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膺高年享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袁氏世范》世范卷中 处己·人生甜苦参半

袁氏世范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袁氏世范

袁氏世范 - 世范卷中 处己·人生甜苦参半

袁氏世范

世范卷中 处己·人生甜苦参半

【原文】膺高年享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受尽辛苦,不曾有自少壮享富贵安逸至老者。

早年登科及早年受奏补之人,必于中年龃龉不如意,却于暮年方得荣达。

或仕宦无龃龉,必其生事窘薄,忧饥寒,虑婚嫁。

若早年宦达,不历艰难辛苦,及承父祖生事之厚,更无不如意者,多不获高寿。

造物乘除之理类多如此。

其间亦有始终享富贵者,乃是有大福之人,亦千万人中间有之,非可常也。

今人往往机心巧谋,皆欲不受辛苦,即享富贵至终身。

盖不知此理,而又非理计较,欲其子孙自小安然享大富贵,尤其蔽惑也,终于人力不能胜天。

【译述】相应地讲,老年享受富贵的人,必当是年轻时吃尽了苦头,历尽了艰辛。

从没有从小就享受安逸富贵直到老年,年少时就科举及第或早早被皇帝委任了官职的,在中年时必定会仕途坎坷不平,不能顺心遂意,只是到了晚年才得以荣贵显达。

或早年得意,官运亨通,那么其家中生活又一定窘迫拮据,家业微薄,常常为吃穿发愁,为儿女的婚姻事担忧。

如果说年少时就身登显贵,又没品尝生活的艰辛苦难,又继承了父祖的丰厚家业,这种人,大多不会活得很大。

造物主安排人的命运时大多如此。

生活中间或有一些自小到老始终享受荣华富贵的,这是有大福份的人,千万个人中偶尔才会有一个,实在是极希罕的。

现在的人往往用尽心思,机关算尽,想着不经历劳苦艰辛就至死享受荣华富贵。

他们大都不知道这个道理,而且按照这种不合道理的方式计算着,想要自己的子孙从小就能享受大富大贵而无丝毫波折,这就更是不可理喻了。

其最终结果是人算不如天算,终究沿着造物主安排的道路发展下去。

【评析】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享福的,且享福从小至老。

也没有哪个人天生就该受苦而贫困一生。

自陈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疑问发出,人们便不断探求天命与人命的关系。

因为诸多的因素,作为思考的主体,古代的知识分子认定,亦或是无可奈何地将之归到一个神秘而莫测的哲学概念“命”上。

袁氏这段话便是对于“命”在富贵穷通上的阐释。

在今天我们将一个人的机遇归于偶然因素,却也仅是说法不同而已。

姜太公八十垂钓渭水之滨,被文王发现之前可谓历尽难辛,讨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黄花闺女,还因为砍柴丢掉斧头,卖面翻掉箩筐而被其鄙弃。

妻子撒手离他而去,老头只好不做买卖静坐钓鱼。

最后助武王夺得殷纣的天下,封为齐太公,后其子嗣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威风无比。

南唐后主李煜,继承爷爷李璟创下的花花一江一 山,却不思进取,沉湎女色,歌舞通宵达旦,直到国破家亡。

可怜“仓皇辞庙日。

垂泪对宫娥”,只能慨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最后穷困、饥寒,一杯鸠酒结束了生命。

姜子牙,古时大贤能者,尚经历大苦难;李煜,帝王之子,不能长保富贵。

何况我们凡人俗子。

世间万事万物终是要经历磨难而后美满。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袁氏世范》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原文】膺高年享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袁氏世范》世范卷中 处己·人生甜苦参半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