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润燥之剂润燥之剂,即治燥剂《汤头歌诀》1.炙甘草汤__十四、润燥之剂

汤头歌诀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 - 1.炙甘草汤__十四、润燥之剂

汤头歌诀

1.炙甘草汤__十四、润燥之剂

十四、润燥之剂

润燥之剂,即治燥剂。

是以滋润药为主组成,治疗燥证的方剂。

燥证有外燥、内燥之分。

外燥系外感秋令燥邪所致。

由于秋令气候一温一 凉有异,故外燥又有凉燥、一温一 燥的不同。

内燥多由脏腑津液亏损所致,从发病部位来说,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分。

根据“燥者润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原则,燥证当用润燥法治疗。

其中外燥宜轻宣润燥,若为凉燥宜一温一 宣,一温一 燥宜清宣,内燥宜滋阴润燥。

所以治燥剂有轻宣外燥和滋润内燥的区别。

但临床 上每多内外相兼,上下互见,治宜随证而施。

1.炙甘草汤 (张仲景)虚劳肺痿①。

(《伤寒》)

【歌诀】

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火麻仁

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词解】①虚劳肺痿:指因虚损劳伤而致阴虚肺伤,肺叶枯萎的慢性虚弱疾患。

临床 表现咳唾涎沫,形瘦气短,口干舌燥,脉虚数等。

【组成】炙甘草四两(12g) 人参二两(6g) 生姜三两(9g)桂枝三两(9g) 麦冬半升(10g) 生地黄一斤(30g)大麻仁半升(l0g)大枣三十枚(5-l0枚)阿胶二两(6g)

【用法】上9药用清酒和水先煎煮八味药(留下阿胶),去滓取汁,内放阿胶烊化消尽,分三次一温一 服。

【功用】滋阴养血,益气一温一 阳。

【主治】①阴血不足,阳气虚弱。

症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②虚劳肺痿。

症见咳唾涎沫,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或盗汗,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脉虚数等。

【分析】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而致心动悸,脉结代及虚劳肺痿均为本方的主证。

虚烦大便干结为本方的次要症状。

故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为君药。

阿胶、麦冬助君滋阴养血,以养心血,滋心阴,充血脉,润肺燥;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共为臣药。

麻仁润燥通便兼补虚;桂枝、生姜、酒皆是辛一温一 之品,以通阳复脉,与滋阴益气药相配,既可一温一 而不燥,又使气血流通,脉道通利,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血,益气一温一 阳复脉之功。

按:本方又叫“复脉汤”。

在《剂学》中习惯归属于补益剂中。

由于本方可治阴虚肺燥之肺痿证,且又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润肺燥,故归入本门也有一定道理。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汤头歌诀》古代医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十四、润燥之剂润燥之剂,即治燥剂《汤头歌诀》1.炙甘草汤__十四、润燥之剂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