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海公大红袍全传》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画荻

海公大红袍全传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海公大红袍全传

海公大红袍全传 -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画荻

海公大红袍全传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画荻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兴亡朝复暮,一江一 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贵显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几句鄙词,不过说人生世上,承父母一之 精血,秉天地之灵气,生而为人。

人为万物之灵,自当做一场刮目惊人的事业。

虽不能流芳百世,中正纲常,使人志而不忘,以为君子;即不能与世争光,亦当遗臭万年,此亦君子小人之两途也。

然君子之流馨,事愈远而人心愈近;小人之遗臭,事虽近而人心欲远之,惟恐其稍近也。

君子观之,能不惊然而惧乎?我于是有说。

却说前明正德间,粤省琼南有海璇者,字玉衡,世居琼之睦贤乡,离琼山县治不过数里。

玉衡娶缪氏,乃同县缪廪生之妹也。

缪氏生于诗书之家,四德三从,是所稔悉。

自适海门以来,夫妻和顺,相敬如宾,真不愧梁鸿之配孟光也。

玉衡屡试不中,遂无意功名,终日在家诗书自娱,行善乐施而已。

又过数年,玉衡已是四十三岁,膝下无儿。

夫人缪氏,每以为忧,常劝丈夫立妾,以广子嗣。

玉衡正色道:“我与你素行善事,况海氏祖宗皆读儒书,历行阴德,今我谅不至绝嗣,姑待之。”

缪氏道:“相公之言,可谓不碍于理者。

然妾今年四十,天癸将止,诞育之念已灰,不复望弄璋、弄瓦矣。

故劝相公立妾者,乃是为海氏祖宗起见,相公何故不以为然?”

玉衡笑道:“夫人所知者,情与理也。

但今之世,人心浇薄,循理者少,悖理者多。

但见人家妻妾满室,妒急纷然。

何者?为丈夫者不无偏爱,本欲取乐而反增懊恼,我不忍见之。

使璇命果有子,夫人年尚壮健,岂不能育子耶?璇如合绝嗣,即使姬妾罗列,亦不过徒事酒色而已,何益之有?”

夫人看见丈夫如此坚执,也不再说。

此后夫妇更加相爱。

玉衡历行善事,家虽不丰,而慷慨勇任。

凡有亲友邻里稍可资助者,无不竭力为之。

于是又过三年,缪氏夫人年已四十三岁。

一日,天忽大雨,雷电一交一 加,阴云四起,暴雨奔腾。

玉衡正在书房闲坐,忽见一物从上而下,恶貌狰狞,浑身毛一片,金光夺目,奔向玉衡书案之下,倏忽不见。

玉衡知是怪异避劫,乃任其躲藏,反以身障翼书案。

少顷,雷电之光直射入书房,向着玉衡身上射来。

这也古怪,那雷火一到玉衡身旁便灭。

如是者约有半个时辰,那雷声渐渐退去,火光亦熄。

玉衡不胜惊惶,随走开书案。

此时天气复亮,雨止雷收。

只见那怪兽从案下出来,向着玉衡作叩首之状。

玉衡明知其故,乃叱之去。

那物出了书房、不向外边,却往里面去了。

玉衡诚恐夫人受惊,随即跟进,方至内堂,就不见了。

心中好生疑惑,只是事属怪诞,隐而不言。

未及半月,夫人竟然癸水不至。

初时尤以为年老当止,三五月间,不觉腹中隆然矣,此际方知缪氏怀孕。

玉衡大喜,对缪氏道:“天庇善人,今日信否?”

缪氏亦笑道:“此乃相公福德所至,妾藉有赖矣。”

玉衡道:“凡人好善,天必佑之。

况夫人贞淑贤德,幽闲婉静,不才亦拳拳好善,感格上天,怜于海氏,待赐麟儿矣!”从此心中欢喜,更勇于为善。

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不觉将近十月,胎期满足,早晚就要分娩。

海公预早雇了乳母、稳婆,在家伺候。

一夜 ,海公方才合眼睡熟,忽见三人身穿青衣,手持金节,向前揖曰:“奉玉帝敕,赐你一子,你其善视之!”旋有人拥一怪兽人。

海公见其与前次避雷之兽无异,便问道:“既蒙玉帝赐子,怎么将这兽物带来?”

持金节者笑道:“你那里知道,此乃五指山之豸兽也,性直而喜啖猛虎,卫弱鸟,在山修炼七百余年,数当遭劫,故彼曾避于君家书案之下。

君乃善人,神鬼所钦,故雷火不敢近君,即回复玉旨,此兽因君得免其劫。

然上天有制,凡羽毛苦修,性未驯善,不遭雷劫,即当过胎出世,先成一人 形,后归正果。

今上帝怜你行善有功,故特赐与你为之。

日后光大海氏门户者,诚此子也。”

说毕,将那兽推到内堂去了。

忽听得霹雷一声,玉衡吃了一惊,不觉醒来,却是南柯一梦。

忽见丫鬟来报:“夫人产下一位小相公!”玉衡闻言大喜,正应梦中之事。

急急来到房中,见婴儿已经断脐,包裹停当。

玉衡持烛一看,果然生得眉清目秀,心中大喜,口中不言。

一面安慰妻子好生调养,吩咐丫鬟们小心服侍。

三朝洗儿,弥月请酒,自不必说。

乃取名海瑞,这也不在话下。

且说玉衡因有了儿子,万事俱足,遂飘然有世外之想,把“功名”二字真是置之度外。

正是: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

海公无事,以儿为乐,或到名山胜境去游玩,也觉优游。

时光易过,又是几年。

海瑞已经七岁,虽在孩提之中,性至孝友,更兼资质聪明,耿直无私。

每与邻儿共游,饮食之物,必要公同分食。

若有多取者,瑞必詈之。

玉衡教他读书,过目辄能成诵。

又过了三年,海瑞年已十岁。

无书不读,诗词歌赋,靡有不通。

是年玉衡一病身亡,海瑞哀痛欲绝,夫人亦痛哭不已。

瑞痛父身亡,未能尽子道,意欲结庐于墓侧,少展孝思。

夫人劝阻曰:“你虽性至孝顺,但你年纪幼稚,郊外无靖,倘有不测,我何赖焉?此欲尽孝而反增不孝也。”

瑞闻母谕遂止,在家守制。

夫人便昼夜令他诵读,虽夏暑不辍。

未几服满,瑞年已十三。

或有劝瑞应童子试者,瑞对曰:“我年尚幼,经史未通,若出应试,必被人笑,徒费笔墨。

不如闭门苦读,待我淹贯了,然后去也未为迟。”

夫人闻瑞在外答友之言,私喜曰:“此儿不务矜浮,日后必有实学。”

于是更加约束,母子二人,切磋严如师弟一般。

瑞性做好菊,不喜趋承。

尝有《品菊》诗曰:绕篱一二费平章,五色迷一离 满径香。

晚节岂容分上下,蓬门毕竟育低昂。

范村谱订名多误,郦水空传种最良。

欲向澹中寻更澹,鬓丝愁落满头霜。

《伴菊》诗云:柴门重闻日悠悠,愿向闲花稳卧游。

俗骨不堪同入梦,芳心曾许独探幽。

性情淡处常相对,靖冷香中过此秋。

莫遣风仙借婢职,夜深墙角已低头。

夫人见其诗雅淡,知瑞他日晚节独坚,必为一代忠臣者,尝谓之曰:“你终日读书,不求闻达,究有何益哉?”

瑞曰:“儿苦读书,非不欲进取。

但念母亲年届喜惧,儿恐一旦成名,就要远离膝下,故此忍隐,不欲为母亲忧也。”

夫人怒曰:“为人子者,不欲扬名显亲,岂欲我死后你方进取耶?马鬣虽封,铭旌七尺,我亦不得亲见也!”瑞闻母怒,跪而慰之,谢罪不迭,夫人怒始稍息。

瑞从此益励诗书,以图进取。

次年学院按临,瑞便出应试,果掇芹香。

夫人喜曰:“你得一衿,我死瞑目矣。”

簪笑同庠诸友劝同赴省,以夺秋魁。

瑞每以母在家无人侍奉终日,不欲行。

及至其母听了瑞答友之言,遂勉之曰:“你每以我在家,无人侍奉为辞,不欲相离左右。

但功名大事,我尚强健,你可前去,不必挂念。”

瑞见母如此吩咐,不敢有违,遂打点行李,会齐诸友,望着海康而去。

到了雷州,舍舟登岸赶路。

一夜 ,月明风轻,瑞在旅店里睡不着,偶步园中。

时已三更向后,店中诸客俱已熟睡。

仰望星斗满天,万籁俱寂。

忽闻有人说道:“昨夜前村张家祭鬼,我们正好前去寻些饮食,偏偏又碰着这位海少保在此。

土地爷好没来由,却要派我们在此伺候,他老人家便安然坐着,好不教人忿气呢!”一人道:“你莫怨他,他乃是一方之主,你我都是受他管的,怎么不听使令?这是应该的,不必多说。

恐怕这老儿听见了,又要责罚呢。”

一人道:“怕什么?此老太不公道,但是有得奉承他的,便由人去横行滋扰;若是我等穷鬼,他便专以此劳苦的事来派着呢!”一人道:“你且说他怎的不公平呢?”

那人道:“即此张家一事,就可见其不公矣。

张家的女儿,昨因上墓拜扫,遇了这个王小三,在路上撞见了。

欺她孤儿寡一妇 ,随就跟了回去,作起祟来。

她家好不惊慌,不知被他弄了饮食。

那日,张寡一妇 到此老儿处祷告,求他驱除。

这老儿初时甚怒,立刻拘了王小三到庙,说什么要打、要罚他。

后来王小三慌了,即忙应许了些金帛。

这老儿便喜欢到极处,不但不责罚他,反助纣为虐,任他肆扰呢!”一人道:“怪不得张家今夜大设饮食,他便安安稳稳的前去受领,却遣我们在此伺候这海少保呢。”

一人道:“怪不得你说他。”

海瑞听得明白,才知是鬼在此议论,暗喜自己有了少保的身份,不觉咳嗽一声,倏而寂然,海瑞亦回房中安息,自思土地亦受鬼贿,心中大怒。

至天明起来,梳洗了,诸友便要起程。

海瑞道:“且慢着。

今日有一奇事,待我弄来你们看看。”

诸友不解其故,快问道:“荒郊野店,有什么奇事?不如莫管闲事,赶路要紧呢!”海瑞道:“列位有所不知。

这里有一张家,她是个寡一妇 ,有一女儿,被野鬼王小三作祟,大索祭祀。

本坊土地反与鬼通同扰搅,你道奇么?”

诸友问道:“你怎的知道?”

海瑞便将夜闻鬼言备细告知,但不说鬼称自己是少保。

诸友听了,各各惊异。

况且都是少年,未免好事,各人都怂恿海瑞,要看他怎么处置那土地。

海瑞便向店主人问明,哪里是土地庙并张家的住址。

用了早饭,便望着那土地庙而来。

正是:正气能驱魅,无私可服神。

毕竟海公到了那里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海公大红袍全传》公案小说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海公大红袍全传》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画荻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