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出生于夏一陽一(今陕西韩城),父亲司马谈《中华上下五千年》司马迁著《史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 司马迁著《史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

司马迁著《史记》

司马迁出生于夏一陽一(今陕西韩城),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

很小的时候,司马迁就随着父亲来到长安,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

司马迁读书非常认真,每一本书都要看好几遍才放下,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他就刻苦钻研,或者请教长辈,不弄清楚不罢休。

到了二十岁,单一的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司马迁的求知欲了,他决定周游全国,收集各地资料,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阅识。

司马迁去过浙一一江一一会稽郡,看到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来到长沙,站在汨罗一一江一一边缅怀一爱一国诗人屈原;在山东曲阜看到了孔子讲学的遗址;又在沛县百姓的述说中得到了很多关于汉高祖刘邦起义的事情。

司马迁游历了很多地方,认真记录下每个地方的名人和发生过的重大事情,无形中,他的阅历得到了增长,也获得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为他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到长安后,司马迁被汉武帝封为郎中官,多次随汉武帝外出巡游,后来又被武帝派去出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视察当地的民情,途中又收集了不少第一手资料。

公元前108年,父亲司马谈去世,司马迁便继承了太史令的职位,这么一来,司马迁能接触到的书籍越来越多,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收集,司马迁决定把手中的资料整理编排,写一部从黄帝时代开始,到汉武帝时期为止的史书。

在此之前,他先要完成“太初历”的制定。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和天文学家一一邓一一平等人终于完成了“太初历”。

随后他便马不停蹄开始整理资料,编写史书。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情改变了司马迁的处境。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率领三万人马和匈一一奴一一作战,结果被匈一一奴一一杀得片甲不留,将士们差不多都牺牲了,只有李广利死里逃生。

李广的孙子李陵任军中的骑都尉,当时也一同出征匈一一奴一一,汉军主力被消灭后,李陵没有回到长安,而是带领着五千名步兵继续和匈一一奴一一对峙。

单于也调集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骑兵一一一团一一一一一团一一一围住。

令匈一一奴一一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李陵的骑兵人数不多,但凭借着出色的箭术和士兵们勇一猛的作战能力,竟也杀死了五六千名匈一一奴一一骑兵,单于不由得对李陵刮目相看,同时调集了更多的士兵来增援。

单于原以为这下应该能够把李陵打败,料不到仍然是李陵占了上风,照这样坚持下去的话,匈一一奴一一必定会大败。

可是李陵手下的一名将领出卖了他,这个将领把骑兵队内部的情况全部告诉给单于,还说汉朝不会派兵来增援李陵。

单于听了后非常高兴,连忙命人对弓箭进行改造,集中兵力攻打李陵。

在匈一一奴一一猛烈的进攻下,李陵和骑兵队寡不敌众,厮杀到最后,只剩下四百多士兵冲了出来,李陵则被匈一一奴一一活捉了。

被抓住没多久,李陵就向匈一一奴一一投降了。

这个消息传到了长安,武帝和大臣都很吃惊,也很愤怒,大臣们纷纷谴责李陵贪生怕死,怎么能向匈一一奴一一屈服。

汉武帝听着众人的责骂声,随即问司马迁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司马迁沉思了一会儿,对汉武帝说:“李陵打了败仗不假,但他仅仅带着五千人马深入匈一一奴一一腹地,勇敢地和匈一一奴一一作战,还杀死了很多匈一一奴一一人,虽然他现在被俘虏了,还投了降,不过他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李陵不是贪生怕死的人,他之所以选择投降,而不是以死效忠国家,一定有他的理由。

我觉得他的投降是用来迷惑敌人的,他一定是想趁敌人不注意的时候再次反击。”

武帝听了这番话,觉得司马迁表面上是在赞扬李陵,其实是讽刺李广利不顾剩余的军队,独自一人逃回长安。

要知道,李广利是汉武帝最一一宠一一爱一的一位妃子的哥哥。

武帝认为司马迁故意偏袒有罪之人,反对朝廷,下令把他关进大牢,案子一一一交一一一给廷尉审理。

当时汉朝有一个官吏名叫杜周,特别喜欢对犯人使用酷刑。

司马迁恰好落到他手里,杜周便在司马迁身上用尽了所有的酷刑,想让司马迁认罪,但是他的计谋没有成功。

不管身一体遭受怎样的痛苦,一精一神受到多么严重的摧一残,司马迁始终没有为自己开脱一句话,只是在心里反复问着自己:“难道我说出自己的想法也错了吗?作为一个国家的大臣,难道我不能把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汉武帝听到司马迁不肯认罪,干脆一直把他关在牢里。

过了一段时间,突然传来了李陵带领匈一一奴一一军队攻打汉军的消息,虽然不知道消息是不是真的,不过汉武帝认定这个消息没有错。

愤怒的武帝下旨杀死了李陵全家,判司马迁处以腐刑。

腐刑是一种特别残酷的刑罚,不但给受刑人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恐惧,被旁人耻笑,还会让受刑人的祖先蒙羞。

司马迁心如死灰,身一体残废了,官职也没有了,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司马迁想到了死,可是自己的理想还没有完成,他又犹豫了。

周文王在关押期间写出了《周易》;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后来写出了《春秋》;屈原在放逐途中写出了《离一騷一》;左丘明在失明的情况下写出了《国语》;孙膑被挖掉了膝盖骨,仍然坚持写出了《兵法》。

一个人在经受磨难的时候,往往能释放出异于平常的能力,完成伟大的创举。

想到这些,司马迁更加坚定了完成史书的念头,虽然现在的情况不利于自己,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不怕艰难险阻。

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太始,大赦天下,这时候司马迁已经50岁了。

出狱后的司马迁重新被任命为中书令,很多人都不服气,认为他倚老卖老。

司马迁一点儿也不在意别人恶意的言语,一心一意编写史书。

公元前91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的编写和修改。

《史记》分为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四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字,是后代了解史前到汉武帝时期历史的重要途径,被称为“实录、信史”,还被鲁迅先生誉为“世家之绝唱,无韵之《离一騷一》”,与后世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壁”。

《史记》详细记载了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

司马迁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理解已经超越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例如他在记叙对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时候,就高度肯定了他们做出的贡献,对其他被压迫的社会下层人民也给予了深深的同情和叹息。

《史记》中的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的语言生动活泼,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活。

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而且和司马相如合称为“西汉文章两司马”。

___相关文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司马迁出生于夏一陽一(今陕西韩城),父亲司马谈《中华上下五千年》司马迁著《史记》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