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养巧治病
腱鞘炎的自我调养方法
腱鞘炎,或称狭窄性腱鞘炎,是常见的手部疾患,多发于手腕桡骨茎突部及拇指与中指。
发于拇、中指的拇长屈肌腱和屈指肌腱的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或“扳机指”。
本病多由腕、指部过劳或运动损伤,使肌腱在腱鞘隧道中频繁活动,长期磨损;以及寒凉刺激等因素,使肌腱与腱鞘发生炎性变、水肿,久之机化,肌腱肿胀变粗所致。
临床表现主要为腕部桡骨茎突部慢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可放射至全手、肩部和肘部。
拇指无力,拇指及腕部活动障碍。
桡骨茎突部轻度肿胀,局限性压痛,皮下可触及一豌豆大小如软骨样硬度之肿物,狭窄严重时可触及摩擦感。
少数拇、中指可变为弹响指。
病久大鱼际有轻度萎缩。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伤筋”范畴。
(一)起居调养法
首先必须设法消除或减少原发病因刺激,如调换某些工种(机械重复的手指、腕部活动,如包装工作等)、改掉不良习惯(如捻响手指等)、避免长时间持抱小孩、物品、拧洗衣物等。
如不能调换工作,也要注意工作一段时间后,让手腕部休息,自我按摩及手部体疗操锻炼等。
另外患本病后要注意避免冷水刺激,以免加重症状,并积极配合其他调养方法。
(二)心理调养法
采用自我暗示疏通法。
患者取任何体位均可,心神安定,闭目冥想,自我感觉经脉中气血充盛鼓荡,由指端及前臂向患部相对冲激,逐渐消除阻滞,气血畅通,通则不痛,局部疼痛减轻乃至消失,指、腕关节活动亦灵活便利。
同时感到有大量血细胞聚集在患部,炎症被逐渐抑制、消除,肿胀渐消。
(三)针灸调养法
1.毫针刺法
取穴:阿是穴(压痛点)、阳溪、列缺、合谷。
针法:阿是为主穴,针刺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透刺2~4针。
阳溪穴可直刺0.3~1寸,局部有酸胀感。
列缺穴针刺时针尖向外,进针0.5~1寸,局部酸胀感。
合谷直刺0.5~1寸,亦可针尖向手指或腕部斜刺(随病变所在部位而定),可有针感(酸胀麻电感)向指尖或腕、前臂放散。
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
2.耳穴按压法
取穴:耳部相应部位、神门、皮质下。
方法:常规消毒双耳廓,在所取穴位上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每日揉按两次,每次3~5分钟。
5日一换。
3.隔姜灸
取穴:阿是穴为主穴。
配穴可取列缺、阳溪、阳池、腕骨、合谷。
方法:取鲜姜切0.3毫米厚薄片,置于穴位上;捻制圆锥状艾炷若干,置姜片上点燃,每次选2~3穴,每穴施灸5~7壮,每日1~2次,5次为1疗程。
灸后可用消毒纱布敷盖局部,防止感染。
若腱鞘严重狭窄,纤维变性明显,针灸若干疗程,效果不明显者,可行手术松解。
(四)按摩调养法
本病早期采用推拿治疗疗效较好。
病程长者,推拿治疗疗程较长,也易反复。
治疗期间应减少腕指部活动,配合中药浸洗,以促进局部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本文介绍的按摩方法,有止痛消肿,剥离粘连,撕裂狭窄,恢复滑动的作用。
但取得疗效的程度,与病理变化之轻重,术者手力的大小,次数之多少有一定关系。
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手法治疗
(1)准备手法:按压合谷、阳溪、阳谷、曲池、小海、天鼎、缺盆、中府、极泉穴。
顺序操作,用力宜均匀适当,每穴按压半分钟左右。
(2)治疗手法:术者先以一指禅推法在患侧桡骨茎突部周围推动约3~5分钟。
术者以右手食中二指夹持患者拇指近侧节,用拇指及食指持握其他四指向下牵引。
在右手的牵引下,术者将患腕向尺侧极度偏曲,左手拇指压于桡骨茎突部之伸拇短肌及外展拇长肌的腱鞘。
拇指用力向掌侧推按、挤压,手腕同时向掌侧屈曲,继而背伸。
随后拇指在原处轻轻揉按。
在腕部涂以红花油,从第一掌骨背侧,行擦法,直至前臂,以热力深透为度,然后再以搓、揉、抖拉上臂和腕部,结束治疗。
2.拇长屈肌腱和指长屈肌腱的狭窄性腱鞘炎的手法治疗(以拇指为例)
(1)准备手法:同1。
(2)治疗手法:术者以左手握腕,右手拇、食指呈前后位捏住患指,做对抗牵引。
术者左手拇、食指用力捏住患指掌骨头两侧,右手拇及食指呈前后位仍捏住患指近节远端,两手做对抗牵引,牵引时屈曲其掌指关节。
术者左手紧握整个患指,以右手拇指指前部在鱼际部,即狭窄腱鞘的前侧上下捋按,再做三点按压,反复3~4次。
在牵引下,右手拇指压于狭窄部。
术者左手紧握患指向外侧旋转,同时右手拇指用大力向内上方推挤其狭窄部。
此动作必须两手协调进行,右手拇指向外上推挤时力度要大。
然后以右手拇指在患部轻轻揉按半分钟结束手法。
(五)体育调养法
本病宜坚持进行手、腕部功能锻炼:
(1)腕背伸掌屈法:腕关节用力反复做背伸、掌屈动作,左右各10次。
(2)合掌压腕法:屈肘,前臂贴于胸前,指尖垂直向上,合掌挤压双腕。
用力由缓而重,由重而缓,持续1分钟左右。
(3)手指屈伸法:同时屈曲各指关节,呈握拳式,再突然用力同时伸直各指,呈掌式,反复10次。
(4)手指分合法:手指伸直并拢。
先用力做五指分开动作,再用力做五指并拢动作,反复10次。
(六)药物熏洗调养法
处方:桂枝12克,桑枝12克,干地龙12克,土地狗12克,地鳖虫6克,独活12克,秦艽12克,紫藤枝12克,山麻黄12克,钩藤12克,鸡血藤12克。
本方功能活血荣筋,通络止痛,温经止痉,祛寒化邪,对伤筋关节涩滞、肿胀疼痛、筋络挛缩等有较好疗效。
用法:上药共入盆中,加水煎煮至沸,患部在盆上以热药气熏蒸若干分钟,离火待温度适宜时浸洗患部10~15分钟。
每日2次,每剂药可使用2~3日。
(七)敷贴调养法
处方:生栀子10克,生石膏20克,桃仁9克,红花9克,桂枝9克,土鳖虫6克,蓖麻油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调匀。
用75%酒精浸湿,1小时后加蓖麻油调糊。
敷于患部周围,上覆塑料纸,外以胶布固定。
隔日换药1次。
感冒的自我调养方法 支气管炎的自我调养方法 大叶性肺炎的自我调养方法 肺脓肿的自我调养方法 慢性胃炎的自我调养方法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自我调养方法 胃下垂的自我调养方法 膈肌痉挛的自我调养方法 胰腺炎的自我调养方法 细菌性痢疾的自我调养方法 乙型肝炎的自我调养方法 心律失常的自我调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