论其原,不为俗乱,可也。

汉人三字印,非复姓及无印字者,皆非名印,盖字印不当用印字以乱名。

汉张安字幼君,有印曰张幼君(右一字,左二字)唐吕一温一 字化光,有印曰吕化光,此亦三字表德式。

诸印下有空处,悬之最佳,不可妄意伸开,或加屈曲务欲填满。

若写得有道理,自然不觉空也。

字多无空,不必问此。

李一陽一冰曰:“摹印之法有四:功侔造化,冥受鬼神,谓之神。

笔画之外,得微妙法,谓之奇。

艺一精一于一,规矩方圆,谓之工。

繁简相参,布置不紊,谓之巧。”

赵彦卫云:“古印文作白文,盖用以印泥,紫泥封诏是也,今之米印及仓敖印近之矣。

自有纸,始用朱字,间有为白字者。”

《通典》云:“北齐有木印,长一尺,广二寸五分,背上为鼻钮,长九寸,厚一寸,广七分。

腹下隐起篆文,曰督摄万几,惟以印籍缝,今龊合缝条印,盖原于此。”

秦有八体书,三曰刻符,即古所谓缪篆。

五曰摹印,萧子良以刻符摹印合为一体,徐锴谓符者,竹而中刻之。

字形半分,理应别为一体。

摹印屈曲填密,则秦玺文也,子良误合之。

《宣和谱》四卷。

杨克一《图书谱》一卷,(又名《集古印抉》)王厚之《复斋印谱》,颜叔夏《古印谱》二卷,姜夔集《古印谱》一卷。

吾衍《古印文》二卷。

赵孟?《印史》二卷。

◎银工浙西银工之一精一于手艺表表有声者,屈指不多数也。

朱碧山(嘉兴魏塘)、谢君余(平一江一 )、谢君和(同上)唐俊卿(松一江一 )。

◎祖孝子祖孝子浩然、字养吾,建宁浦城人,世儒家。

至元中,盗黄华起政和,朝廷命将帅师往讨。

未至,盗已就缚。

回军经浦城,焚其庐舍,孝子母全氏遭掠而北。

是时孝子年六岁,母子相失,独与父居,不闻问者二十又八年。

至大三年,福建阃府檄为三山书院山长,将之任,或告之曰:“而母在河南,而不能名其处。”

孝子欣然弃职辞父,为河南行。

既渡一江一 ,抵河南,每舍逆旅,行道途间,闻操南音者,必就与语,庶几有所遇也。

当时从军之人犹有存者,或曰:“此有赵副使,故为军校,归自军中,得妇人全氏,非而母也耶。

赵死而家替,全氏归一蒙古氏,挈之而南,当在汝一邓一 闻耳。”

孝子知母定在,惊喜,遂回汝州,抵鸦路山,不遇。

行八百里,至牛蹄白石,不遇。

又行七百余里,至枣一陽一崔桥,又不遇。

然自离汝州,行路既远,知母所乡,停车道傍,投宿旅舍,举其状以问人,颇有相酬答,可物色,或指唐州以告曰:“彼有别盖山,可寻讨也。”

孝子梦神人顾而言:有“月圆再圆”之语。

既寤,言犹在耳。

益喜忭,自崔桥三百余里,至别盖,访其母,在焉。

既见,相与抱持涕泣。

七月之望也,神人之言,于是有徵矣。

留别盖半月,舟具,奉母南归。

当时闻其事者,自朝廷达官,以至湖海名胜,莫不歌诗以美之,多至数十百篇,往往举朱寿昌事以为比。

会稽韩庄节先生(性)作《孝子传》行于世。

◎白日圜文周易痴处馆讲授,宾主不合,遂作白日圜文,飘然而去。

其文曰:“听之不闻,视之不见,子以我为隐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吾亦从此逝矣。

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

饭疏食,乐亦在中。

素贫贱,不愿乎外。

兹承贤主人、不取通士,乃求拘儒,匪我求童蒙,取其一交一 以道,馈以礼。

择师教子弟,盖亦据于德,依于仁。

圜土而居,重门以待,当尔耳不听一婬一,目不视恶,将以塞其兑,闭其聪。

然而口不绝吟,手不停披,安能存其心,养其性?黄芽若就,白发已空。

常念流地上之白水真一人,且作锁洞门之清溪道士。

子其子,亲其亲,固宜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尔为尔,我为我,安肯哀矜而辟焉?敖惰而辟焉?不越文字之间,自行束修以上,受风魔贬,为自在囚。

口出雌黄,用狙翁朝四暮三之术。

目生虚白,披羲皇天一地二之图。

有朋自远方来,与进也,与退也,使君从此中入。

或止之,或尼之,俾我行其庭不见其人,而子过我门不入我室,望而未见,招之不来。

所不与同心,指苍天而为证。

亦欲从游耳,曰黄昏以为期。

不以我为贫,知有时为养。

所愿诸生,人十己千,以一识百。

师也过,商也不及,尚得夫子之中庸。

参也鲁,回也如愚,竟传圣人之道统。

而某诗书无祟,笔墨有灵,蝉蜕污浊之中,凤翔尘埃之表。

排云叫阊阖,吐三千丈豪气之沈埋。

乘风归蓬莱,诉百万亿颠?之辛苦。

藩篱既剖,门闼洞开,纵意所如,从吾所好。

口说五千言,乘牛出函谷,愿与关门令尹游乎?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皆曰闭户先生来也。”

◎金灵马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

殓用貂上袄皮帽。

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

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匙、箸各一。

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

舆车用白颤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

前行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疋。

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

◎髹器〖黑光〗凡造碗碟盘之属,其胎骨则梓人以脆松劈成薄片,于旋床 上胶粘而成,名曰卷素。

髹工买来,刀刳胶缝,干净平正。

夏月无胶泛之患,却炀牛皮胶,和生漆,微嵌缝中,名曰梢当。

(去声)然后胶漆布之,方加粗灰。

灰乃砖瓦捣屑重申过,分粗、中、细是也,胶漆调和,令稀稠得所。

如髹工自家造卖低歹之物,不用胶漆,止用猪血厚糊之类,而以麻筋代布,所以易坏也。

粗尘灰过停,令日久坚实,砂皮擦磨,却加中灰,再加细灰,并如前。

又停日久,砖石车磨去灰浆洁净,一二日,候干燥,方漆之,谓之糙漆。

再停数月,车磨糙漆,绢帛挑(上声)去浆迹,才用黑光。

黑光者,用漆斤两若干,煎成膏,再用漆。

如上一半,加鸡子清打匀,入在内。

日中晒翻三五度,如栗壳色,入前项所煎漆中和匀。

试简看紧慢,若紧,再晒;若慢,加生漆。

多入触药。

触药即铁浆沫,用隔年米醋煎此物,干为末,入漆中,名曰黑光。

用刷蘸漆漆器物上,不要见刷痕。

停三五日,待漆内外俱干,置一陰一处晾之,然后用楷光石磨去漆中类。

(雷上声)揩光石,鸡肝石也。

出杭州上柏三桥埠牛头岭。

再用{?弱}?分,次用布?分,次用菜油傅,却用出光粉揩,方明亮。

〖朱红〗修治布灰,一一如前。

不用糙漆,却用<贝覃>朱桐叶色,然后用银朱,以漆煎成膏子,调朱。

如朱一两,则膏子亦一两,生漆少许。

看四时天气试简加减。

冬金加生漆,颜色暗。

春秋,色居中。

夏四五月,秋七月,此三月,颜色正,且红亮。

〖鳗水〗好桐油煎沸,以水试之,看躁也,方入黄丹腻粉无名异。

煎一滚,以水试,如蜜之状,令冷。

油水各等分,杖棒搅匀,却取砖灰一分,石灰一分,细麦一分,和匀。

以前项油水搅和调粘灰器物上,再加细灰,然后用漆,并如黑光法。

或用油,亦可。

◎只孙宴服只孙宴服者,贵臣见飨于天子则服之,今所赐绛衣是也。

贯大珠以饰其肩背间膺,首服亦如之。

◎三教一源图图一◎银锭字号银锭上字号,扬州元宝,乃至元十三年,大兵平宋,回至扬州,丞相伯颜号令搜检将士行李,所得撒花银子,销铸作锭,每重五十两,归朝,献纳。

世祖大会皇子王孙驸马国戚,从而颁赐,或用货卖,所以民间有此锭也。

后朝廷亦自铸。

至元十四年者,重四十九两。

十五年,重四十八两。

辽一陽一元宝,乃至元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征辽东所得银子而铸者。

◎学宫讲说凡学宫朔望讲说,乃礼之常。

所属上司官或者宪官,至自教授学官暨学宾斋谕等,皆讲说一书。

然儒生未达时宜,往往迕意多矣。

泰定甲子,开吴淞一江一 ,省台宪僚咸集。

时治书刘公泺源,北方学者,首谒先圣先师。

其年值闰,詹肖岩讲书尧典,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大?弗其意,以为学校讲说,虽贱夫皂未、执鞭坠钲之人,皆令通晓,今乃稽算度数何为?肖岩由是悒怏而卒。

至元己卯冬,分宪老老公检踏灾伤,以复熟粮为急。

陆宅之讲省刑罚薄税敛一章,公变色而作。

至正辛巳,知府杨侯锐意浚河,以兴利除害为己任。

时宪佥某谒学宫,王玉岩讲禹别九州,随山?川,结意皆归美于知府,宪佥不悦而罢。

丁酉岁,张士诚据有姑苏日。

遣苏守周仁来,王可权讲易泰封,盖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义,周以为讥讪,累及诸职事皆停月廪。

惟钱先生伯全父作训导时,行刑官至,讲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讲毕,称赏不已。

前数君子,亦可为后人戒也。

◎松一江一 之变王与敬,字可权,淮西安丰人,由浙省典吏充宣使。

后于董傅霄部下立功,擢松一江一 府判。

未任,转省都镇抚,升元帅。

至正丙申二月朔,伪诚王张士记红军破平一江一 ,时与敬兵败,径趋嘉兴,又与苗军参政杨完者不协,乃投松一江一 ,名曰守御,实欲恋倡妇董赛儿故也。

达鲁花赤八都帖木儿、知府崔思诚,皆无制变之术,激成其祸。

盖其至也,不郊迎之,已自不悦。

越二日,浙省又命元帅帖古列思等提兵而来,镇守城池。

二帅抗衡,不相上下。

帖点两仓脚夫,散口粮,给器械,发号施令,盖意在逐与敬行。

十八日,帖宴军民官,无一人至者。

至夜,与敬下万户戴列孙等,率引军卒,自西门放火,鼓噪而叛。

官僚溃散,寺观民房悉化焦土。

检刮金银财物,塞满舟船,自与敬以下,人口辎重皆出西门。

二十四日,完者下元帅萧亮员成等,率苗军突至,兵不与敌,遂北出通波塘而去,投降士诚,子女玉帛悉为苗军所有,民亦持挺相逐。

列孙、孔镇抚等,死者过半。

苗军恣肆检刮,截人耳鼻。

城中女妇,多为一婬一污。

房舍间有存者,皆为焚毁,靡有孑遗。

居民两遭锋镝,死者填街塞巷,水为不流。

四月初十日,士诚下元帅史文炳一部兵马,自湖泖入古浦塘,舳舻相衔,旗帜蔽日。

苗军一矢不一交一 ,竟溃散而去。

《南村野史》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卓哉斯言也!初,王与敬之戾止,苟得一守土官,能以智虑处之,则不致若是。

况松一江一 尚侈靡一习一 一婬一风者久矣,余尝扼腕而叹,必有后日之患。

终为一贱倡祸及数万家,非小变也。

与敬负逆贼之名,遗臭万年,戴氏逞匹夫之勇,卒丧其生,皆自取之也。

悲夫!

◎果典坐嘉兴天宁寺有老僧曰果典坐。

平生不蓄积,得钱辄买酒饮。

长老念空海每岁遗衣段。

至正癸巳正月一日无疾而卒,年一百二岁。

◎诗谶“潮逢谷水难兴浪,月到云间便不明。”

松一江一 古有此语。

谷水、云间,皆松一江一 别名。

近代来作官者,始则赫然有声。

终则坝茸贪滥。

始终廉洁者鲜。

两句竟成诗谶。

◎书画楼松一江一 自来无大火灾。

至正丙戌闰十月廿九日夜,普照寺西业制帽民姚不谨于火,延燎三千余家。

重门邃馆,灵宫梵宇,悉为煨烬。

而夏爱闲氏收藏古法书名画楼岿然独存。

岂有神物护之也耶?抑亦数耶?◎物必遇主松一江一 普照寺门首刀镊一胡一 。

忽见街上有小片荷叶,舒卷不已。

一人拾置怀中去,一胡一 叩之曰:“汝得何物,但欲见之,以决所疑。”

及出示,乃至元钞三十文。

又同郡夏氏仆,尝见小花蛇盘旋道左,行人捉藏诸袖。

生颇讶,问其所以,则至元钞贰拾文。

右二事绝相类。

吁,三十文二十文直微末耳,尚必待主,今之积金蓄谷,倍息计嬴,孳孳以利为念者,于此宁不可鉴哉!

◎槍金银法嘉兴斜塘杨汇髹工槍(去声)金槍银法。

凡器用什物,先用黑漆为地,以针刻画或山水树石,或花竹翎毛,或亭台屋宇,或人物故事,一一完整,然后用新罗漆。

若槍金,则调雌黄。

若槍银,则调韶粉。

日晒后,角挑挑嵌所刻缝罅,以金簿或银簿,依银匠所用纸糊笼罩,置金银簿在内,遂旋细切取,铺已施漆上,新绵楷拭牢实,但著漆者自然粘住,其余金银都在绵上。

於熨斗中烧灰,甘锅内熔锻,浑不走失。

◎磨兜坚箴磨兜?,已见第九卷。

昔李侍郎敦立,尝揭磨兜坚三字于座隅。

磨兜坚者,古之慎言人也,其善於自防者哉。

金华宋濂为著箴曰:“磨兜坚,慎勿言,口为祸门,昔人之云。

磨兜坚,人各有心,山高海深。

磨兜坚,高不知极,深不知测。

靡兜铿,言出诸口,祸随其后。

磨兜坚,钟鼓之一声 ,囚叩而鸣。

磨兜坚,不叩而鸣,必骇众听。

磨兜坚,惟口之则,守之以默,是曰玄德。

磨兜坚,磨兜坚,慎勿言。

◎三笑图杨铁?云:坡翁跋石恪所画,以为三人皆大笑,至衣服冠履皆有笑态。

其后之童子亦罔知,而大笑。

永叔书室图三笑于壁,想见石恪所作与此无异。

然坡翁所跋三笑,不言为谁。

山谷特实以远公陶陆事。

陈贤良舜俞《庐山记》,亦谓举世信之。

有赵彦通者,作《庐岳独笑》一篇,谓远公不与修静同时。

楼攻?鬼亦言:修静元嘉末始来庐山,时过公亡已三十余年,渊明亡亦二十余年,其不同时信哉!后世传讹,往往如此。

使坡翁见之,亦当绝倒也。

◎官制字讹按古官制取义皆有所主,非徒名也。

后世或讹其音者有矣,音虽讹而义则不讹也。

如仆射秦官,仆,主也。

古者重武事,每官必有主射以督课之。

射音神夜反,关中人讹为寅诈反。

《韵书》不取其义于神夜反中,却收在寅射反下。

尚书亦秦官。

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

尚,犹主也。

如尚方、尚食、尚医、尚衣、尚冠、尚浴、尚席之尚,并音时亮反。

后世乃以尚书之尚讹为辰羊反,陆德名亦音平声,《韵书》遂两收之。

洗马,《前汉志》:“太子太傅少传属官有先马。”

张晏曰:“先马员十六人,秩比谒者,如洱曰,前驱也。”

《国语》载勾践亲为夫差先马。

先,先之也,从先见反。

今《韵书》作苏典反,字作洗。

愚意此类并当从其正义,不当从其讹音。

今人但见读仆射之射作神夜反,尚书之尚作时亮反,洗马之洗作先见反,便非哂之,不究其义故也。

此类甚多,今姑举其显者。

◎巾帻考巾帻,《释名》:“巾,谨也,当自谨于四教。”

仪礼:二十成一人 。

士冠。

(如字)庶人巾。

《说文》:“发有巾曰帻。”

帻即巾也。

又方言:覆髻谓之帻。

《汉书》:“卑贱执事不冠者所服,或谓之承露。”

按仪礼士冠庶人巾,则古者士以上有冠无巾,帻惟庶人戴之。

秦谓民为黔首,汉为仆隶为苍头。

汉书谓卑贱者所服,此其证也。

后世上下通用之,谓之燕巾。

蔡邕《独断》曰:“汉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人见,故加巾帻以包之也。”

然则巾自巾,帻自帻,不独卑贱者所服,虽尊者亦服之矣,至王莽冠内加巾。

故诗人云:“王莽秃,帻施屋。”

又光武岸帻见马援。

又按《魏志》注: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

拟皮弁、裁缣帛为蛤,(或作幅,乞洽反)合乎简易随时之议,以色别其贵贱。

本施军饰,非为国容。

《韵书》:弁缺四隅谓之?合(前时军人弓手所戴小白帽是也)。”

一曰按头使下,故曰?合。

增韵、埤苍,皆曰帽也。

晋《舆服志》:哀帝立,秋御读,令改用素白?舀。

汉末,王公名士,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

魏武始制?舀。

成帝制:使尚书入坐丞郎门下二者侍官乘车白?舀低帏,出入掖门。

又二宫直宫著乌纱?舀,往往七人宴矣。

?舀虽冠弁遗制,去古益远,用巾帻为近之。

一说,秦加武将首饰为绛帕,后稍稍作颜题。

汉兴,续其颜。

却摞(音罗)之。

施巾连题,却覆之,即丧帻也,名之曰帻。

至孝文帝,乃高颜题。

续之以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巾,上下文者长耳,武者短耳。

古者冠制皆硬壳,自额上至于顶,如今礼冠者然。

后世乃作小口,廑以束发。

冠下施帻,冠帻之上,又总施巾,皆效汉元帝所服之制也,夫历代损益,随其所宜。

苟不害于义,从俗可也。

孔子居宋衣缝掖,居鲁冠章甫,亦从俗也。

◎履舄履考履、舄、履。

《履人》注:禅下曰履,复下曰舄。

(《说文》无舄字。

舄本鹊字,今借为履舄字也。

陆佃云:舄通为舄履之舄。

古人居欲如燕,行不欲如鹊,故借为舄字,所以为行戒也。

然借鹊为。

舄,作思积反者,盖舄履也。

古今注:以木置屦下,乾腊,不畏泥湿,故曰舄。

以是知舄屦之下必再用木矣)。

《士丧礼》:“夏葛屦,冬皮屦。”

《屦人》注又谓:“凡屦,舄各象其裳色。”

引《士冠礼》曰:“玄端黑屦,青纟句(劬)纟意(亿)纯(准),素帻白屦。

缁纟句纟意纯,爵弁扒屦。

黑纟句纯是也。”

纟句,《说文》:“纟卢绳纟句也。”

《玉藻》注:“履头饰也。”

(《韵会》:状如刀衣上鼻,在屦头。

言拘者,取自拘持,使低目,不暇顾视。

一曰,用缯一寸,屈为之头,著屦头,以受穿贯)。

纟意,《屦人》注:“缝中纟川也,博雅纟川绦也。”

纯,《屦人》注:“缘也。”

言纟意必有纟句纯,言纟句必有纟意纯,三者相将,则屦、舄皆有纟句、纟意、纯矣。

凡纟句、纟意、纯,皆一色。

又按《屦人》注:“舄有三等,赤舄、白舄、黑舄也,赤舄为上,冕服之舄。

《诗》曰:“王锡韩侯,玄哀赤舄。”

则诸侯与王同矣。

所谓玄舄青舄,王后祭服之舄也。

凡屦之饰,如绣次也。

黄屦白饰,白屦黑饰,黑屦青饰。

天子诸侯,吉事皆舄。

其余服冕著舄耳。

士爵弁?屦,黑纟句纟意纯,尊祭服之屦,饰从缋也。

至若履者,《说文》:“足所依也,从一尸一,从彳,从攵,从舟,象履形。”

毛氏曰:“舟能载物,履能载人。

又草曰扉。

(芳未反)麻曰屦(凡布皆可谓之麻)。

皮曰履。

按履无别制。

《说文》:“屦,履也,从履省,娄声,又?也。”

徐曰:“?,革履也。

舄,韵会,履也。”

《古今注》:“以木置履下,乾腊,不畏泥湿,故曰舄。”

以是知履舄履之异名也。

但有禅下、复下用木之异耳。

古人舄屦履至阶必脱。

唯著袜而入。

《礼》:“户外有二屦,”是脱屦而入者也;“汉赐剑履上殿”,是不赐则不敢著履上殿明矣。

“谏不行则纳履而去,”纳,结也。

言纳履,则在外明矣。

是脱履而入者也。

王乔入朝。

双舄化凫先至,是脱舄而入者也。

古者堂上皆有席,所以著袜为宜。

况袜又从韦乎。

又按《乡饮酒》云:“说屦,揖让如初,升堂。”

疏云:“凡堂上行揖礼不脱屦,坐则脱屦,理固然也。”

由是观之,凡宗庙堂室之间行礼,亦必不脱屦矣。

夫降而脱屦,然后升坐,礼也。

其后宾与主人酬酢之时,皆在两阶之间,又须降而著屦,复升于阶。

酬酢之礼毕,又降而脱屦,复升于坐也。

古人礼繁如此,今何略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南村辍耕录》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印章制度《周礼·玺节》郑氏注云:“玺节者,今之印章也《南村辍耕录》卷三十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